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洲际导弹试验而生记我国第一代综合补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1241.html

海军补给舰,是伴随舰艇编队航行,并在航行中为作战舰艇提供燃料、干货、弹药及淡水等的后勤舰艇,是世界各海军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舰种。型补给舰我国上世纪7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一代远洋补给舰。本文依据公开资料,从补给舰的历史渊源开始,为网友们介绍型补给舰的前世今生。不当之处,还望网友批评指正。

一、历史渊源

谈起补给舰,根据时代发展,大致可分为风帆时代、蒸汽时代、燃油时代和核动力时代。

风帆战舰时代,世界各国海军都没有在航行中为军舰补给物资的专用船只,风帆战舰航行途中如需补给物资,必须首先前往港口才能补给,即便是正在战斗,也必须先退出战斗,进入港口利用码头才能完成弹药、食品、饮用水和其他物资的补给。

早期风帆战舰

蒸汽战舰出现后,航行需要大量煤炭,专用运煤船开始出现在海军舰艇序列中,但这种船无法在航行状态为军舰补充煤炭等物资,只能在风平浪静时,采用军舰与运煤船靠帮,使用人力加简单机械,才能将运煤船装载的煤炭转到军舰上。

早期的风帆+蒸汽战舰美国海军“朱比特”号运煤船

在那个时代,为军舰加煤可是个力气活,无论是在码头加煤还是从运煤船上加煤,都要动员大量水兵或民工,运煤船将煤袋吊至军舰甲板后,再由水兵合力装进军舰煤仓,一艘万吨级战列舰通常需装多吨煤炭,如英国海军"君权"号无畏舰,排水量吨,装煤吨,按照航速15节,每天耗煤吨计算,仅够6天使用。英国"无敌"号战列巡洋舰,吨的排水量,需装煤吨,占排水量的六分之一。

英国“君权”级战列舰首舰“君权”号年英国“克雷西”号装甲巡洋舰在日本访问时,雇用当地人装煤

为减少对港口和运煤船的依赖,不少国家海军舰队远洋航行时,甲板上都堆满了煤包,偶遇海风,煤灰四处飞扬,把威武的军舰搞得肮脏不堪。一旦开战,水兵们还要将这些沉重的媒包扔掉大海。在那个时代,水兵在艰苦的航海中,不但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要付出很强的劳动。

如果军舰加煤不及时,不但影响航行,战时还会耽误大事。在年前爆发的美国西班牙战争中,美国海军就尝到过这种苦头。当时美军海军在古巴封锁西班牙军舰,不时需要加煤,为此装备了多艘运煤船。但汹涌的大海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运煤船靠帮补给的,被封锁在港口的西班牙海军,也趁着美军舰艇补给煤炭时,冲出港口突围,搞得美军猝不及防。无奈之中,美国海军只好派出陆战队在古巴登陆,抢占港口为军舰加煤。

运煤船通过悬索将煤袋传递到受补军舰上

美西战争后,美军针对军舰海上加煤困难的实际情况,专门研制了用于航行状态的煤炭补给系统。他们在运煤船和军舰上分别安装专门高架悬索,补给时运煤船和受补军舰一前一后,航速、航向、间距保持一致后,再用一根悬索将二者相连,通过悬索将煤袋传递到受补军舰。据记载,这种补给方式传递距离在92米以内,每小时可为军舰加煤83吨。照此计算,为一艘战列舰完成一次海上补给,往往需要耗时十小时左右。但这种方式实现了航行状态补给,并具有一定的抗风浪能力,即便在运煤船横摇20度的情况下仍可正常作业,是现代补给舰的最早雏形。

一战前,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约翰·阿巴斯诺特·费舍尔建议,用燃油锅炉替换烧煤锅炉。与燃煤锅炉相比,燃油锅炉不但启动快、热值高,而且不存在排放废渣等问题,补给也十分方便。年,美国也建造了第一艘燃油军舰"保尔丁"号驱逐舰。到了年,美国舰队已成为了纯燃油舰队。军舰采用燃油锅炉后,运煤船开始被油船替代。

美国最早的烧油驱逐舰“保尔丁”号

美国参加一战后,大量美军官兵和物资通过大西洋航线源源不断输送到欧洲战场,由于当时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军运输船队需要海军舰艇护航。为解决驱逐舰加油问题,年到年,美国专门建造了“卡娜瓦”号、“莫米”号两艘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舰队油船,并对部分民用油船进行改装,以为护航舰队补充油料。

美国“莫米”号舰队油船二战后,美国将“莫米”号赠送中国,我们后面还要讲

网友们对二战时担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切斯特.尼米兹上将比较熟悉,他在二战中立下了赫赫功勋。此时,年轻的尼米兹在“莫米”号舰队油船上任副舰长兼总工程师(也有资料称是舰长)。在“莫米”号服役期间,善动脑筋的尼米兹对煤炭纵向补给技术进行了大胆改造,主要是改良输油阀、导缆器、系缆索等装置,设计出“航行横向加油系统”。

