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洪泽湖的美各有不同,而今虽已经进入小雪时节,但秋色阑珊仍是意犹未尽。
忽然想到洪泽湖里的一角荷塘,这般时节去湖边看那些即将枯萎的残荷,应该是另外一个景象了。
曾经很多次看过亭亭而开的荷花,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欣赏残荷。
据说,雨中的残荷有一种别样的凄美,可惜今天只是有点阴并没有下雨,湖边的杨柳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
清雅脱俗的荷花已经不见了踪影,大片的荷叶和衰败的荷茎,依旧固执的在水面上坚守着,荷叶已经退去了翠绿的色彩,有些微微的卷曲着泛*的叶边,有些已经变得干枯垂落。
唐代诗人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写道: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寄宿在友人家里,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有感而发。
南唐中主李璟,在《摊破浣溪沙》中说: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秋风凋残了碧叶,人也老去了年华。在隐隐的韶光深处,伤情者心有不甘,心有眷恋。
诗人的感叹令人唏嘘,但换一种心情去看,荷塘上虽然没有了六月的欣欣向荣,但疏影横斜,一支残荷自然的折倒在湖水之中,不经意形成了残缺的美。
此刻,我并没有体味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凄凉与冷清,相反,我看见了一种生命的悲壮与凄美。
这份悲壮与凄美使洪泽湖的美,在秋冬季节更多了一份冷峻深邃,那一角荷塘里的残荷貌似萧条遗憾,却有一缕若有若无的暗香浮动。
凄清冷落中,却又好似有一种生命的力量还在固执地坚持着最后的顽强。
有一种美,需要跨越时光的长廊,在繁华凋尽的心卷反复吟读,才得其深味。
来源:洪泽湖摄影家协会
洪泽论坛招聘新媒体编辑2名,负责商业软文撰写/人文访谈,有视频/新媒体经验优先录取,薪资+社保,上六休一,应聘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