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G支撑300米内空域自由行,江苏电信三 [复制链接]

1#

导语:在万物数联时代,开启星辰大海的征程,无人机实现了这一梦想——以新高度“俯瞰”世界,有着掌控全局的通透超然。现在更进一步,5G+无人机+云+AI,打造遨游城市上空的“慧眼”,突破通信与距离限制,让智慧城市所见即所得。

冬季的早高峰期间,在江苏省宿迁市的洪泽湖路上方,无人机依然进行着例行巡回,实时回传画面,协助交通疏导。每天往返于这条路的宿迁市民手机上5G信号满格,习惯了无人机飞行时的嗡嗡声。街头巷尾不时现身的无人机,成为宿迁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宿迁市,无人机已经在城市日常管理中进行应用。

在宿迁市洪泽湖路红绿灯处旁的地面上,还设有一个2平方米的小型“停机坪”——无人机从这里自动起飞,按照预定航线,完成自动巡航任务。

△宿迁市洪泽湖路红绿灯处的无人机停机坪。

在已建设数千座5G基站的宿迁市,从年4月起,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落地“5G+无人机”应用基地,将中国电信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5G网络能力等,与无人机、AI、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无人机行业跨越式创新,为智慧城市救援治理、自然勘察等领域打造新样板。

△电信“5G+无人机”支持宿迁市赛事监控保障,

并新媒体等平台进行赛事高清直播。

三大创新擦亮城市“慧眼”

这是米空域内的创新突破,电信5G网络与无人航空技术深度融合,面向米以下泛低空打造来一张广覆盖的5G无人机定制网——实现米空中高速入网,毫秒视频时延、25毫秒控制时延,达到业内最优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江苏公司“5G+无人机”应用基地还完成了另一项重要的创新——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天枢”系列5G机载终端,让无人机实现远距离飞行。

△支撑“5G+无人机”应用等电信5G网联无人系统基站。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电信江苏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天翼星云”无人机云平台,能够多架次、多品牌、全自动的控制无人机飞行,全智能、全自动一键安排——结合4K视频编码、集成人车物智能识别算法,即使在米高空也可精准识别车牌号码,精准高效。

△在数百米高空,电信5G+无人机自动精准锁定目标。

为实现以上创新,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组织各类技术专家和人才建立专业研发团队,历时一年半,投入数千万元,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克服了一系列难题,最终实现了自动城市巡航、自动充换电,突发事件自动告警等功能。这对于智慧城市的打造来说至关重要。

年11月24日,在年度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无人机通讯暨宿迁市应急融合通讯演练,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的5G+无人机成为其中重要一环,其自动飞行、追踪、悬停、抛物等演练都一一圆满完成。

△在近日应急演练中,

电信5G+无人机圆满完成追踪抛物等任务。

事实上,在江苏宿迁,电信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围绕城市治理与服务,开展市内治安巡逻、湖泊禁捕巡视、交通道路执法、应急通信指挥、三维城市地图等广泛应用,深入15个应用行业、涉及上百种细分行业应用场景。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电信5G+无人机发挥较大作用。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5G+无人机”应用基地总监刘敬颐是研发团队的带头人,他带领团队依托5G通信与5G切片技术,在空中,为有特殊用途的无人机开辟“高速通道”。这解决了无人机在城市治理应用中网络覆盖和私密传输的两大难题。“只有5G高速网络能满足这一需求。有了5G,无人机的应用才可以摆脱限制,实现突破性发展。”刘敬颐说。

△“5G+无人机”应用基地总监刘敬颐介绍创新关键点。

定制方舱实现城市巡防全自动

在宿迁市公安局一栋12层高的办公楼顶层,设有一处特别的方舱——警用无人机自动方舱,在“天翼星云”飞控平台的设置下,无人机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巡视、自动充换电,解放一线民警执勤压力。彻底告别目前“飞行靠手动,数据靠眼看”作业方式,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宿迁市公安局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

