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科洪泽湖畔走出的革命骄子 [复制链接]

1#

高科出生于洪泽湖西岸,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勒东村人,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事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港务所*治指导员兼所长,浦口车站和滁县铁路线路*总支副书记、书记,两浦地区*委书记,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委常委、组织部长、*治部副主任,西南工程指挥部科技部部长,西安铁路局宝鸡分局革委会主任、*委书记,西安铁路局*委副书记、*治部主任。

年11月24日,高科因积劳成疾、罹患重病不幸逝世,终年仅59岁。高科逝世的消息刊登于年12月6日的《铁路建设报》上,铁路系统干部职工为之扼腕叹息。噩耗传到洪泽湖区,家乡人民为失去自己的骄子而深深悲痛,流泪不已。

西安铁路局为高科同志举行了追悼会。悼词说,高科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了中国共产*领导的抗日武装部队,出生入死,英勇杀敌,曾三次负伤,两次荣立战功,多次受到嘉奖和通报表扬。新中国成立后,高科同志献身于祖国的铁路发展事业,他长期不辞辛劳的为*工作,卓有成效的完成了*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十年动乱中,高科同志受到极左路线的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他拥护*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策,自觉地在思想上、*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他积极拥护*的改革和开放*策,并在他主持领导的工作中努力付诸实践,振兴铁道部一局做了大量工作。高科同志在一生中对*的事业忠心耿耿,是*的优秀*员,*的好干部。

高科英年早逝,自己没有留下回忆录,他的革命事迹要通过别的资料来寻找。幸好,高科当年的好战友徐春阳,后来成为人民解放*的中将,担任过济南*区纪委书记,他撰写了回忆录《血火年华》,书中多处提及高科参加的战斗场景,很详细、很珍贵。高科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淮北根据地泗阳地方武装,在解放战争初期北上山东,当上正规部队连长。下面重点摘录与高科连长有关的战斗故事。

北上参加正规*英勇无畏歼敌顽

年12月,宿北战役之后,鲁南战役在即。年元月,根据华中*区指示,为坚持淮北地区的斗争,牵制敌人,决定将九纵队的七十七团、八十一团和骑兵团的两个大队及纵队直属队一部组成淮北挺进支队,西渡运河,挺进淮北。1月18日,淮北支队西渡运河。19日九纵向北转移,越过陇海铁路进至山东郯城以南,继续阻击敌人北犯。至此,除苏中、苏北各留有部队坚持斗争外,主力已全部转移至山东。在整编中,华中第九纵队在滨海地区编入第二纵队,改番号为第五师。第二纵队司令员兼*委韦国清、副司令员张震,第五师师长姚运良,*委秦贤安,副师长周纯麟。周纯麟兼任十三团团长兼*委,副*委施义之。徐春阳刚从四师骑兵团调来五师十三团(步兵团),任三营教导员。高科原在华中九纵八十一团,他没有参加淮北挺进支队,而是参加了九纵向北转移的队伍中,后来分配到二纵五师十三团三营,任八连连长,从此跟徐春阳走到了一起,共同参加了苏北和鲁南的一系列战斗。

他们参加的第一仗就是2月3日至6日苏北滨海白塔埠活捉叛徒郝鹏举的战斗,也有力地呼应了年1月2日至20日的鲁南战役。接着,野战*主力立即向鲁中秘密运动,决心歼灭敌*北路突入新泰、莱芜之敌七十三、四十六*。2月,他们随二纵在临沂参加了一系列对敌阻击战。二纵2月14日奉命与第三纵队伪装成野战*主力,在临沂以南实行正面防御,阻击牵制南线敌*。15日,敌*占领临沂。直到19日,部队对北线敌*完成战役包围,三纵队率四师、六师北上参加歼灭北路进犯之敌,而五师继续留在南线担任阻击任务。16日,三营在五师统一指挥下,于临沂西北之道前、岗头构筑工事,阻击敌七十四师。23日,北线胜利结束莱芜战役,五师遂于25日北上归建,途中经过莱芜战地,徐春阳和高科看到许多村子已是一片废墟,但是老乡们都摸黑做事,为部队服务。连续的强行*,部队确实辛苦,但是看到胜利的捷报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援,大家都受到鼓舞。

