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大枢纽简介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s://m.39.net/disease/a_6169821.html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建设,将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和调蓄能力,降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启用概率,减轻中游防洪除涝压力,并为淮河出海航道建设创造条件。淮河下游将形成“南下归江、东出入海、相机入沂;蓄泄兼筹、洪涝兼治、调度自如”的防洪除涝格局。洪泽湖及下游地区防洪标准提高到“年一遇”,保护范围内多万人口、0多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将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扩建,按设计行洪流量立方米每秒的标准扩挖河道,相应扩大五大枢纽规模。批复工程投资亿元(不含补充耕地费用)。开挖土方2.5亿立方米,占用耕地5.3万亩,搬迁人口2.85万人。

二河枢纽由二河闸、二河越闸、入海水道进洪闸、入海水道进洪越闸构成。现有二河闸35孔,单孔净宽10米。新建二河越闸布置在二河闸北侧,共18孔,单孔净宽10米。两座水闸设计总流量立方米每秒。现有入海水道进洪闸10孔,单孔净宽10米。新建入海水道进洪越闸布置在现有进洪闸北侧,共18孔,单孔净宽10米。两座水闸设计总流量立方米每秒。二河枢纽是淮河入海的总口门,控制入海水道、分淮入沂水道、废黄河3条行洪河道的入海流量。

淮安枢纽是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的立交工程,为“上槽下洞”立体结构形式。现有立交地涵15孔,孔口尺寸6.8米×8.0米,上部航槽宽80米。新建立交地涵布置在现有地涵的北侧,有30孔,孔口尺寸6.8米×8.0米,上部航槽宽90米。两座立交地涵设计总流量为立方米每秒。工程预留淮河出海航道船闸位置。新建地涵施工期间将采用明渠导流导航,保障南水北调调水和京杭大运河航运正常运行。淮安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立交工程。

淮阜控制工程主要是为灌溉总渠以北地区高片与低片涝水分排和通航水位控制服务的建筑物。工程将调整现有高低水调配格局,在深泓内新建淮阜漫水闸。漫水闸排涝设计流量立方米每秒,有24孔,单孔净宽10米。淮阜控制运用频繁,调度运行复杂,需要通过智能化设计,实现区域排水、水资源利用、航运保障的协同调度。

滨海枢纽是入海水道与通榆运河的立交地涵工程,采用“上槽下洞”立体结构形式。现有立交地涵23孔,孔口尺寸6米×6.5米,上部航槽宽58米。新建立交地涵布置在现有地涵的北侧,有40孔,孔口尺寸为6米×6.5米,上部航槽宽70米。两座地涵设计总流量为立方米每秒。滨海枢纽地质条件复杂,地涵深度15米,需采取多种型式地基处理方式。通过入海水道、总渠、通榆河“双向三河”的导流、导航布局,保障施工期行洪、排涝、供水、通航运行。滨海枢纽是入海水道工程中投资最大的枢纽。

海口枢纽是入海水道的末级枢纽。现有南闸5孔、北闸11孔,单孔净宽均为10米。新建海口新闸布置在北闸北侧,有36孔,单孔净宽10米。3座水闸设计总流量为立方米每秒。海口枢纽关键是解决闸下防冲消能和防淤调度措施,同时研究海相土地基上往复渗流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确保枢纽工程运行安全。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沿海挡潮闸之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