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淮安未雨绸缪筑牢安全度汛防线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淮安视听网

汛前多一份准备,汛期就多一份安全。主汛期即将到来,江苏淮安织密“防汛网”,筑牢“防汛堤”,切实守护淮水安澜。

提升保障能力打造坚固防线

炎炎夏日施工忙,项目建设不松劲。在洪新河东泵站项目现场,到处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4月中旬开工建设,6月底将具备排水泄洪能力。”项目经理周瑞函介绍,洪新河东泵站、杨码地涵排水河以及大寨河退水闸扩建项目是洪泽区今年施工的城区排水能力提升三大工程,三个项目完工之后,城区主要排涝河道泄洪能力将从十年一遇提升至二十年一遇。

水利工程是应对汛情的关键所在。今年,淮安市共实施6大类69项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超30亿元。面对疫情影响,各地抢工期、抓质量,细化优化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在强降雨期间发挥作用。同时,对照前期检查发现的险工患段,及时进行消险。

水陆两栖排涝车

防汛物资是应对汛情的重要保障。“这是一台大流量排涝车,主要用于城市狭小路段的积水排涝。因为它配备的轮胎是鸭蹼式的,所以可以水陆两栖使用。”介绍起精心储备的7大类62个品种防汛设备,淮安市防汛物资管理中心物管科科长吴聪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淮安市新增防汛物资储备超万元,其中市级新增万元,已经完成物资采购和入库;同步提升市级防汛物资储备能力,建设市级防汛物资西仓库平方米。

开展汛前“体检”杜绝风险隐患

连日来,淮安市涟水县组织技术服务小分队对全县25座节制闸的排涝设备进行全方位检修。“按照‘该养则养、该修则修、该换则换’原则,做到养护到位、维修到位,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使所有设备处于最佳状态。”涟水县朱码节制闸管理所所长嵇文台说。

开展汛前“体检”

今年以来,淮安市开展多轮“拉网式”汛前检查,重点查看排涝设备的齿轮箱、制动调节阀、钢丝绳、电机等关键部位配件的运行状态,确保所有设备在汛期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响。对于发现的问题,以提醒函、交办单等形式,及时下达整改。在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通报交办的91件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75件,其中省河长办交办18个阻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全部整改完毕,小盐河阻水坝埂整治、京沪高速拓宽等跨汛期施工的项目度汛措施全部落实到位,杨庙泵站双回路改造工作基本完成。

壮大抢险力量提升救援水平

在防汛抢险培训演练基地,伴随着一声“演练开始”,所有抢险队员立即奔赴指定位置,演练冲锋舟水上救援、机泵架设、移动泵车排涝等实操项目。“今年以来,组织了5期防汛抢险演练,人次参加。通过演练,提升了防汛应急指挥、预警发布、抢险救援、社会动员、科技支撑等方面的能力,确保汛期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取得主动。”淮安市防汛抗旱应急中心副主任金立甫说。

防汛抢险培训演练

扩大防汛抢险专业化队伍,提升其救援能力与水平,是防汛备汛的基础性工作。去年,淮安市水利、应急、武警、消防等单位联合组建了人组成的防汛抢险专业队;今年,水利部门进一步创新思路,与蓝天救援队签订协议,新组建65人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实现了队伍再壮大。通过扩规模、勤演练,应急救援快速响应能力和防汛抢险实战能力正在悄然提升。

构建责任体系制定优化预案

淮安抽水二站位于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交汇处,是淮安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抽水一站共同承担着白马湖地区70万亩农田的防汛抗旱任务。“严格执行汛期值守制度,对防汛机泵、机电设备实行24小时巡查监控,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淮安抽水二站管理所所长杨正东说。

为了推动防汛工作落细落实、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淮安市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及时掌握天气动态,收集雨情、水情、工情等各类信息,确保信息畅通、措施到位。全面构建防汛责任制,落实重要堤段、涵闸、水库、蓄滞洪区的防汛行政、技术责任人,把责任落实到每一处河段、每一座水库、每一个涵闸站。同时,未雨绸缪,提前制定方案:对低洼圩区,重点做好洪涝夹击情况下应急排涝等处置预案;对行滞洪区,则进一步细化制订水情决策、转移安置、治安搜救、医疗防疫、群众工作等方案,确保一旦需要转移安置群众,能够有条不紊、迅速有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