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不如回家吃冰棍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

杨万里(年—年),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诗词圈子的四大男神,各有各的特色:

陆游,他家藏书多,还是个猫奴;

范成大,比朱熹胆儿大,秦桧都不敢惹他;

尤袤,他家藏书多,正气浩然;

杨万里,几辈人搞教育,吖,对了,这老头喜欢吃冰棍。

杨冰棍君子自强不息

曾祖父杨希开,创立学堂,理念就是:经明行修,师范学者,德党泽厚,治于后人。

祖父杨元忠,没有作官,继承家业;

父亲杨芾,没有作官,终身做老师;

公元年,杨万里出生,这一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老杨家世代积累的不是金银田产,而是深入骨髓的文化修养。

公元年,杨冰棍的母亲去世。

杨冰棍他爸,深深的明白“医不自医,人不渡己”,虽然他自己是老师,但还不够标准给儿子上课,凭借老杨家的名声和自身的才学,为儿子配备了名师tem:

14岁拜高守道为师;

17岁拜王庭珪为师;

21岁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

27岁拜刘才邵为师;

...

公元年,杨冰棍中进士,这一年的进士榜,人才济济:

陆游,秦桧之孙秦埙[xūn],范成大,张孝祥...

鹅,当然,陆三猫被秦桧针对,这个具体见作者君的陆游篇,这里不再细数。

杨冰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公元年,杨万里,任赣州司户参军。

杨冰棍的爸爸特别开心,老杨家几辈人总算出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南宋初期的社会和朝廷并不安稳,担心他实战经验不足,带着他拜访:张九成、胡铨、王庭珪等老前辈。

这些老前辈,除了学问高、文采好,还有着共同的特点:赤心报国,力主抗金,硬钢秦桧!!!

公元年,杨冰棍,听说宰相张浚被贬到这儿来了,十分开森,三天两头的去人家哪里吃闭门羹。

张浚,被皇帝伤透了心(朕至覆国,不用此人矣),虽然是被贬谪,那好歹也是大腕儿,真没心思搭理狂蜂浪蝶。

好在年轻人比较好说话,通过张浚儿子张栻为他转介绍,最终杨冰棍见到了偶像张浚。

一番促膝长谈之后,张浚,对杨冰棍很是欣赏,勉励他:“正心诚意”。

杨冰棍,get到了老前辈的谆谆教导,回家就把自己书斋的名字改为:“诚斋”,并且一生未改。

杨冰棍动静不失其时

公元年,杨冰棍,到临安,拜见陈俊卿和虞允文,并上政论《千虑策》。

公元年,杨冰棍,任奉新知县。

这里必须要点明表扬他,具体情况是酱紫滴:

刚到奉新的杨冰棍,就发现了街道上最靓仔的是:收税官吏,他们把交不起税的人拷在一起带回衙门,衙门大牢人满为患了都,可衙门的兜里依然空空如也,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肯定是衙门官吏层层吃了回扣。

杨冰棍:你们就这么展开基层工作的?

税官吏:都是些刁民,不打不会老实。

杨冰棍:哟呵,你这么能打,要不要去和金人练练?

税官吏:大老爷,说笑啦。

杨冰棍:你就没想过为什么百姓宁愿坐牢都不交税?

税官吏:刁民嘛,还得揍。

杨冰棍:你现在的税,要收多少?

税官吏:真不高,才加50%。

杨冰棍:能要点脸不,你这是明抢好不好?

税官吏:哎哟我的大人,就这已经是同行的良心价啦。

杨冰棍,充分了解情况之后,释放掉关押的所有犯人,严禁税吏人员胡乱加收。他张榜公布逃税人员名单,通知大家只需按正常额度缴纳。

不到一个月,全县税收老大难的问题的被彻底解决。

公元年,杨冰棍的好友张栻,被虞允文给撸到外地去了,他据理力争虽然没有结果,但他人品硬朗收获了同僚们的五星好评(公论伟之)。

其后两年,杨冰棍在京城猫着,小日子过的真心不错,升官到了少监。

公元年,杨冰棍,开始地方溜达7年,临行前给宋孝宗上扎:戒贪吏、施廉吏,惹得孝宗不开森。

在这段外放的时间里,杨冰棍真正的完成了自我蜕变,起初学江西诗派、学王安石,后来又学唐代各路诗仙鬼圣,学到最后反而憋不出来了(学之愈力,作之愈寡)。

杨冰棍,一气之下将之前写的上千首诗全部烧了,他这辈子写了两万多首诗,大部分都是一挥而就的触景生情,他能在南宋诗圈里封王,很大程度上破除了“诗至唐代已无诗”的尴尬局面,开辟充满生活灵动的新诗章。

公元年,杨冰棍回家奔丧,他一生有两位母亲,这位和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妇人,一直用母爱温暖着他内心的孤苦,这是他的幸运。

公元年,杨冰棍,57岁的他,任吏部郎中。

公元年,王淮刚当宰相,杨冰棍乘机举荐朱熹等60人;孝宗给他升官做东宫侍读,就是给太子当老师,太子很尊敬他,亲题“诚斋”赠他,所以很多他的诗作里面,出现了诚斋。

杨冰棍...

