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亏了汉语表现力44sbkamu [复制链接]

1#

多亏了汉语表现力


不是笔者吹嘘,也不是民族主义情绪作怪,我们的汉语实在是世界上最富于表达、最有生命力的语言。


    先以“诱惑”为例,权作八股文“承题”之用。“诱”,“言”字偏旁。“言”者,乃花言巧语之“言”、甜言蜜语之“言”也。“秀”,乃秀色可餐之“秀”、绰约多姿之“秀”色也。“惑”,上下结构。“或”,不定也。“心”上有“或”,乃心之摆动摇荡。古来就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之说,国色天香的秀色,加上不尽的甜言软语,有几个能坐怀不乱,经受住如此之引诱?据资料,95%已经倒下的贪官都有“情人”,或称之为“二奶”。他们走进牢狱大门,其实皆因“诱惑”二字,当然也包括赵公元帅之“诱惑”。


    汉语生命力更表现在它的创造力和它的与时俱进,使原有词汇更具容纳性,更能表达当今之世事。“第一时间”就是个典型。


    只要留意一下媒体,当今“第一时间”已经成为一个使用率很高的词语了。在出现一个灾难性的事件之后,“第一时间”必定出现。必有某某首长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在“第一时间”指挥抢险,在“第一时间”看望受伤人员,处理善后等等。


    没有看到过老师在“第一时间”走进课堂授课,也没有工人在“第一时间”去上班,那是因为他们本就不能迟到、旷工。于是,“第一时间”几乎就成了今天官场的特有用语。它之所以如此吃香,因为这“第一时间”实在太有意义了。一是表现出那位首长心中装着“以民为本”,把百姓的事儿时刻放在心里,身先士卒,“第一时间”赶紧到了事故现场。这就具有了表率性的形象意义,而这形象又是官员必不可少的;二是体现了这位首长极为讲究“办事效率”,是“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意味着他是最早赶到现场的,能够处理好事件就全亏他争得了时间;三是媒体曝光,披露首长“第一时间”亲临现场,这就向上作出个正面而积极的交待,显示其“*品”。同时向下给了百姓一个爱民、亲民印象,显示了“执*为民”的时髦理念。


    但“第一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是何日何时?是事故刚刚发生的当天“时间”,还是一天、两天、三天之后的“时间”?只有首长心里有数,百姓是谁也说不清楚的,大概也不想弄清楚,或是不敢去弄清楚那个准确时间。正由于这个时间概念的模糊,“第一时间”这个词儿就成了笔下的香饽饽,首长们也就欣然领受了。


    有权就有了一切,对词语也不例外,词语也就因权力而或受贬、或张扬。


    妙哉,“第一时间”!E-yhxure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