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
海关追梦人
海关人的身份可能有很多,业务、科研、服务、保障、技术、法务,但当踏上那片乡村土地时,他们便有了同一个身份——驻村扶贫干部。
也许时代不同,也许曾经的岗位不同,也许驻守的乡村不同,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追求相同并且始终如一,因为他们是南京海关扶贫路上接续的追梦人!
这胜利有他们的努力,也有海关人的身影。
严继宁
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太平乡青庄村
我记得……
青庄村位于洪泽湖边,盛产优质大米,以前稻谷收割后只能在当地的泥土地上晾晒,优质的大米中夹带着许多泥土和砂石,好米卖不出好价,我们工作组了解了情况后,利用当地小学的操场和后方支援的资金为当地建起了第一块硬化的晒场,大米的品质得以提升。
朱荣华
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
我在这时
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乡
我记得……
当时,天岗湖乡中学的食堂条件很差,我们专门筹措帮扶资金用于改善学生食堂,让孩子们能在舒服的环境吃上可口的午饭。还协调后方干部向当地中、小学生捐资助学50多人次。
林其平
南京海关财务处
我在这时
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
我记得……
这是我人生经历中最近距离置身于农业、农村、农民之中的一段时间,我也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过一份力,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王传斌
南京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陈冲村
上图左一为王传斌
我记得……
我们一起全资修建两条共3.8公里砂石路“兴农路”“富民路”,给村小学新建了标准校舍、安装了日关灯和塑胶黑板,还铺了水泥操场;在村里种出了第一块平菇栽培基地;让泗洪大闸蟹出口实现零突破,爬上了韩国人的餐桌。
戚务农
南京海关所属新生圩海关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陈冲村
我记得……
年春节,罕见极寒冰冻天气,乡亲们能否温暖过年是我们最关心的事。为此,我们一起为贫困户送去急需的生活物资,途中坡高路陡,面包车没法起步,我们就推车前行终把物资送到贫困户手中,这也极大地拉近了我们和老乡之间的距离。我们还新建了村级卫生院,建成特种山芋种植出口示范基地多亩。
时兆丰
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车门乡、瑶沟镇
我记得……
时任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年来泗洪调研扶贫工作。在洪期间,郑文凯一行深入到魏营镇前营草莓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该基地总投资多万元,建设钢架大棚亩,采取一个大户带动、一个技术员指导、一个合作社依托、一个乡村联络员带动一个贫困户脱贫的“4+1”帮扶模式。在“春到上塘”纪念馆,郑文凯副主任写下“扶贫先锋”四个大字。
徐松
南京海关所属淮安海关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瑶沟乡秦桥村、付圩村
我记得……
年6月,因为连续暴雨,秦桥村的桥被冲毁,大家出行极不方便。作为驻村书记,我努力协调筹措资金,和工人一起加班加点赶进度,最终仅用半个月就把桥修好。
何*
南京海关基建办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陈涛镇辛庄村
我记得……
我们为立项已久的辛庄村危桥改造村自筹资金33万元,建成辛庄大桥,解决了村民的出行安全问题。还新修了1公里的水泥道路和一个平方米的村民广场。此外,为解决农业基础实施问题,又修建了水利利民工程。
王洪义
南京海关后勤管理中心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瑶沟乡付圩村
上图左三为王洪义
我记得……
我们新建了村*群服务中心、扶贫产业园、粮食烘干机、路灯、大舞台、医务室和养牛合作社等。选择村里最贫困户10户,集中结对帮扶(铺设水泥路面、修缮房屋、购买空调家具等)。年村集体收入22.5万元,超过省定18万元的目标。
汪泉
南京海关办公室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太平镇谢嘴村
我记得……
老村部地处偏远、条件较差、功能单一,村民公共活动设施不足,*支部也被县里定为软弱涣散*组织,*员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年12月26日,全镇标准最高、条件最好的新村部正式投入使用,既是*支部的组织阵地,也是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心。年,村里荣获全镇脱贫、*建两个先进称号,目标考核跃升全镇第2名,*支部也一跃成为全县四星级*支部。
曹振洋
企业管理和稽查处
我在这时
年至年
我在这村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滩镇岔河村
我记得……
年8月,经过反复多次向上海铁路局建议,最终我国首个设立在高铁站的扶贫商品专营店落户高铁滨海港站。线下销售,扩大滨海农副产品知名度,吸纳当地困难群众稳定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