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
书家
梁奇
年
江苏泗阳
书家介绍:
字亦田,号中阳居士,斋号小满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南吴门书社社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篆隶委员会秘书长。获奖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大观论坛·当代书坛新锐70人提名展;《青少年书法报》全国青年书家提名展;
传承与新变·长三角青年书法精英对话展;
全国中青年书家30人提名展;第四届林散之书法作品双年展;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作品展;江苏·广东青年书法家学术交流展;新歌墨韵颂中华·江苏省当代名家书法邀请展;
诗咏运河·运河名城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第一届中韩议员公务员书法篆刻展“萧劳奖”(最高奖);第二届江苏书法奖“提名奖”;江苏省第八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江左风流奖”(最高奖);扬州书法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等。年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出版《梁奇书法作品集》;年举办“墨明奇妙”书法作品展;“意在大明·全国青年书家写经展”策展人、“墨絮飞扬·上巳雅集”联合发起人、“食安江苏”“食安扬州”书法作品展策展人。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梁奇学棣其人其书
文/王增军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自古就是风流之地,书法艺术更是薪火不绝,愈久弥新,青年书家梁奇便是其中一位。
初识梁奇是在年的元旦,当时石家庄一书法高研班邀我授课。课上,梁奇隶书路子正、气息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品名称:白首·青灯联
作品尺寸:34*24CM
作品书体:隶书
创作时间:年
作品释文:
白首穷经千卷破
青灯得句五更眠
作品名称: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作品尺寸:㎝x83㎝
作品书体:草书
作品释文: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清人刘熙载在总结书法风格时,曾提出“书如其人”观点。豪放者之字不拘一格,超脱者其字不染尘俗,飘逸者其字灵动空净,学者书法则自有书卷气……梁奇的书法,我第一感觉便是为刘熙载的论断找到了注脚。梁奇笔下,行书线条厚重饱满,隶书结体静中寓动,整体错落参差而气韵生动。他的书法,正如他的为人,敦厚朴实,没有什么花架子,通篇洋溢着一个青年人的郁勃之气。说实话,我从他身上一下子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亲近感油然而生。
作品名称: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
作品尺寸:35㎝x㎝
作品书体:行书
作品释文: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作品名称:诸葛亮《诫子书》
作品尺寸:30㎝x21㎝
作品释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古人云:心正则字正。正因为梁奇为人谦和,不慕名利,将书法当做修身养性的爱好,他的书法才能透出很浓的自由气息。梁奇出生在苏北洪泽湖畔的泗阳,这里民风淳朴,从小便对书法表现出特殊的爱好。自大学开始,他更是爱书成痴,整日不离笔墨纸砚。
梁奇的书法一眼可见其根源,是浸泡在魏晋唐人的汁液里的,是循着摩崖石刻的高古溯游而上的。因此,自然界的风晴雨露之态,向背远近之情,都很生动地展露于笔下。梁奇告诉我,他特别喜欢“泥香”这个词。因为他来自泥乡,感同身受。所谓“泥香”,就是清新、自然、朴质之意,这正是梁奇书法追求之境界。
作品名称:钱惟善《梅道人墨菜》
作品尺寸:28㎝x28㎝
创作时间:年
晚菘香凝墨池湿,畦菜摘尽春雨泣。
梅花庵中吴道人,写遍群蔬何德色?
怪我坐客寒无毡,床头却有买菜钱。
四时之蔬悉佳味,乃知此等吾尤便。
有客忽携画卷至,一笑落笔南风前。
作品名称:山寺·禅宗联
作品尺寸:㎝x25㎝x2
作品书体:篆书
山寺庭前古井绠明烛
禅宗院内玉泉饮露珠
欣赏梁奇书法,无论是隶书还是行书,大字还是小字,无不在沉静中影射着灵性和奔放的光芒。从他书法的撇捺顿挫抑扬中,能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灵动之美,能诠释生命原本的喜怒哀乐,这便是梁奇书艺精神的真实写照。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梁奇自己说过,他的书法道路,有一个从需要、爱好、追求,到享受的过程。目前,梁奇还在这条道路上苦苦追寻,追寻他自己所说的“享受”的目标。艺无止境,愿梁奇的书法艺术,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矫若惊龙般地遨游于艺海。
作品尺寸:28㎝x16㎝x2
作品释文: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作品名称:精神·学问联
作品尺寸:㎝x27㎝x2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王增军: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中书协培训中心工作室导师
自说字话
文/梁奇
书法于我,最初其实就是“写字”。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把汉字写好,如此而已。上小学时老师不经意的一句鼓励,写字竟成了我的兴趣,写字让我快乐,让我有成就感!再后来兴趣越浓,又变成追求,享受其中的快乐,哪怕更多的是痛苦。
现在,书法于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终究只是业余爱好,因为,我的原则是“不误正业”。
学书有年,诸体兼修,但我对篆隶用功尤勤。《张迁》《石门颂》《西狭》等经典碑帖成了伴我成长的伙伴,同时,又反哺其它书体。
以篆籀之法,增强线条质感,融行书笔意,得自然灵动之节奏,这是我学书的最大体悟。
傅山有言:“楷书(可以理解为诸体)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我曾经做过一个规模不大的书展,名字叫“墨明奇妙”,表达的正是这种理解。
因此,碑、帖互融互通是我的方向,但绝不是定格——我想艺术的进步就是在这样的统一与新变中得到升华。
我的书法审美倾向于碑系的硬朗、生拙、朴实,所以朴茂、雄强。我曾请金石名家为我治“泥香”闲章,以作心照。所谓“泥香”,我的理解就是清新、自然、朴质之意,这正是我书法追求的境界。
我的字,朴素、本分,似土里长出。我坚信,土里长出来的东西,便是从骨子里长出来,不管结的什么果,终非空中楼阁,不会是过眼的云烟。
作品名称:元结《贼退示官吏》
作品尺寸:㎝x97㎝
作品释文: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长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作品名称:毛泽东《沁园春·雪》
作品尺寸:97㎝x㎝
作品释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