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9日,第15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宣传口号:科学运动,健康生活。
脑卒中?当你看到这个词,你可能会说,这个和我有什么关系?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你知道脑卒中的现状及危害吗?脑卒中是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苦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万人,根据《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脑卒中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致死致残首要病因,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分为1、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2、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血栓、TIA、脑栓塞。
二、脑卒中有哪些临床表现?
1.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
2.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
3.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4.重视中风的早期症状:突发颜面部、上下肢或单侧肢体无力;突发言语障碍,或理解力下降;突发头昏、平衡调节障碍或行走困难、突发不明原因的头痛。
三、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四、应该如何预防脑卒中?
一级预防:发病前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但无卒中病史的个体,干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发生。
避免吸烟、酗酒、肥胖、运动量过少等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等疾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针对已发生过卒中或有TIA病史的个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发展为完全性卒中。
发生过中风或TIA史,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高于其他人9倍,而每次的中风发生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三级预防:脑卒中发生后积极治疗,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提高生活质量。
一旦发生脑卒中:中风发作一分钟,相当于大脑失去约万个脑细胞。脑卒中治疗时间窗窄,越早治疗越好。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了解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对于自己及家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五、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适合中国人群的急救卒中快速识别方法——“中风”
脑卒中的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和功能障碍,长时间卧床也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等问题,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脑卒中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好消息
为普及脑卒中的防治知识,医院神经内科将于年10月29日上午在门诊楼一楼举办脑卒中义诊活动。
活动详情:
时间:10月29日上午08:30-10:00
地点:医院门诊楼一楼
组织:神经内科医护人员
内容: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筛查高危人群,指导危险因素及病因的管控,为脑卒中患者提高后期药物预防及康复锻炼提供指导。希望通过这次义诊活动,帮助广大群众以及患者朋友们加深对脑卒中这一疾病的认知,让他们的生活更有质量!
免责声明:洪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