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洪泽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举措,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截至年底,全区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9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21个低收入村集体经济均超过市定18万元标准,在全市率先实现低收入村全部高质量达标出列,因成效突出,被确定为全市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区,并经省农业农村厅审核报农业农村部批准,承担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国家级改革试验任务。
王骆殿岛饮水工程
今年,洪泽区围绕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任务和国家级改革试验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将防范致贫返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聚焦致贫因素和返贫症结分类施策,推动建立了六项防贫运作机制,织密防贫网络,逐步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引向深入。
王骆殿岛饮水工程
精准识别,构建监测核查机制
划定扶贫开发线、兜底线。扶贫开发线主要依据上年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本年度低保标准1.16倍以内或刚性支出较大的(虽达到低保标准线1.16倍以上,但因病、因学、因灾等原因增加自付支出,造成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年度低保标准1.16倍);兜底线主要依据上年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年度低保标准。标准确定后,对全区农户开展临贫易贫监测识别,完善相对贫困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每季度组织人员开展一次核查,确保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帮扶救助范围;每年度进行一次数据更新,对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预警线的人员下一年度给予退出销号。截至目前,通过全面调查评估,已精准识别临贫易贫群体户人。
洪泽湖渔民智能取水点
多级联动,构建预警处置机制
根据相对贫困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建立以镇街为主体、村组为单元、区级主管部门配合的三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区镇两级组织相关单位,分级对相对贫困群体预警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按照“村级初判—镇(街道)率先处置—区扶贫办前期处置—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处置”的流程、采用“一门受理,统一转办”的方式处理,构建区镇村纵横联动工作网络,全面化解致贫返贫风险。截至目前,村级层面累计解决相对贫困群体临时性帮扶需求人次;镇级层面协调开展消费扶贫、创业就业扶持、临时救助等各类帮扶人次;区级层面累计投入余万元,统筹协调解决了渔民饮水安全保障等面上重大问题,涉及群众余人。
田园雅居安置点
分类施策,构建精准帮扶机制
在推动“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精准落实的基础上,围绕相对贫困群体因病、因学、因灾等造成的临贫易贫情况,分类实施专项救助,切实减轻相对贫困群体的开支压力。其中,针对因病致贫情况,由区医保局、区卫健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残联等部门进行专项救助;针对因学致贫情况,由区爱心助学联盟成员单位进行专项救助;针对因灾致贫情况,由区相关部门根据农户申请进行专项救助。截至目前,区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爱心助学基金会等单位已向相对贫困群体家庭发放救助金80余万元。开展了相对贫困人员水稻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将洪泽区未流转土地的相对贫困群体种植水稻纳入保险试点范围,累计种植水稻面积.44亩,提供保费17.万元,每亩最高保额为元,总保额为.万元,充分保障了相对贫困户基本生产收入,守住了“口粮钱”,有效降低了因灾致贫的风险。
田园雅居安置点
强化保障,构建兜底救助机制
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全部纳为低保户、特困供养户,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