美国海军舰队油船为驱逐舰加油

横向加油系统装备后,舰队油船可在航行状态为军舰补充燃油。具体方法是:油船以12-16节左右的航速航行,受补军舰从左侧或右侧后方逐步接近油船直至并排航行,此时油船用射缆枪将引导缆绳发射到受补军舰上,再通过缆绳、滑轮将输油管引导至受补军舰,接入油舱就可开始输油。据记载,补给时舰队油船和受补军舰最近相距可在12米,输油速度每小时立方米,75分钟就可完成对一艘驱逐舰的补给,同时还可为军舰输送淡水等液态物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横向补给技术开始在世界海军强国逐步得到应用。年,美国海军在成功完成对“切斯特”号和“莫格佛”号两艘军舰左右两舷补给试验后,开始将“横向补给法”用到航空母舰补给上。

二战中,日本海军“鹤见”号油船采用横向补给方式为巡洋舰加油

二战美国参战后,美国海军对舰队油船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为补充舰队武器弹药消耗,对海上弹药补给也提出了要求。年,一名叫伯顿的美海军上校制造出被称为“伯顿索具”的弹药补给装置,也可利用索具实现海上弹药横向补给。此后,美国海军舰队油船便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对军舰进行油料和弹药补给。朝鲜战争后,美国海军航行补给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美国国会在年造舰计划中,正式批准建造首批为军舰补给多种油料和干货弹药的专用补给舰,这样的补给舰称综合补给舰。

核动力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后得到较快发展,目前世界各国海军中,使用核动力的主要是潜艇和航空母舰,也有少量水面舰艇。核动力舰艇虽然航程远,不需要频繁进行油料补给,但其他物质,如弹药、饮用水、航空油料和舰艇维护油料等,仍需要补给舰随行补给。

二、发展历程

据记载,中国第一艘海军专用补给舰,是原国民党海军的“峨眉”号,这艘舰的前身正是前面提到的美国海军“莫米”号舰队油船。

年,美国政府将8艘军舰,包括2艘埃弗雷兹级护航驱逐舰、2艘PCE巡逻舰和4艘可敬级扫雷舰移交给国民党海军,并派“莫米”号舰队油船随行补给,在时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海军上校副武官林遵指挥下,这支舰队从古巴关塔那摩美海军基地启程回国。途中,“莫米”号对这支舰队进行航行补给,这是有史以来中国海军第一次有记载的航行海上补给。当这8艘舰艇抵达中国后,美国将“莫米”号也赠送给中国,后更名为“峨眉”号。国民党败退至台湾时,“峨眉”号也被带到台湾,后来曾多次作为蒋介石座舰到大陆沿海活动。

建国初期,海军发展缓慢,大中型舰船不多,海上自持力相当薄弱,例如从苏联进口的07型驱逐舰海上自持力只有5天,自行建造的型导弹驱逐舰自持力只有7天,海上补给能力十分薄弱。据记载,海军创建初期,只有几艘从招商局等处获得的美制和日制油船,只进行过小型拖曳带浮体油管海上纵向补给试验,这种补给也称“航行顺拖式”纵向补给。这种装置是将浮标固定在输油软管上,然后从补给舰尾部放入海中,待漂浮到受补军舰位置后,战士从将其从海上捞起,插进油舱即可补给,每小时只能输油20吨,而且无法进行干货、弹药补给。年,海军在调查“跃进”号万吨轮沉没原因时,曾用此法在济州岛海域为01型护卫舰补充过燃油。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发展弹道导弹,至7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功东风1、2、3、4等多种型号弹道导弹,并开始研制射程上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就是著名的“东风5号”。东风5号射程远远超过我国领土范围,无法在本国领土上进行全射程试验,必须向远离国土的远海发射,这就对建立远洋测控船队提出了要求。

年7月18日,国家决定建立由综合测量船、打捞救生船、科学调查船、油水补给船等组成的远洋综合测量船队,后来以其会议召开时间,将这一船队称“工程”。在年编制的工程附属“警戒护航补给舰队”里,首次出现了“补给船”这一舰种。不过最初国家是计划建造两型船承担补给任务,即以食品干货为主的后勤补给船和以油水为主的油水补给船,后来两型船合二为一,变成了“油水干货补给船”。

“工程”最后确定建造5个型号共12艘船,包括2艘航天测量船,1艘远洋调查船,3艘打捞救生船,3艘援救拖船,3艘油水补给船。其中航天测量船、远洋调查船、打捞救生船和救援拖船4型9艘船交江南造船厂、东方红造船厂(即中华造船厂)建造,3艘油水干货补给船则交给了大连造船厂。

