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hunan.ifeng.com/a/20180327/6461888_0.shtml范贵银张同祥
浓情八月,秋风送爽。漫步在五岸灌区渠堤之上,挺拔的意杨浓荫覆盖,清澈的渠水静静流淌,踏着脚下的水泥路面,远眺前方,渠堤两岸稻菽飘香。弥望田野干、支、斗、农、毛5级渠道整齐划一。犹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景画。置身其中感受到射阳河北黄海之滨独有的稻作文化;感受到“皇滩”故里的历史轨迹;更感受到建国以来五岸灌区润泽这片沃土、园区供水给水所发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废灶兴垦苍凉维艰
岁月演进,沧海桑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块年轻的息壤,成陆只有余年,南宋建炎二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决堤前,还是原古淮河口外的一片浅海湾。至明弘治八年()黄河全流夺淮。把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搬迁到这片海湾,才逐步形成了黄淮平原、滨海平原和里下河平原。因为东临黄海,西近黄淮,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吃尽了水患和海潮之苦。很早以前,五岸灌区的先民们就开始劈海疆、网鱼虾,煮海熬盐。到雍正十年(),清王朝把苇荡右营(后泛称苇荡营)标为“皇滩”,柴草交运清江镇守史,并且派驻官兵实行荡务管理。民国六年(),张謇为代表的华成公司,从射阳河北的千秋自南向北分区开垦,民国二十二年()开垦至中五区。阜宁中小地主合股的新垦会和阜通公司在苇荡营开垦,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拓荒兴垦种植棉花。但是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饱受多次磨难。年6月9日,国民党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企图阻止日寇南犯,里下河地区尽成泽国。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发生大海潮,淹死棉农、佃户无数,饿殍遍野。正如张謇先生当年描述的一样“风吹旱魃过,满目皆碱土”。退潮后,土壤板结,盐碱加重,农业失收。垦民、居民大部迁出,一片萧条,变成了一块不毛之地。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多年来荒漠伴随着苦难。但是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饱受多次磨难。年6月9日,国民党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企图阻止日寇南犯,里下河地区尽成泽国。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发生大海潮,淹死棉农、佃户无数,饿殍遍野。正如张謇先生当年描述的一样“风吹旱魃过,满目皆碱土”。退潮后,土壤板结,盐碱加重,农业失收。垦民、居民大部迁出,一片萧条,变成了一块不毛之地。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多年来荒漠伴随着苦难。
灌区工程彪炳千秋
新中国成立后,年5月3日,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这一年的11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五岸灌区百姓才开启了幸福的航程。为了彻底解决海潮和水患灾害,苏北治淮总指挥部决定在苏北灌溉总渠尾闾之南,建立五岸灌区工程。惠泽总渠以南、射阳河北,东临黄海,西至汛鲍河与滨海县交界,包括六垛、临海、千秋、鲍墩、临海农场全部及淮海农场、海通乡的部分地区,计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引用洪泽湖甘醇之水灌溉,为全国大型灌区之一。伟大的党,领导伟大的人民,造就伟大的业绩。年1月起率先在总渠南五岸村建成一座五岸涵洞(后称五岸东洞),灌区整个工程先后分3期进行,由盐城专署水利局规划设计,江苏省水利厅批准,县人民政府组织施工。此后从年2月开始到年5月结束,完成土方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7万元,投入劳动力20多万人次,期间,共兴建干渠1条,分干渠1条,支渠9条,配套建筑物79座,疏浚运粮河、六里河、三乡河、三涧河4条排水河道,发展灌溉面积27万亩。“敢叫日月换新天。”为继续增加水量,年在五岸涵洞西侧增建一座2孔涵洞(后称五岸中洞),但仍然难以一下改变千秋、临海等部分地区易灌难排,地下水位升高,受渍返盐,一遇暴雨,易涝成灾,干旱季节又供水不足的新难题。然而,励精图治的射阳县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年在千秋王桥头投资兴建电力灌溉站,配备9台电机千瓦,10台水泵,抽引射阳河水补给干渠用水量。