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嘉兴市区中山路改造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陈钰麒

嘉兴中山路是由原荐桥街、县前街、集街、天官牌楼(百福弄口段)于民国三十四年()连接而成,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路(抗日战争前中山路在文生修道院北现嘉州长岛处)。

中山路东起环城东路,西至现禾兴路口止,原长1.5公里。

现禾兴路口建国路口这一段,古为集街,旧称县前街,系宋代前城內唯一商业街,用青砖砖脊横排横砌而成青砖路面,历经年久路面高低不平。尤以路西段更为严重。

据说,年4月5日,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重来嘉兴南湖,所乘坐的小卧车曾在中山路驶过。年下半年,嘉兴县政府对中山路进行改造,建成沥青路面,这是嘉兴的第一条沥青路。

来自网络

年8月,嘉兴撤地建市,庄洪泽任嘉兴市委书记,周洪昌任嘉兴市市长。建市初始,决定对中山路拓宽并向西延伸。这是嘉兴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大工程。随后,嘉兴城市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发展。

中山路这条老街曾历经多少沧桑,一经拆除,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嘉兴市民的面前。为能让子孙后代知道嘉兴中山路拆除前的面貌,年3月5日,我写信给时任中共嘉兴市委书记庄洪泽和市长周洪昌,建议“嘉兴市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等有关单位,用现在先进的摄像机、照相机将中山路摄录下来,作为历史资料加以保存留世后代。”

随后,就有了嘉兴电视台摄录的中山路在拆除中的录像资料和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中山路在被拆除中的照片资料。

中山路的拓宽必须是先拆迁后改建,世代居住在中山路两边的居民有难离故土的情怀,但是为了服从市政建设的需要,都按时搬离中山路。

我厂原居住在中山路上的有朱国安、许放吾、陈国华、陈冬媚、华明生等同志,都顾全大局搬住在厂里临时搭建的过渡房,直到厂里建造新房后才搬入新居。

中山路东段与环城东路结合处原是T字路口,年底拆除了宣公桥,给前往火车站乘车出行的市民造成很大的不便。年初,在T字路口东段原万康药店址,拆除了万康药店和毛巾厂,建造了一座(单幅)钢筋混凝土拱形水泥桥,即中山路桥(东桥)。

与公园路(后为杭申路西段,现城东路西段)、嘉禾路相连。万康药店后搬迁到中山路南侧(即现中山东路华氏兰台大药房),原在其北侧的嘉兴毛巾厂并人嘉兴工农棉毯厂(在解放路螺蛳浜大新桥旁,后改建嘉兴第七中学)。

年,嘉兴县政府在原宣公桥旁的近水台茶馆(年底与宣公桥同时被拆)址,建造了跨过“车站河”,通向南湖和南堰方向的钢筋水泥拱形桥,取名七一桥(在桥北有嘉禾路、公园路与中山路桥联通,宣公路旁的横跨车站河到洋桥洞和到火车站的小木桥被拆除),并与铁路形成平面交叉俗称平交道。

在穿越嘉平公路和平湖塘与海盐塘交会处东,建造了与七一桥直行到南湖和南堰方向的钢筋水泥拱形桥,取名南湖桥(医院大门北侧)。

嘉兴环城南路穆家洋房西侧的壕股桥曾是木桥,年改建成三孔水泥拱形桥,更名为南湖桥(至今桥中心外侧拱形处有用水泥做成的凸出的“南湖桥”三字)。

这样,在东门地域有两座南湖桥。原铁路洋桥洞对直的在平湖塘上往南堰方向的小石桥被拆除。前往甪里街、东栅等地都从嘉禾路过七一桥、平交道,少有人从洋桥洞进出。往南湖和南堰方向的都经过医院旁的南湖桥。

中山路向西延伸发展,过天官牌楼,过京杭运河嘉兴小西门段,拆除西门米厂,建造了跨运河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桥,即中山西桥,直至嘉北乡三塔村西止(俗称河西,原是大片农田)。

中山路紧张施工的同时,作为配套工程的铁路立交工程也在施工。现城东路西段南,嘉禾路东侧的原铁路公房俗称“十八间头”也全部拆除(日本侵华时建造的日式洋房,我厂职工钱培生之父曾在铁路工作,与父母在此居住至拆迁,我曾去过多次,在杭申公路西段与嘉禾路口第一间),后建为铁路商场。

嘉禾路与宣公路口的东风副食品商店、中国旅馆、铁道旁的铁路公房(家属房,我厂职工盛华生曾在此居住)以及嘉禾路东的王长根草药店、大饼店、酱油店、腌腊店等等也为服从市政建设需要而被拆除。

原中山路桥(东桥)北侧建造了两座钢筋水泥拱形桥,三座桥同为中山东路桥,年改为东门桥。

扩建后的中山路是横贯嘉兴新老城区的东西主干道,东起中山东桥,西跨运河直抵外环路(二环西路),全长米,宽40米,双向四车道(现改为六车道),沥青路面。

于年11月全线通车,被称为“浙北第一路”。

建成后的中山路分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中山东路从中山东桥至中山西桥(运河段)止,中山西路从中山西桥至外环路(二环西路)止。近年又改中山东路延伸至二环西路止,而中山西路从二环西路向西延伸至嘉湖公路。

如今,中山路已是嘉兴最繁华的商业街。

(写于年7月18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