共同打造的警用无人机自动方舱。

这是宿迁市公安局和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共同成立警用无人机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的成果之一——在江苏省公安厅部署要求下,立足警务实战,联合实验室应运而生,自主研发一套警用无人机实战指挥系统,在全市范围内部署警用无人机自动方舱系统。

“从装备配备、平台建设、队伍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有序推进警用无人机建设应用,围绕警情处置、突发事件处置等场景,着力提升指挥调度能力,取得初步成效。”宿迁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四级警长卓见说。

△宿迁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四级警长卓见

介绍电信5G+无人机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其中,警用无人机5G定制网尤其关键。通常情况下无人机通信距离大多仅有8公里;高楼或山区环境下,信号遮挡干扰严重,这对于突发事件或者日常巡逻非常不利。

为此,中国电信江苏公司5G网联率先在宿迁核心城区完成整套5G无人机定制网的组网和部署,“实现米以下泛低空5G无人机定制网覆盖,网络有效覆盖率达到98%,网络时延普遍小于20毫秒,下行峰值速率达1.1Gbps,上行峰值速率达Mbps,完全满足警务日常使用需求。”中国电信江苏公司“5G+无人机”应用基地产品总监王伦说。

△“5G+无人机”应用基地产品总监王伦

向媒体介绍5G无人机定制网优势。

自研算法实时智能精准识别

最小仅一袋方便面重量,这是电信“天枢”系列5G机载终端模组,为5G+无人机装上了会思考的“大脑”,率先建立起基于运营商5G网络下的无人机新型监管体系,目前已联合公安、民航在宿迁市成功试运行——只要无人机在开机状态下,便可以实时获取位置、识别身份。

在环保领域,这一功能发挥较大功用。在宿迁“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建设中,采用5G+无人机巡查,影像数据AI分析、实时视频接入、GIS地理信息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国内领先的多维立体管控云平台,做到河湖全天候监控、河长电子化巡河。”王伦说。

△电信5G+无人机通过云平台实现自动化、电子化巡河。

通过在线规划航线,远程一键下发,无人机自主飞行,数据实时回传指挥中心,建立了水域领域的多项自研算法,实现了对船只、漂浮物、违建等AI自动识别,解放人力,提高执法效率——巡视员从20人下降到5人,巡视时间从8小时降到了2小时,投入成本从万降低到万。

这一项目更是成为渔政执法领域创新示范,已向省农业农村厅进行创新应用申报。

实时海量数据带来新价值

正是基于天翼星云无人机云平台,以5G+云+AI为技术核心,才获得了精准高效的应用成果:在飞行控制方面,实现全流程自动化飞行。在数据传输方面,实现海量数据轻松传。在数据处理方面,实现人工智能云处理。目前中国电信已完成31个省份云化部署。

△基于天翼星云平台,电信5G+无人机

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广泛深入的社会应用。

统计数据显示,电信5G+无人机在江苏省内的应用拉动产业经济增长超1.5亿元。这一市场依然在飞速增长,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到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将突破亿,年均增速在40%以上。

△在“万物数联”时代,无人机的应用更为广阔。

目前,在南京、镇江等城市都已纷纷试点无人机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尤其是基于城市治理服务等领域需求更为迫切。“在电信5G网络下,无人机的数据采集将带来更多的延展和想象,通过无人机对于城市楼宇、街道的精准扫描,可以真正实现数字孪生城市的精准打造。”刘敬颐说。

△5G+无人机成为“万物数联”的智慧社会

更需要高度精准的现代化数据采集手段。

据悉,以“专业、赋能、聚合、开放”为特色的新型无人机上下游产业协作模式下,中国电信江苏公司5G+无人机应用基地,拥有各类技术专家和人才多人,获得3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联合国内外上百家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实现产业聚合,构建无人机行业“云、网、端”新型基础设施,构建起无人机行业新生态,服务千行百业,为未来城市擦亮“慧眼”。

来源:现代快报+

记者:何玥颐通讯员:黄卫平董英飞

编辑:小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