上世纪90年代,型在海上为三艘驱护舰补充给养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油水干货补给船”并无具体型号,最初多称“工程远洋油水干货补给船”,型补给舰是后来的说法。本文为方便网友阅读,称其为型补给舰。在此,我从三个方面介绍

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造船技术还很落后,没有设计建造过海军补给舰,甚至没有实地考察过国外海军的补给舰。无奈之下,只有一边搜集能找到的外国资料,总结学习国外造船经验;一边在民用船型中选择合适的参照船型。找来找去,上海海运局吨原油船大庆27号进入设计人员的眼帘。

大庆27号的同型船

据记载,大庆27号是年上海海运局委托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远洋液体货物运输船,该船全长米,宽20米,最大排水量吨左右,主机采用低速柴油机,航速为14.5节。该船船体结构采用前后两岛型,即驾驶舱位于船前中部,机舱位于尾部,这也是当时国际上流行的油船船型,当时外国海军的补给舰也多采用这一船型。后来这一船型被我国海军多种型号的新型补给舰沿用至今。

设计人员在借鉴大庆27号的基础上,根据海军提出的要求,为满足所载货物的多样型,对内部结构做了较大调整,加大了排水量,并在船中部增设了三个补给门架,尾部增设了直升机起降甲板,以便垂直补给。

型三号舰下水时的图片,此时舷号为R此型虽无舷号,但整体概貌清晰

年6月25日,型补给舰首舰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由于大连造船厂具有丰富的舰船建造经验,建造进度相当快,当年7月28日开始分段制作,8月30日开始进行船台合拢,10月19日完成船台建造下水,最初眩号R。在经过一系列测试后,年12月15日以X的舷号正式服役。

年,型总体设计获得了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填补了海军在补给舰领域的空白。

在型补给舰建造过程中,横向补给装置是一大难关,因为当时我国对横向补给装置了解很少,既没有样品参考,也谈不上使用经验。

据公开资料记载,当时为争取时间,我国采取自主研制和引进国外成品“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年横向补给装置进入研制阶段后,从国外引进成品的计划开同步展开。最初,曾委托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向英、法洽购,都没有进展。年,海军装备部前往英国洽谈引进燃气轮机时,在参观一家英国工厂时得知该厂生产横向补给装置,经洽谈厂方也愿意出售,要价45万英镑。但英国海军得知情况后出面阻止了这门生意。我国还与芬兰劳马造船厂进行了洽谈。据记载,当时该厂派人来华寻求合作,同时推销为苏联海军建造的油水补给船方案。

苏联补给舰“斯丸塔”号是年下旬服役的苏联“斯丸塔”号补给船,该型补给船苏联建造多艘,“斯丸塔”号是最后一艘

当时六机部以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考察订货小组的名义,派出8人访问了芬兰劳马船厂、瑞典斯堪尼亚公司等外国厂商,参观考察了劳马造船厂,登上该厂为苏联海军建造的“斯丸塔”号油水补给船,并观看补给试验,但后来苏联以中止订货相威胁,要求芬兰禁止向我国出口横向补给装置。

一番折腾下来,尽管学到了很多东西,开阔了眼界,但横向补给系统最终还得自己研制。年5月,与实船一样大小的陆地试验场,在大连香炉礁建成投入试用。年4月,第一套横向补给装置研制成功。年,这套横向补给装置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和国防科工委最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横向补给装置是研制出来了,但实际操作又成为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大问题,这种复杂的业务毕竟不是靠判读几张照片就能学会的。最后,还是巴基斯坦海军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记载,巴基斯坦在年接收了美国海军在二战末期建造的T2-SE-A2型大型舰队油船“圣克拉拉使命”号,并重新命名为“达卡”号。该船满载排水量吨,装备有完备的横向干、液货补给装置。经过协商,巴基斯坦海军同意我军派人前往学习海上补给技术,包括操作程序、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巴基斯坦海军的美制舰队油船“达卡”号

年3月,由来自研究所、造船厂、海军人员组成的学习小组启程前往巴基斯坦。据记载,中国学习小组在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五周的海上补给学习,包括两周理论学习,一周补给作业参观,一周座谈讨论和一周实际操作。特别是实际操作,第一次出海完全由巴军军人操作补给动作,中方在旁边观摩记录和随时咨询。第二次出海中方人员分别担任补给舰和受补军舰舰长、副长和部门长,在巴方军官指导下,进行了干、液货补给训练。这种手把手的教学,对中国海军掌握补给船操作技术帮助很大。

通过在巴基斯坦学习和演练,学习小组回国后成为中国补给舰的第一代教官,编写的《海上航行补给作业条例》,成为中国海军海上补给的指南。

年6月23日,我国海军在大连海域首次组织进行实船横向补给试验,这次试验由X船和舰执行。据记载,当时舰从X船右后方逐步接近,直到两船在海上保持平行,最小间距23米左右,顺利进行了干货和液货补给。

