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年风华初心如磐寻找叔叔上海宝山 [复制链接]

1#

寻找叔叔

未知音频10:22来自上海宝山

我的叔叔,是我们家的一个谜。

我的叔叔,是我们家的一处痛。

张越龙从国民党监狱出狱后回上海养病期间与2岁侄子张以榕的合影。这是至今为止考证到的张越龙烈士唯一的一张照片。

照片中的这个小男孩叫张以榕。身后,就是他的叔叔,新四军第五十二团二营四连连长张越龙。

这是年,张越龙在上海养伤期间,带着2岁的张以榕专程到南京路上的王开照相馆拍摄的一张合影。这也是叔侄俩仅有的一张合影,年2月,张越龙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从学徒到英雄连长,曾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领导暴动越狱成功、辗转回到革命队伍,最后在气壮山河的顺河集狙击战中牺牲。后来,张以榕多方追寻叔叔的革命足迹,终于拼凑出张越龙这短暂却永恒、耀眼的一生。

,张越龙出生在宝山月浦镇的一户农家。十多岁时经人介绍到上海统益袜厂当学徒,期间接触到先进思想,年,张越龙在袜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同一年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江南抗日义勇军”。

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从一位参加过“江抗”的老同志处,张以榕了解到了叔叔被捕的始末。

年,敌伪对江南东路地区搞地毯式“清乡”。为保存有生力量,“江抗”主力向江北转移,在江南沙洲留下警卫团等部队坚持斗争,警卫团的连长正是张越龙。他带领队伍昼伏夜出,凭借庄稼、船坊、牛棚、坟冢作为隐蔽,神出鬼没。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仿佛一条可以超越各种险阻的游龙,搅得敌人不得安宁。敌伪部队再三叫嚣要消灭张越龙,但却处处扑空,找不到张越龙部队的踪迹。然而,就在即将突出“清乡区”的时候,张越龙与他带领的30多名战士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新四军作战图(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提供)

被捕后,张越龙先后被关押在江阴、苏州和南京的监狱。敌人认为张越龙在这一地区具有一定影响,不肯一杀了之,而是百般折磨。年,张以榕的父亲探监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到苏州探监时,见弟面脸浮肿,头如钵斗,身无完肤,不禁泪下。而他神情依旧,含笑要我照顾老母,抚养子孙,将来交给党。”

年,张以榕通过一篇题为《越狱记》的文章,找到了曾与叔叔一同关押在苏州监狱的老同志,才得知叔叔曾在监狱中领导过一次惊心动魄的越狱。

年底,张越龙被转移到了南京老虎桥监狱,监狱是非人生活的活地狱,难友们饥寒交迫,经常遭受残酷的拷打。在南京监狱,张越龙与难友们秘密建立起了狱中党支部。年春,张越龙又被押往芜湖苦役营。年初,他在苦役营策划并领导30多名难友暴动越狱。越狱成功后,张越龙本想渡江去江北找部队,但当时日本人封锁很严,没法过江,他们只得暂避在当地一户人家。他托人捎信给上海的兄长寻求帮助。兄长得信后,立刻将自己开办的“万国百货店”变卖了去营救张越龙和他的难友。当时张越龙浑身是伤,只得暂别难友,随兄长回沪养伤。张以榕与叔叔的那张照片,就是这期间拍摄的。

伤病好转后,张越龙不顾家人的挽留,决意回到部队。他对老母亲说:“胜利不远了,等我们回来一切都好了!”

回到部队后,张越龙担任十八旅武装侦察连连长,以后又调至素以“老虎团”著称的新四军第五十二团担任连长。

年2月15日,正月初三。新四军军部突然给五十二团发来急电:盘踞在淮阴、宝应、高邮、扬州、仪征、六合、盱眙、来安等8处的敌伪军企图分进合击,奔袭我驻黄花塘的新四军军部。军部命令五十二团火速奔赴黄花塘,保卫军部。五十二团奉命出发,不料半途即与日伪军狭路相逢,张越龙担任连长的四连随即投入战斗。

这是一次著名的战斗,一位老战士著文称之为“白刃格斗顺河集”。文章详细描述了张越龙率领全连战士英勇反击的场面。

“三四个鬼子围着张连长转,张连长抡起大刀片,左挥右舞,前砍后拨,砍得鬼子刺刀火星迸发,当当作响。”

“十来个鬼子兵像野牛一样地冲了过来。张连长一见,忙把我和高邮小战士一拉,3人背靠背,组成三角形,各对付一面,以守为攻。这一场白刃战从中午12时一直杀到下午2时左右。我们排原有45人,现在只有二十几人能作战了。敌人在阵地上撂下了上百具尸体,我阵地岿然不动。”

“张连长在近战中用驳壳枪连续打倒了4个鬼子兵,刚要向第5个鬼子射击时,一发子弹打中了张连长的右胸。张连长左手捂着冒血的伤口,又射中一个鬼子,不料从侧面跳过来一个鬼子一刺刀刺中了他。张连长正欲扑向鬼子小队长时,又被两个鬼子各刺了一刀……张连长的嘴唇抖动了一下,就在我怀里牺牲了。”

新四军作战图(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提供)

顺河集狙击战整整激战了一天,彻底粉碎了日寇兵分8路进攻新四军军部的部署。在这次战役中,我军打垮敌人14次冲锋,共击毙敌军多人,其中日军72人。我军26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而此时,远在宝山月浦的张越龙的老母亲,还在日夜盼着小儿子的归来。

张以榕回忆到:年2月,正是解放月浦战役即将展开之际,为了避开战火,月浦镇的老百姓纷纷外出躲避。一天,父亲从上海市区回到月浦,要接自己和祖母去市区。可是令张以榕和父亲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坚决不肯离去。

临战前的一天夜里,一支解放军小分队进入了张家,他们惊讶地发现,在漆黑的屋中,一位老人平静地坐在角落里。解放军问老人为什么不走,老人说:“我的小儿子在你们那里,我要等他回来!”战士们被感动了,他们为祖母挖了掩体。5月13日,月浦战役开始了,在炮火连天的战火中,祖母与战士们一起生活了十余天。当战士们离开之时,他们深情地对祖母说:“不要多久,你的儿子就会回来了!”

不久,上海解放了。但是叔叔却仍然没有回来。张以榕的祖母一直在等待她钟爱的小儿子,尽管年有关部门曾寄来了一张“烈属证”,确证了张越龙在年已经牺牲,但老母亲似乎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年9月16日陈毅司令员给张越龙烈士家属签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革命军人家属证明书》

宝山区档案馆馆藏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证存根》

年,顺河地方政府和群众收埋了烈士忠骨,在洪泽县西顺河镇北边,当年的战场附近建造了二十六烈士陵园。

叔叔没有回家,祖母没能等到儿子,但他和千千万万的革命英烈一起,安息在新中国的大地上,也许他们中的大多人都湮没在了历史的洪波之中,但他们深情的眼眸将永远注视着这片播撒下热血的土地。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