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壮阔江淮潮,奋进新时代。《新华日报》10月25日推出“壮丽70年礼赞新江苏”特刊淮安篇,全面回顾总结淮安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展现淮安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抢抓“一区两带一枢纽”建设机遇,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崛起江淮的生动实践。
现将文章《矢志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矢志奋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由淮安首提首推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填补了淮安长期没有国家战略直接覆盖的空白;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突破,多项改革列入国家、省级试点,形成了富有淮安特色的改革体系;
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铁路加快建设,宁淮城际铁路建设开工,淮安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市区内环高架一期工程年内完成竣工,淮安人高铁出行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岁月流转,不仅仅是时光的流逝,更是精彩的刻画。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安广大干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为动力,大力弘扬践行周恩来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以一个个精彩画面镌刻时光卷轴,将淮安发展推上了又一个重要黄金期。
且看百业正昌盛,产业体系更完善
时代芯存公司
8月26日,由江苏时代全芯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淮安国际半导体产业论坛,正式发布了“溥元”产品——基于相变材料的2兆位可编程只读相变存储器。据介绍,这是国内首款商业化量产的相变存储产品。
时代芯存新产品发布,既是这个在淮安量产不久的企业成为全球相变存储器生产技术引领者的标志,也是淮安半导体产业挺进行业中高端的集中体现,更是淮安产业加速发展的成果展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安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高端化、特色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思路,初步构建了具有淮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全市产业呈现出规模提升、结构优化、特色彰显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实现了从低端粗放到高端集聚、科学创新的转型,逐步发展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盐化凹土新材料和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优势特色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全省2.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三、苏北第二。
服务业实现华丽蜕变。从以物流、金融、旅游、商贸四大基础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三大新兴服务业为重点的“4+3”特色服务业体系,到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和生态文旅三大特色产业,加快打造苏北现代服务业高地,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步伐不断加快,以盱眙龙虾、洪泽湖螃蟹、淮安大米、淮安黑猪、淮安红椒等为代表的绿色生态品牌农业,成为淮安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代言人”。特别是“盱眙龙虾”享誉国内外,品牌价值达亿元,成为中国水产第一品牌。
正值万物通四海,开放包容迎客来
鹏鼎科技公司
4月22日,鹏鼎控股年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淮安举行,来自全球逾家合作企业的近名行业精英齐聚淮安;8月23日第十四届台商论坛在淮安拉开帷幕,淮安连续第十四年迎来了两岸知名学者、工商业者,共商两岸融合发展大计……开放、包容、集大成,淮安正以崛起江淮的姿态融入世界,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全方位推进开放型经济科学跨越发展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安大力实施开放引领战略,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企业“走出去”、开发园区建设等全面发展,从一批批外资项目落地到台资高地加速崛起、从外贸逆势上扬到本土企业扬帆海外、从开发园区平台创新转型到城市形象品质迅速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质态提升。
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合作第1次市长会商会
台资集聚高地的异军突起,是淮安外向型经济最靓丽的风景。年,以富士康科技城落户为开端,淮安吹响了台资集聚高地建设的号角,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从体量小、层次低、产业散,向体量大、层次高、产业全的快速转型。目前,全市已累计设立台资项目近1个,总投资多亿美元。产业分布已拓展到现代农业、科研、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在淮安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中,龙头均有台资企业,其中电子信息和食品两大产业的年产值已率先突破亿元。目前,淮安已构建“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资集聚新格局,获批大陆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
最是春风暖民心,细微之处显情怀
淮安政务服务中心大厅
今年1月,淮安为年满60周岁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居民每人每月增发13元基础养老金,将基础养老金标准调至每人元/月。此次待遇调整共惠及逾76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这是淮安连续第八年为城乡居民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看似细微的举措,彰显的是民生大情怀。
“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淮安的老百姓口袋更鼓、生活更好、幸福感更强。”正如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所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安市始终坚持把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以发展带动社会民生,以社会民生实现共享、促进发展,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频出实招、狠抓落实,让广大市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苏北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表彰激励,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不断完善,创成全国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戏剧梅花奖等多项大奖,实现乡镇文化站、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覆盖面均达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元和元,农村低保标准超过省定脱贫线。多渠道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列入全国试点。
古楚无处不飞花,最美淮安展新姿
内环高架
“在淮安,公交车里冬暖夏凉、便捷舒适,新能源公交的使用,让优美的生态更显绿意。‘小火车’也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淮安,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无论前往国内国外哪个城市,乘坐飞机都很便捷。等高铁一开通,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上海、3小时到北京……想想就很激动……”
这曾在朋友圈疯转的段子,出自《我在淮安,都挺好!》,不仅淮安人耳熟能详,不少外地人也因此对淮安心生向往。淮安,以其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闯入世人眼中,根植于众人心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安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城市通达能力不断增强,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层级分明、功能清晰、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体系,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在古楚大地展现新姿。
城乡环境更美。着力构建“一主四副多点网络化”的新型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形态,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一廊四区多片”建设,中心城市框架业已形成,“六大功能”全面提升。
交通体系畅达。全市交通发展步伐加快,进入黄金发展期,确立起立体式、多元化交通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立,交通枢纽地位基本奠定。
风雨兼程心无悔,砥砺前行谱华章。当前,淮安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锦绣宏伟画卷渐次展开,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担当作为,创新实干、攻坚克难,奋勇挺进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征程,阔步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壮丽七十年奋进新淮安”专题
将全方位展示
淮安各行各业、各县区的发展成就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