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月精选新华好图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以图说事,图说新闻。

十月精选月度好图来啦!来自新华日报夜班签图编辑的视角,带你体味新闻图片选图的奥妙。

-与国旗合影做爱国网红-

(刊于《新华日报》10月1日5版)

9月30日,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举行升旗仪式,迎接新中国成立71周年。图为社区群众着盛装打卡拍照留念。

庄文斌俞伟摄

图编点评

图片以仰拍的角度,把亮丽的盛装和动人的笑脸定格在蓝天之下,迎接国庆佳节的喜庆劲儿穿透画面,直击内心。图片主题突出,色彩明快,感染力强,人物的自豪感溢出画面。

郭新海

-因为有你-

(刊于《新华日报》10月4日2版)

作为年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舞台剧目之一,10月3日晚,抗疫题材原创话剧《因为有你》在江苏大剧院精彩上演,为观众献上了一部抗疫赞歌。图为演出剧照。

邵丹摄

图编点评

构图层次丰富,近景的窗格、中景的医护人员和远景跳动的心电图,构成一幅紧张的急救画面。色彩对比分明,暗基调衬托了身着白色医护服的英雄群像。惊心动魄的舞台呈现让人身临其境,因为有你,山河无恙,抗疫英雄的身影就是最美的画面。

郭新海

-高速服务区旅途“新景点”-

(刊于《新华日报》10月9日1版)

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段阳澄湖服务区于去年五月完成升级改造,通过大型水景等元素还原“诗画江南”意境,成为当地“新景点”。图为昨日,阳澄湖服务区迎来国庆客流返程高峰。

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图编点评

亭台楼阁、潺潺流水、人头攒动,一幅具有烟火气息的江南小镇画面映入眼帘。服务区升级变成景点,摄影师抓住这一新闻热点通过镜头全景展示,体现了消费环境的改变和服务意识的提升,侧面说明了后疫情时期江苏经济的强劲复苏。

郭新海

-即将“消失”的风景-

(刊于《新华日报》10月10日5版)

泗洪县9月份启动洪泽湖水域禁捕退捕和住家船整治工作,修复改善洪泽湖生态。图为龙集镇数千只渔船聚集在渔港,等待拆解。

张笑摄

图编点评

作者通过航拍镜头,利用弧形岸线自然分割,构建一明一暗两个色彩区,丰富了图片层次。高空俯瞰,千艘渔船鳞次栉比,视觉宽度进一步拓展。展示了生态修复的决心和力度,体现了鲜明的宣传导向。

郭新海

-衲田花海惹人醉-

(刊于《新华日报》10月13日1版)

11日,宿迁市三台山森林公园衲田花海鲜花盛开,游人如织。无人机高空俯瞰,贯穿花海南北的彩虹桥造型新颖、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蔚为壮观。

张连华摄

图编点评

“一到秋天,大地上就打翻了调色板。”航拍下的衲田花海绝美,鲜明的色彩、大色块的几何图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线条与色调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秋色图,表现了江苏之美。

张晓康

-致敬艺术-

(刊于《新华日报》10月16日7版)

15日,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展。展览吸引45家国内外优秀画廊和艺术机构参展,集中展示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潮流艺术等多种形式的精选佳作,全方位呈现多元文化的艺术魅力。

于乐瀛万程鹏摄

图编点评

照片主体与背景及周边融为一体,构图巧妙,画面和谐,融合了各种艺术元素,玻璃中的镜像也衬托了艺术的奇妙。

张晓康

-扶贫车间政企联手-

(刊于《新华日报》10月17日1版)

泗洪县通过“政府给减免政策、企业出扶持岗位”建立多个扶贫车间,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充分就业。图为16日,工人在泗洪经济开发区扶贫车间内忙碌。

耿怀军摄

图编点评

照片主体明确,中心突出,色彩明快,工人的专注神情很是打动人心,直观地展现了政府减免政策出台之后的开工情况。

张晓康

-“我们结婚啦!”-

(刊于《新华日报》10月19日6版)

18日,南京市江宁区凤凰台市民广场上洋溢着幸福的氛围,52对新人在此参加江宁区总工会第四届青年职工集体婚礼。新人中不少是之前受疫情影响取消婚礼,包括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工作者等。

邵丹摄

图编点评

画面整体基调是喜庆的,造型特别的场景使得构图很巧妙,给人和谐与美的享受,新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让读者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幸福。