吁,吁,稍等一下,这跨度有些大啊,宋孝宗开始还不满,一下子就老脸就笑成一朵菊花,请他给太子当老师,作者君你这又嘴瓢啦?

NONONO,相信作者君的清白,鹅是有证据滴:

公元年,史料记载,曾发生过大地震,宋孝宗遵循古栗子,召集群臣开会,杨冰棍上书洋洋洒洒写了10条强国的建议。

宋孝宗是真服气了:老铁,这你都能掰扯到古今兴亡?人才,真是人才,就让他给太子当老师。

公元年,南方发生大旱,宋孝宗,又召集群臣开会。

尤袤,发飙,上书:此乃天灾不是人祸,别整虚头巴脑的。

杨冰棍,也发飙,上书:灾情都过去了,你才开会研究方案,作秀呢?

宋孝宗,被折腾的三高都要发作了,好在他们俩还算克制,最后都提出了对灾情的补救意见,宋孝宗也就借坡下驴,懒得搭理他们俩。

同年,赵构病逝,宋孝宗想把朝政交给太子赵惇打理。

杨冰棍,给太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愿殿下三辞五辞而不居也。

啥意思?

代理朝政,也就是说,你还不能完全主事,国家大事是两个人说了算,肯定会引来祸端的,而且,干的好依然是代理,干不好,你将来转正就尴尬了,这活儿你坚决不能接。

太子一琢磨,理儿是这么个理,就回绝了。

公元年,翰林学士洪迈,给宋孝宗提议:将吕颐浩等人加进配享太庙的名单,这事儿是没有经过朝臣们共同商议的。

杨冰棍,上言:前宰相吕颐浩立下很多功劳,但他却实实在在的是个自私的小人,眼里只有利益,要是把这样的人和南宋朝廷创始团队的大咖张浚放一块儿,你这是骂人啊!

这还不算完,在朝廷之上,杨冰棍情绪激动,开启喷子模式:老铁,你这事儿压根就没跟咱们大家伙商量,独断专行,这和指鹿为马的赵高有什么区别?

宋孝宗一听,也发飙了,你这是骂我是秦二世吗?好嘛,你先掺和我儿子的事儿,这次又掺和我老子的事儿,那么接下来,就是掺和我的事咯?大爷的,这次非得收拾你!

宋孝宗,撂下一句狠话:万里以朕为何如主?

吵吵嚷嚷的大朝堂,瞬间鸦雀无声,杨冰棍被赶出了朝廷,到地方上反省去了。

杨冰棍天下同归而殊途

公元年,宋光宗即位,召他还朝,宋孝宗还活着呢。

宋光宗,他是杨冰棍的学生,十分尊重他,对杨冰棍提出来的建议,大多都施行了。

公元年,金人使者来南宋收年费,杨冰棍被派去接待,站在秦淮河上,他万千感慨: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8月,《孝宗日历》修好了,原本是杨冰棍的活儿,但宰相知道宋孝宗不待见他,就把这活儿给别人干了。

杨冰棍,原地发飙,自己写奏章弹劾自己,宋光宗也懵圈了,好家伙,还能这么玩?哄了老半天才把他留下来。

《孝宗圣政》,这活儿还是杨冰棍的,宋孝宗无语了,怎么哪儿哪儿都有这老货?不爽,很不爽,就外调他到江东做转运副使,管淮西和江东的军马钱粮。

公元年,为了国家的财政,宰相带领团队苦干好久,整出来一个方案,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

杨冰棍,上书:不奉召。

宰相也发飙了:国家什么A样,你心里没点C数?老铁你这路走窄了哈,贬他去赣州。

杨冰棍,65岁,宦海沉浮也没有磨灭文人风骨,直接给朝廷写信,说自己年级大了,不适合干活了,请求回家养老。

此后数年,朝廷多次邀请他,他都不曾理会。

公元年,宰相韩侂胄,逼迫宋光宗退位,拥立宋宁宗赵扩即位。

看过作者君韩侂胄一篇的看官们都知道,南宋朝廷在准备北伐,同时朝廷内部党派之争到了你死我活,白刀子红刀子出这种白热化的程度。

杨冰棍……

够了哈,杨万里都多大年级了,写到这也要结尾了,你还杨冰棍,能不能认真点?

安啦,安啦,作者君的人品随时随地都坚挺如初,绝对值得信任:

公元年,杨万里辞官归家,途中写下了《咏冰酪》

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

玉米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其他诗人吃不吃冰棍,并不晓得,但杨万里绝对是冰棍第一代言人。

他此后的人生都是生病的状态,需要静养,家人知道他关心国事,就一直都瞒着他。

公元年,他还是得知了朝廷北伐的消息,杨冰棍不顾病体,生了大怒,继而又悲又愤,情绪上的大起大落,耗尽了这位老人最后的生命......

杨冰棍,在各处任职之时,从不许假如置办任何财物,只留足够路费在箱子里,他怕离任时行李成累赘。

诗人徐玑给他点赞:

名高身又贵,自住小村深。

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

《易经》有云:天地闭,贤人隐。

纵观杨冰棍的人生起起伏伏,官场大起大落,他自己也终于看透了人生:与其当官受累,还不如躺在家里吃根儿雪糕!!!

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