三、综合性能

型采用传统布局,上层建筑分前后两部分,中部设补给站,舰尾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可实现垂直补给,但未设机库。该舰建造3艘,加上后来出口巴基斯坦1艘,共4艘。首舰和后续三舰在外观上差别细微,但后续舰根据实际需要,对各种货物种类、数量和舱室容量等进行了必要的优化。

型船体采用国产船用合金钢建造,舰长.2米,宽21.8米,吃水12米,排水量为标准吨,满载吨。人员编制人。在任何装载情况下,都具备12级风力下的安全航行能力。

该舰最初计划采用国产6ESDZ93/型柴油机,但后因该柴油机性能未能过关,变更设计采用丹麦BW8K74EF型二冲程低速柴油机,功率马力,采用单轴单桨推进,最大航速18.5节,续航力海里,自持力90昼夜。原计划配套的国产GZC型发电机,也更换成从日本和波兰进口的柴油发电机。但后续建造的3艘换装了国产动力系统。

型武器装备比较简单,仅装备4座76式37毫米高炮,其中舰艏甲板上配置两座,后部烟囱两侧各配置一座。

型设有4个油水补给站,由2座双向补给门架承担;2个干货补给站,由1座双向补给门架承担。除横向和垂直补给方式外,型还装备了一套纵向补给装置,作为油料备用补给方式。可采取纵向、横向、垂直三种方式,同时为多艘军舰提供航行补给。全舰装载吨舰用燃油,吨轻柴油,吨锅炉用水,吨饮用水,50吨润滑油,50吨冷藏食品。本世纪初,型经过现代化改装,还具备一定的弹药补给能力。

四、服役情况

型补给舰共建造4艘,其中我国海军3艘,出售巴基斯坦海军1艘。此型补给舰服役后多次变更舷号,为方便网友了解,笔者图片分别进行了整理。

年6月25日开工,年12月15日交付东海舰队。下水时舷号为R,服役时改为X,年改为“丰仓”号,后又改为“东运号”,2年改称“鄱阳湖”号,舷号。年7月,累计航行22万海里的舰退出现役,作为靶舰使用。

此时舷号为X此时舷号为东运此时舷号为

年8月开工建造,年1月交付南海舰队。年,X舰更名为“海仓”号,后改为“南运号”。年退出现役,改装为民用远洋运输油船,命名为“海浪”号,4年笔者前往旅顺旅游时,曾在码头见过该舰,外观油漆斑驳,十分破旧。据说年左右已经拆解。

此时舷号为X此时已退役,改为民用油船“海浪”号此图本世纪初摄于旅顺,该船外观破旧

年5月,X参加了洲际导弹试验护航任务。年5月16日,X和Y组成远航航海实习编队,完成中国海军首航南部群岛及西太平洋任务,并在年5月22日8时19分在曾母暗沙抛锚宣示主权,这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在曾母暗沙宣示。

年12月开工建造,年12月交付北海舰队。该舰时舷号为R,服役时改为‘北运’,年命名为“太仓”号。2年7月改为“洪泽湖”号,舷号。

此时舷号为X此时舷号为

2年5月,“太仓”号随编队历时天,总航程3.3万余海里,出色完成了人民海军首次环球航行。今年5月12日,“洪泽湖”号退役,移交给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的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永久停泊和收藏,并将作为国防教育基地对公众开放。

出口给巴基斯坦,舰名为“纳赛尔”号,舷号为A47,在此姑且算型4号舰。该舰是中方根据与巴基斯坦达成的合同,在型基础上建造的T型远洋补给舰。该船于年6月17日签订建造合同,年2月25日开工建造,年7月29日建成交工,建造周期17个月。年11月,该舰在印度洋阿拉伯海域进行了海上航行补给试验,证明性能良好,战术技术性能完全符合设计任务书要求。

巴基斯坦海军“纳赛尔”号

与我国海军型相比,A47“纳赛尔”号补给船改动较大,包括加装了伸缩式直升机库和直升机着舰加油、悬停设施,可搭载“海王”直升机一架。武器装备也有所增强,包括2门12.7毫米机枪,1套“密集阵”近防系统,2门37毫米炮。此外,还增设了供垂直补给用的导弹鱼雷库,货油舱惰性气体保护系统和全球定位卫星导航系统等先进设备。舱室布置、家具等均按欧洲当时最新式样和伊斯兰教规要求设计,各种设施达到英国皇家海军的标准,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一艘军贸出口船。

五、客观评价

总之,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型补给舰功能补给较为单一,只是简单的油水补给舰,顺带有一定的干货补给能力,没有弹药补给能力,动力又是单车单桨,航速只有18.5节,与当时美国、苏联和英国海军同类舰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