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万五千言区块链简史 [复制链接]

1#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1218/5941903.html

此文两万五千言,阅读不易请慎入。

1)世界像僵尸一样,*治家们却不知所措谁都没有想到,年11月1日凌晨两点多的一封邮件——题为“BitcoinP2Pe-cashpaper”(比特币P2P电子现金论文),最终搅动了整个世界。肇始于这一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世界经济开始一蹶不振,就连一直傲娇的中国速度也出现了放缓和下行…继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之后,新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世界又开始像僵尸一样,*治家们却不知所措。各个国家的财*大臣们如热锅上的蚂蚁,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拯救本国经济于危难之间。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个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府接管,惨不忍睹。“全球一体化创造出脆弱和紧扣的经济,表面上出现不反复的情况及呈现十分稳定的景象。换言之,它使灾难性的黑天鹅理论(意指不可能的事情)出现,而我们却从未在全球崩溃的威胁下生活过。金融机构不断的进行整并而成为少数几间的超大型银行,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互相连结的。因此整个金融体系膨胀成一个由这些巨大、相互依存、叠屋架床的银行所组成的生态,一旦其中一个倒下,全部都会垮掉。银行间越趋剧烈的整并似乎有降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然而一旦发生了,这个危机会变成全球规模性,并且伤害我们至深。过去的多样化生态是由众多小型银行组成,分别拥有各自的借贷*策,而现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互相摹仿彼此的*策使得整个环境同质性越来越高。确实,失败的机率降低了,但一旦失败发生.....结果令我不敢想象。”《黑天鹅效应》的作者在书里这样写道。由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一筹莫展的美联储在第二年的3月18日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收购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和最多1.25兆美元房利美与房地美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即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策。“美联储的真正家底是吨*金储备,但即使将其全部抛售也仅值亿美元左右,连此次购买长期国债的钱都不够。”各界纷纷评论指出美联储正在开印钞机救市,而这将导致美元的通货膨胀。某个中东地区的国家总统愤懑地表示:“他们得到了我们的石油,却给了我们一钱不值的废纸(美元)。”为了因应美元贬值将带来的经济危机,这个国家甚至建议OPEC可以考虑自己推出新货币,包括成立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贸易银行。不管怎样,年这一年对于美国以及世界来说,都是非常灰暗的一个年度。在这一年里,危机肆虐:年环球股灾,贝尔斯登被接管,美联储接管房利美和房贷美,流动性危机,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财困,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华盛顿互惠宣布破产并被美联储接管后售予摩根大通,冰岛濒临破产、三大银行被接管,宣布以亿美金紧急纾困即将濒临倒闭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三大车厂...而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金融海啸席卷到更多的国家。“二战”以后建立的世界金融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混乱和大萧条。同样在这个年度里,中国也是多灾多难:初春遭遇罕见雪灾,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全面爆发...中国经济也随之开始进入一个新常态。世界各国以及它们的人民们,都在期待着奇迹发生。人们渴望着最终有一道缝隙能够被出现,明媚的阳光可以照进来,从而一扫眼前的灰暗。各方面的专家们都在重提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和灾难。《大萧条时代》,一部应时而生的著作,它的作者是美国的一位历史学者:韦克特。他在这本书里这样描述道:这是一段令人无法忘怀的历史,这是一次想起来就会感到战栗的记忆,这是一个随时会变成噩梦并让人从睡梦中惊醒的时代。这个时代留下了太多的巨大创伤:道琼斯指数跌去90%,全球万人失业,生产倒退20-30年,工业生产下降37.2%,美国10万多家企业破产、家银行倒闭,失业率高达30%,物价暴跌33%,国际贸易缩减40%…在这次大灾难中,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即使如费雪这样的大经济学家也不能幸免于难:在数天中,损失数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在贫困潦倒中与世长辞。”人类的贪婪和恐惧都是相伴相生的,黑白双煞,无可救药。但人类也是这个已知世界上最顽强的生物,穷尽各种办法来拯救自己,苦难可以造就辉煌——历史的转折点和特殊意义恰恰蕴藏其间。比如,鼎鼎大名的洛克菲勒。年11月1日,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发展项目之一——洛克菲勒中心经过8年的建设已经完工。整个建筑群是由赖因哈德荷夫迈斯公司、霍斯交得利——福龙霍兹公司以及科尔培特哈里森——麦克马雷公司设计的。它集办公、休息、广播、购物及娱乐设施于一体。洛克菲勒中心的心脏是美国无线电公司,周围有13座较小的摩天大楼。洛克菲勒中心命名,是纪念洛克菲勒的老板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Jr.)的,他在年把这批属于家族所有的土地出租给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年,他开始筹划在这里建造一栋大楼,当初是准备为大都会歌剧院建造一栋歌剧院建筑的,但是,由于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股市崩溃,小约翰·洛克菲勒改变了初衷,不再投资给歌剧院,而开始投资建筑这个建筑群,主要是商业大楼为主。财新关于洛克菲勒中心有过这样的文字描述:那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投资的单一建筑项目,纽约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19世纪晚期蓬勃发展的辉煌后,开始陷入衰退,更加严峻的是,就在年当年,纽约的股票市场崩盘,将整个国家经济送入了下行区,举国笼罩在无助的绝望中,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很快,大都会歌剧院决定退出这一项计划,小洛克菲勒陷入四面楚歌的状态,他后来曾回忆这一段艰苦时期:“……经济陷入大萧条期,价值正飞速下跌,而我却签下长期土地的租约,并在周围找不到任何一家企业愿意提供支持”。面对困境,小洛克菲勒没有退却,决意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推进计划。他说:“人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他很想逃避,却无路可逃。于是他就朝着向他敞开的唯一一条路往前走,人们称之为勇气。”历史几乎是惊人的相似,人类往往会宿命般的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七十年之后的年,世界和人民同样需要洛克菲勒的“勇气”来摆脱噩梦,重新爬起来。只不过这一次,人们开始对以美元为首的世界金融秩序乃至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信念和共识的动摇。人们不禁提问:以美国为中心化的世界秩序还能安全吗?我们将向何处而去?人类在数次危机中都能寻找到新的事务并以此迎来新的黎明和曙光,这一次也会吗?2)幽灵般存在的中本聪和他的旷世奇文与比特币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发生于年11月1日凌晨两点多的一封电子邮件,都不会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因为,这一年有太多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