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进禁捕退捕守护生态家园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宿迁日报

■本报记者纪雅囡

今年1月,骆马湖畔的候鸟在许多宿迁人的朋友圈“刷屏”,成千上万只鸟儿时而在湖面上空盘旋,时而在岸边觅食嬉戏。不管是周边的渔民还是前来“打卡”的市民,对于这样的景象都直呼“难得”。

大批候鸟“入住”骆马湖,得益于骆马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鱼虾资源不断增多,为候鸟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按照省“三步走”战略安排,全力以赴打赢打好禁捕退捕攻坚战。截至年8月底,全市全面完成艘渔船退捕任务,涉及渔民人,分别占省退捕渔船、退捕渔民总数的29.1%、27.8%。

坚持高位统筹加强组织推进

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我市全面加强禁捕退捕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和“一办九组”工作专班,形成政府牵头统筹、部门各司其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本着“同湖同策、同市同策、同步推进”的原则,我市明确退捕推进“七步走”流程、转产就业“四个一批”路径、回收补偿“八个步骤”以及社会保障落实、湖区长效监管等重点工作举措,保障禁捕退捕顺利实施。

同时,建立市县乡禁捕退捕数据信息直报体系,“一日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组织驻村工作队设置船网回收处置点,登船入户宣传走访,到乡入村下沉办公,实现渔船就近评估、渔民就地签约。截至年底,全市“两湖”水域退捕渔船回收处置完成率达%。

突出人民至上保障民生需求

坚持把渔民生活需求放在第一位,我市在转产就业、渔民安置、兜底救助、住房保障等方面,落细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我市按照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支持创业、公益岗位“四个一批”路径,全面落实退捕渔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明确退捕渔民按照土地征收的规定,由户籍所在地予以安置,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针对退捕专业渔民,我市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一次性发放24个月临时生活补助。符合条件的困难退捕渔民被纳入大救助体系和兜底保障范围,常态跟踪帮扶。此外,对退捕专业渔民中岸上无房、未享受过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政策的,给予一定住房购置补助;对于无房渔民相对集中的,采取统筹现有安置房源进行保障或统规自建方式集中安置;对渔民中的特困群体,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按规定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截至年底,在全市适龄退捕渔民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名渔民已全部转产就业;名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已全部参加社会保障;人次困难退捕渔民被纳入兜底保障;共解决户岸上无房退捕渔民住房问题。

全面斩链清源加大打击力度

按照全链条打击的要求,我市扎实推动全面退捕与长效禁捕环环相扣,全力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的地下产业链和利益链。

严打非法捕捞行为。聚焦重点水域、重点群体,紧盯大案要案,持续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市共组织联合专项行动38次,查办案件起,查获渔获物公斤,收缴渔网渔具套。强力推进“三无”船舶集中整治“清源”行动,排摸登记处置艘,基本实现“四清四无”目标。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机制,联合淮安市共同印发《关于禁售洪泽湖非法捕捞渔获物的通告》,组织实施全面禁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全市累计开展市场监管执法行动67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家次,在全市市场超市餐饮单位暂未发现相关违法行为。

探索长效机制建设。按照“管得严、禁得了”的工作要求,建立公安、渔政、交运、水利、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跨水域联合执法机制,推行网格化监管,在“两湖”水域划定基础网格67个,实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建立市禁捕水域效果评估制度,建设洪泽湖、骆马湖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及其重要栖息地监测体系,开展湖区增殖放流活动28次。

根据工作安排,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时间为1个月。进驻期间(年3月25日-4月25日)设立专门值班-,专门邮政信箱:江苏省南京市A号邮政信箱。督察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