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奋进宿迁的新贡献系列报道之三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宿迁网讯(记者高云龙)“道路越拓越畅,学校越建越多,小区越改越好,黑臭水体不见了,到处是公园绿地,在城里走走都心情舒畅!”12月16日,说起宿迁城镇化成果,城区居民徐晓静满脸笑意,“百姓对优美环境、健康生活、文体休闲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今年以来,宿迁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构建等级规模合理、功能不断完善、空间分布有序、特色优势互补的“+N”城镇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苏皖边界中心城市。

如何提升城镇化质量?宿迁首先做强中心城区这一“龙头”。坚持以“五个城市”建设为统揽,建立完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三生”布局,同步构建提升中心城区能级体制机制,探索开展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推动城市“精明增长”,着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

具体来说,在推动中心城区各组团差异化定位、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宿迁注重提升功能品质,加快建设区域教育高地、医疗高地、文化高地,合理配置城市之家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市民活动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积极构建“15分钟社区服务圈”,全力打造全国最具显示度的文明典范城市。

“5分钟就能走到书店和卫生服务站,10分钟就能走到西楚农贸市场。”让家住中心城区名人国际花园小区的吴艳兰欣喜的是,宿迁还坚持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探索实践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关键纽带的县城,同样具有满足人民群众就业安家需求的巨大潜力。为此,宿迁把县域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围绕提升功能、优化服务、强化集聚,支持沭阳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泗阳建设千里运河最美县、泗洪建设最富活力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试点,引导各县走好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做优县域建设这一“支撑”。

为强化市区与三县联动发展,宿迁今年在开通“高铁便民车”“大站快车”便民服务公交专线的基础上,前瞻考虑、统筹布局,规划实施43项交通重大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创建市以来最高,既打开对外通道,又加快全市畅连。

值得一提的是,宿迁创新把小城市建设作为重构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抓手,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小城市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规划、土地、财税等20条支撑政策,促进产业集聚、完善基础配套,努力把龙河镇、马厂镇、贤官镇、高墟镇、王集镇、新袁镇、双沟镇、界集镇、来龙镇9个重点镇加快建设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

“我们以一个个具体项目为抓手,扎实有序推进小城市建设。”界集镇党委书记石权说,抢抓小城市建设机遇,该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丁岗新村、生态文化公园等一批建设项目,全力以赴把界集镇打造成苏北乡村振兴示范区、宿迁绿色产业集聚地、洪泽湖畔宜居小城市。

做特小城市建设这一“重点”,宿迁既在高品质建设上下功夫,又在促进产业集聚上出实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江苏高晓农业科技产业园总投资万元,将建成集高效设施、生态养殖、生态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项目。”据新袁镇党委书记陈述介绍,包括江苏高晓农业科技产业园在内的一大批产业项目正加快建设、落地。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宿迁还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接续做好农房改善工作。今年新启动实施农房改善项目23个,搬迁改善农户2.3万户,11个项目新入选省级示范创建项目,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2个、美丽宜居村庄个,从过去70%以上的老旧砖瓦房到如今的美丽乡村组团,乡村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原先,老两口种几亩地,起早贪黑赚不到多少钱;现在,把地流转出去吃租金,空出来时间到藕塘做工再赚一份收入,儿媳妇也在‘家门口’找到了班上。”宿豫区仰化镇涧河新型社区居民万红中感慨,农房改善项目与特色产业项目同步落地,留住了“乡愁”,也解开了“城愁”,让农民群众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

记者了解到,宿迁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农房项目、围绕农房项目打造产业链,统筹谋划农房项目区产业发展,已开工农业产业配套项目个,新型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高于全市村居平均水平22.4万元;同时,通过农房改善项目拉动乡村投资超亿元,推动城镇化率增速提高到年均1.5个百分点,一系列城镇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延伸,一大批质态优、环境美、产业旺的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新型城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宿迁上下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将围绕省委部署,久久为功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实现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努力使更多群众享有安全健康、较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