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洪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围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集成落地,切实促进粮食生产降本增效。年全区落实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7个,其中亩示范片3个、千亩示范片4个,不在创建示范片区域内的有机稻米生产基地3个,涉及5个镇13个村(场),实施总面积达亩。
加强新技术推广,促进示范引领。在三河镇四坝村千亩示范片内建设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核心试验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南粳、南粳、垦稻88等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开展水稻缓混肥侧深施肥、无人机智能导航机插技术等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研究;对优质粳稻绿色高质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机插粳稻清洁高效精确生产技术、水稻化肥减量应用技术、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综合减量防控技术等18项实用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集成;在岔河镇东陈村千亩示范片建立亩水稻钵苗机插高产示范方,实现亩产达.84公斤,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示范辐射引领带动作用。
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均衡增产。开展绿色稻米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集中育供秧、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收获、统一品牌打造的“八统一”管理,完整覆盖了水稻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培育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在全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全程配套,将专家产量切实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小田产量转化为普通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全区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
培育专业化组织,提升服务水平。推行“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方共同参与的水稻高质高效创建行动,全面提升创建行动的组织化程度。全区重点培育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水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机械化收获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将小农户服务需求、农业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全区培育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个,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专业化服务覆盖率85%以上。
强化产业化开发,延长产业链条。在示范片内全面开展“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家庭农场+品牌营销”绿色稻米全产业链开发模式,以“洪泽大米、岔河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通过主推优质品种、提高大米品质、打造大米品牌、开展标准化管理、延长产业链等方式提升区域稻米市场竞争力,实行订单化种植和产销有机衔接,推动稻米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广大示范片农户种粮效益。年荣获“江苏好大米”金奖1个、十大品牌1个、十大创优品牌1个,入选江苏省首届“苏米工匠”1名,江苏首批“中高端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秀案例”1个。(通讯员:张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