随后年,在五岸中洞西侧增建一座4孔涵洞(后称五岸西洞),扩大引水断面。年,海通射阳河以北部分,千秋战备河西、五OO九公路以南部分,临海农场和鲍墩运粮河南部分,均改为机电灌溉,调整后,灌区实际有效灌溉面积为35万亩。年,开挖了西干渠,兴建公兴八丈河灌溉地龙,从而取代汛鲍干渠,恢复汛鲍河排水体系;兴建东干渠八丈河灌溉地龙,恢复八丈河排水体系;兴建丁字河灌溉地龙,恢复丁字河排水体系;年,兴建千秋翻水站,缓解了苏北灌溉总渠水源日趋紧张的矛盾,保证了八丈河南10万亩水田的灌溉用水。年,兴建运粮河干渠灌溉地龙,恢复运粮河排水体系。从而奠定了整个灌区的水利工程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后,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农业工作的重点。年,又兴建鲍墩翻水站保证西干渠供水范围内3万亩水田的灌溉,至此,全灌区基本形成由干、支、斗、农、毛5级渠道组成的灌溉一体化体系。据《射阳县志》(年版)记载截止年,全灌区有干渠1条,长27公里,分干渠1条长10里,支渠13条,公里;斗渠条,公里;农渠条。配斗渠以上建筑物座,占应配数69.9%,其中干渠首进水闸3座,支渠首闸14座,干渠灌溉地龙6座,斗渠洞座。另据年统计五岸灌区排水体系:入海干河有运粮、八丈、夸套3条;大、中、小沟条;配套各类建筑物座,其中入海涵闸有环洋、运粮、双洋、夸套4座、环洋洞、运粮河、八丈河3个排水区的闸、河配套,实现二十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夸套河排水区的闸、河则达到十五年一遇。回望历史,建国后,勇于开拓的射阳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了人间奇迹,把五岸灌区建成了福泽子孙后代的伟业工程,必将永载史册
一渠清水两岸风光五岸干渠像一条绿色飘带蜿蜒在射阳河北的黄海之滨,灌区的配套水利设施犹如硕大的棋盘撒落在广袤的沿海大地,成为一道让人过目难忘的风景。五岸灌区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射阳河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地降低了这块土地上旱涝灾害的频发次数阳河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地降低了这块土地上旱涝灾害的频发次数和危害程度。为提高五岸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和总体效益,经国家计委、水利部批准,--年,实施了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1--8期工程。年修建了灌区四支渠节水工程,年前后又推进了一支渠、西干渠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一泓清清渠水汩汩向前流淌,滋润着灌区万顷良田。从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到,这期间工程总投资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万元,省级配套资金万元,市级补助万元,县级自筹万元。目前,五岸灌区基本形成灌溉、防洪、排涝、降渍、挡潮等多功能水利工程体系。现域内工程规模为:总干渠1条,分干渠2条,支渠18条,斗渠条,农渠条,渠道总长公里;排水骨干河道3条,大沟11条,中沟条,小沟条;各类建筑物座,其中干渠引水洞2座,补水站3座,支渠首涵闸18座,沿海挡潮涵闸3座。一个现代化的灌区水利工程,坚固如磐,熠熠生辉,呈现在世人面前!与其同时,新中国成立70年来,还多次大面积、不同规模的对耕地进行复耕改造,变耕地单季种植为一年两季,粮食产量翻了几番,创造了“旱地、碱地稻花香”的奇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灌区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双手把这片贫瘠的土地逐步建成了鱼米之乡、锦绣家园。五岸灌区不光是射阳沿海农田灌溉的大型水利工程,还肩负着向盐城高端纺织产业区给水供水的重要任务,是园区产业经济的重要水源。年落户临海镇的盐城市高端纺织产业园,经历年、年几次产业升级转型,扩量提质。园区内已入驻企业45家,年实现全口径开票销售50亿元,规上工业开票销售3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入库税收万元。成为全国绿色染整特色园区研发生产基地、江苏纺织染整特色产业园。因而五岸干渠的水利工程,助推了射阳区域经济的快速跨越腾飞!辉煌七十年,创新新时代。勤劳智慧的五岸灌区人民,在黄海之滨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田园之歌!
(作者张同祥系江苏省杂文学会、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射阳县杂文学会副会长;范贵银系射阳县杂文学会会员。)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