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推荐漳泉之交最被忽视的闽南文化名 [复制链接]

1#

本文为圭海君原创,媒体和自媒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诸位看官如对图文有看法,欢迎评论,也可转发至朋友圈广而议之。

闽南的山,虽无武夷丹霞之俏丽,无华山褶皱之雄奇,但却也不乏名山仙境。

如泉州历史上的四大名山:清源山、紫帽山、罗裳山、双阳山。

如漳州八卦楼的楹联“五名山二秀水,城外风烟连海峰;七真儒三及第,漳南文献甲闽瓯”所提及的五大名山:大帽山、太武山、圆山、梁山、乌山等。

图/漳州乌山,引自东南网

而以文化名,则首推漳州双第山,以开漳首进士周匡物及其兄周匡业读书于此而得名,成为漳州,乃至闽南勉励学子刻苦修学的榜样。

然而仍然有这么一处,科举、教育、民俗等文化事业低调发展,高调影响的名山,却常常隐于市而人所不知,可是在文献史志中却总是以曝光率第一的形式存活着,她就是漳泉之交的文化名山“文圃山”。

文圃山,以其形体雍容,赫然突显于九龙江北岸平原略显鹤立鸡群之状,又名十八面山,民间也常称之为倒扣的“鼎”,自古以来便是漳州和泉州的界山,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是漳州和厦门的交界所在,因其交界的本质,使得漳泉的地方志每每均提及,而日常中又总是将她忽略,从而导致了文圃山今日尴尬的地位本相。

图/文圃山“寒竹风松”石刻

之所以说文圃山为闽南文化第一,自然有她足以笑傲群雄的资本。

唐广明元年,起义**巢攻陷长安,并据以称帝,落魄的唐僖宗仓皇奔蜀。家国破灭,天下震动,偏居东南的谢翛在当时已是辞藻超迈、时辈推许的人物,但他却对大唐有着深厚的感情,不耻事贼,于是带着弟弟谢修躲到了文圃山专研文学苦修著书。直到*巢离去,大唐恢复长安,谢翛这才重新出世,赶赴长安考取了文德元年的进士。为纪念谢翛及宣扬其品行,后来的人们便将他所在的居所及大山命名为“文圃”。

文圃之名,便随着谢翛的事迹不断宣扬开去。

五代时,追随谢翛的家国情思,南唐主簿洪文用与族人洪泽步其后尘来到了文圃山,迄至北宋,同安石氏望族石蕡亦隐秘于此专心修学著书,当时世人皆说“此山下多文士”。

文圃山与文的结缘还远不止如此。

蔡襄任漳州知州时,同行还有一位儿时的伙伴,他叫颜慥,是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被荐辟为漳州教授,或许是耳濡目染,或者心心相映,辞了官的颜慥决心不再回泉,而是选择文圃山下的青礁村作为居住地定居了下来,他在山下创建了“颜教授书室”,教授文圃山下的子民。

渐渐地,颜慥的文教起了作用。

图/青礁颜氏家庙

从颜慥的孙辈、曾孙辈起,文教的效果出现了,不仅颜氏子弟考中了进士,就连周遭的一般百姓也榜上留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苏竦,他更是把颜教授书室的规模扩大,远近的龙溪、同安县子弟纷纷求学于此,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苏竦的教授之下,进士及第者达十几人,这在当时是极为轰动的,而其学子籍贯更是闽县、龙溪、同安各处皆有。

自苏竦以后,文圃山“以文为名”正式坐实,为纪念这美好的时刻,苏竦的亲家子弟进士杨志特别在文圃山上建了一座“三贤堂”,以表示对谢翛、洪文用、石蕡文化事业的继承和感激。

而此后,从文圃山下走出的进士更是多达六十余人,其人数之众,甲于闽南。

图/白礁慈济祖宫

科举与教育如此,文圃山本就可以以文结束,然而,文圃山的另一绝在于,她还是保生大帝信仰的发源地。

保生大帝是闽南土生土长的民间信仰,与妈祖信俗并列为闽南两大信仰,而文圃山便是该信仰的祖地。

保生大帝,吴夲,生于文圃山下白礁村,采药修行于临近的青礁村,吴夲死后,乡里人为纪念他的贡献和医德,分别在白礁和青礁建起了慈济庙祭祀之,随着信仰的发扬光大,保生大帝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而青礁慈济东宫和白礁慈济西宫也便成了文圃山下最有灵气的道家圣地。

这,就是文圃山的魅力所在,一个即文教与信仰的多彩福地。

END▼往期精彩回顾▼第01-10记:|漳派厦门人|闽南中心南移|海沧42处地名|在海为闽在山为客|闽南县市由来|龙溪县的消失|闽南地名用字频率|低调的海沧港|北宋海沧人的血性|气节为国修身齐家|第11-20记:|海沧进士|闽南的形成|闽南先唐史|闽江之上|土楼的发源|福建上下二千年|一条省界的尴尬|海沧与海|泉州与厦门|泉州之名渊源|第21-30记:|海沧与角美|胡建人的普通话|福建“五江三溪”|开漳进士第一村|开挂“大泉州”|泉州是怎么炼成的|海沧与广东渊源|泉漳的相像|上古八大姓|月港航标圭屿|第31-40记:|神灵批发户|八闽文物第一|青礁院前社名考|盖棺定论说谥号|海沧母亲山|红砖古厝奈何“红”|陈姓翻身仗|春秋之后以国为姓|海沧钟山的控诉|陈林半天下|第41-50记:|“泉潮间”就在这里|同安角与海澄尾|番薯引发的大迁徙|七八九十闽|泉州人口盛衰史|厦门吸血*|海沧乡贤|福建人取名宝典|台湾第九闽|福建方言|第51-60记:|海沧社考|海沧野史拾遗|福建人的闽越基因|海沧曾用名|海边人却爱“江”|水美宫代天巡狩|送王船的“王爷”|厦门正月初三|海沧东屿嘉靖史|海沧月港倭乱始末|第61-70记:|全国各省的亲戚圈|钟山小学|海沧冷知识|海沧佛国|大觉禅师怀琏|郑成功拆庙借木料|青、白礁慈济祖宫|孙悟空的祖籍地|福建人的忠贞|闽语三足鼎立|第71-80记:|汉语方言分类|“送王船”梗概|“送王船”历史演变|进士难不难|王爷的来源版本|以海沧华人命名的地方|地方志中的海沧地图|金沙书院背后的Chincheo|闽南文化基因库|鍾山还是鐘山?|第81-90记:|汉化的畲族与闽越|影响历史的漳州大事件|莆田人的钱与权|

1、原创推荐

角美的前世今生(一)“石角东”,同安皮龙溪骨

2、原创推荐

角美的前世今生(二)“积善里、海洋里”古今地名考

3、原创推荐

角美的前世今生(三)令人叹为观止的开漳姓氏

4、原创推荐

角美的前世今生(四)——十路“诸侯”逐鹿角美

5、原创推荐

角美的前世今生(五)漳泉系姓氏源流

6、原创推荐

角美的前世今生(六)从厦门西,到漳州东

-END-

逛国保泡温泉品美食住酒店

漳州台商投资区文旅人与您在一起风雨同舟共迎艳阳传承记忆守护文物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