张晓康

-智能化农机亮相丰收节-

(刊于《新华日报》10月21日5版)

20日,第四届中国江苏蔬菜种业博览会暨谷里街道庆祝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南京江宁谷里现代农业产业园拉开帷幕。现场展示了蔬菜生产11个环节的百余台机具,让参会者现场感受机械化生产模式。

尹兴超邵丹摄

图编点评

农机结构无序,加上展览场景混乱,无形中给此类型的摄影增加了难度,该图采用前景虚化的方式,巧妙地避开了这一点的同时衬托主体人物形象,也增加了现场感,使这张新闻摄影变得生动不少。

张晓贞

-毛笔传人大比拼-

(刊于《新华日报》10月21日6版)

20日,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主办的“年全国文房用品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毛笔制作工江苏赛区)”在中国毛笔·画笔之都——江都举行。图为毛笔制作艺人在全国文房用品制作职业技能竞赛中现场制笔。

郁兴摄

图编点评

虽是杂乱的背景,但是虚实镜头运用得恰到好处,暖暖的光线下,神情专注的参赛者成为视觉中心,手部青筋显示出老人的力道,读者可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气氛。

张晓贞

-街头景趣-

(刊于《新华日报》10月23日7版)

南京洪武路与长江路交界处,各种帽子、茶壶状的创意装置趣味十足。图为22日,路人在街边景观旁小歇。

宋宁摄

图编点评

运用大场景展示趣味十足的装置,利用周边的空间和人物对比,表现了装置的大小、形态,使得突出主体的同时,静物摄影生动又不单调。

张晓贞

-国潮汉风精彩纷呈-

(刊于《新华日报》10月26日2版)

为期5天的国潮汉风·徐州摄影展暨第二届淮海经济区摄影文化周24日在徐州开幕。文化活动突出“汉文化、徐州味、时尚潮、国际范”等元素,充分体现了徐州对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图为实景剧《大风歌》在唯美震撼的视听环境中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肖勇王诗宇摄

图编点评

大型演出现场摄影,光线运用很重要,该图主体居右,视觉重心随之居右,色彩浓烈,虚实结合,构图有延展性,一场视觉盛宴呈现眼前。

张晓贞

-金秋十月庆丰收-

(刊于《新华日报》10月26日5版)

25日,海安市大公镇群益村举办第五届“金秋十月庆丰收”农民艺术节,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下午村健身舞蹈队带来的广场舞《千红》《江南梦》等精彩文艺演出,赢得村民们阵阵热烈掌声。

仇稳山摄

图编点评

本来是一场十分接地气的艺术节,却因摄影记者特别构思的画面感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感受。整体画面色彩浓郁、通透,人物动态和物体形态抓取到位,静态图也能烘托出热闹的氛围。

张迪

-种菊扶贫-

(刊于《新华日报》10月27日5版)

射阳县洋马镇是江苏省最大的“苏菊”生产基地,当地75%的农田用于菊花栽植,年产量约1.2万吨,销售额达6亿元,经济效益约是普通粮食作物的3倍。图为25日,民警在洋马镇港中居委会四组精准扶贫对象家帮着一起晾晒菊花。

张凯峰摄

图编点评

动感十足,是这幅图片的价值所在。蕴含的丰收主题跃然而出,秋日的暖阳下,充满干劲的劳作令人遐想,想象空间很大。

张迪

-当兵抗洪建功退伍捐髓救人-

(刊于《新华日报》10月29日7版)

28日,来自南京市高淳区的退役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南京市第8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孙建超当兵时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献血量累计达毫升。

施红惠乐涛摄

图编点评

这位退役军人灿烂的笑容和旁边的爱心手牌,传达出满满的正能量和十足的自豪感。多做这样的宣传也能使“爱心”队伍越来越壮大,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不足之处是摆拍明显。

张迪

-市民学习垃圾分类-

(刊于《新华日报》10月29日10版)

11月1日,南京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将实施。图为10月27日绿色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的环保专家走进鼓楼清河社区向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王影乐涛摄

图编点评

策应南京11月正式开始垃圾分类,大密度、高强度的宣传是必需的。该图主题鲜明,人物表情生动自然,教与学的互动一目了然。

张迪

视觉江苏网供图

编辑:DeeZhang

编审:葛新

监审:周贤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