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数万只鸟儿空降在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悉,这些栖息的鸟是一种名叫花脸鸭的珍稀鸟类,常在冬季集成大群,进行越冬。
这些“小可爱”的到来,让广大市民感到十分欣喜,引得人们驻足观看。记者了解到,出现万鸟齐飞的景观与当地大力推进的退渔还湿(湖)工程有着密切关联。
近年来,泗洪县为了更好地保护洪泽湖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改善洪泽湖水质状况,持续推进洪泽湖退渔还湿(湖)工程,自年以来完成退渔还湿(湖)20余万亩,对保护区范围内的余户、多名居民进行生态搬迁,还地于自然。同时,该县围绕“加快生态修复、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的工作目标,深入巩固洪泽湖退渔还湿(湖)成效,积极探索开展水上生态牧场建设,重点在已退渔还湿(湖)水域栽种菱角、芡实、莲藕等水生经济植物,增殖放流鱼虾蟹及螺蛳、河蚌等水生动物。自年来已累计实施水上生态牧场建设20.96万亩。
通过退渔还湿(湖)及水上生态牧场的建设,湖区水生植物指数成倍增长,有效增加了渔业资源种群和栖息的鸟类,洪泽湖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保护区鸟的种类较年新增79种、累计达种,每年在洪泽湖栖息、繁衍、越冬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达到50余万只。
生态牧场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年水上生态牧场建设共带动当地户低收入户增收.3万元,带动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切实探索出一条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转化的新路径。(记者王国康通讯员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