3月5日,五师进至鲁南周村,与纵队主力会合后,进行了20多天的休整,这是自卫战打响以来时间最长的休整。休整内容主要是评功选模、补充兵员、总结教育、练兵备战。三营在营长冯福林带动下召开诉苦会,八连连长高科和战士们都参加,激发了大家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精神。

莱芜战役后,蒋介石对山东实施重点进攻,先后调集24个师、60个整编旅,以国民*五大主力中最精锐的十一师、七十四师和新五*为骨干,分别编成三个兵团,由顾祝同统一指挥,分布于临蒙公路两侧、陇海铁路东段和大汶口地区,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打稳扎、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战法。对于猥集一团的敌阵,高科和指战员们一点也不害怕,他们士气高昂,轻蔑地嘲笑敌*是“一颗硬核桃,带了一串烂葡萄。”

为了配合全国战场,有力撕开敌阵,二纵奉命与七纵、八纵组成左翼集团。3月31日,高科的八连随部队离开周村地区南下,4月24日转进至临沂以北、河阳镇以西、界湖以南地区,阻击敌广西桂系七*。4月26日至5月3日,5月13日至19日,在临蒙公路上担任两次运动防御任务,并组织了两次出击,辗转于沂蒙山区。

投入大山攻防战果敢指挥显身手

年5月,为了配合纵队主力围攻刘家河疃敌八十三师六十三旅,高科八连所在的五师,在临蒙公路北侧进行了激烈的大山攻防战斗。5月1日,已查明退守大山之敌有八十三师约两个营,部队决心攻击大山,歼灭该地守敌,控制大山要点,以利执行阻击敌人西援之任务。当晚决定,以十三团由西部实行主攻,十四团协同。十三团主要任务交给了三营。此战中,三营八连连长高科决策果敢,指挥从容,显出了好身手。

*昏时分,营长冯福林和教导员徐春阳察看地形之后,给各连下达攻击任务。在大山西北冯家楼子和以东高地,敌人有一个连防守。要夺取大山主峰,必须首先拿下这个高地,才有利于向敌阵地实行穿插。营里确定,首先由八连以强袭手段夺取冯家楼子和以东之高地。七连和九连相应有任务。各连受领任务以后,情绪十分高涨。平原地区作战转入山地作战以来,经过了多次训练,这次是实战检验的时候了。

营长冯福林和教导员徐春阳一起来到八连交代任务,帮助组织指挥和战斗动员工作。高科挑选了一排为突击排,因为排长吴相明是“雪枫投弹手”,有文化,很精干。当晚天黑以后,部队开始向上运动。吴相明提着冲锋枪,带着一排,每人腰上挎着手榴弹,带里装满了四枚,腰带上还别着两枚,静悄悄的摸向敌人侧后,他们出发快半个小时了,战场上还一点动静都没有。高科在正面带着两个排,镇定自如地等待一排与敌人接触,枪声一响就开始攻击。突然听到一阵阵手榴弹爆炸声,敌*山头上好似电闪雷鸣。高科立即下令,八连从正面开始进攻。刚刚运动到山脚下,山上已发出用红色手电筒大转圆圈的信号,这是一排已占领了敌人山头上的阵地。教导员徐春阳随八连正面部队赶到山上,吴相明说,你们用不着上来了,已经解决了!刚才很玄呀,敌人发现我们时都快面对面了,但是我们反应快,每人只用了两枚手榴弹就消灭了敌人,身上袋里的四枚还没动呢!教导员直夸:“你们打得好呀!”正说着,敌人的炮火反击很快打到山头,高科连长有作战经验,他在山头只留一个班,全连立即向山腰疏散,要求一排把俘虏押回去,在隐蔽地后休息,准备配合九连攻击大山主峰。

高科八连占领山头的信号一发出,冯营长指挥七连开始沿着敌人侧后向大山主峰和前面大高地的山垭口运动了。七连在正面只用一个排牵制敌人,主力运动到山垭口,除留一个班对大山进行了侧后警戒以外,迅速向大高地猛攻。因战斗已经打响,敌人已有准备,所以偷袭变成强攻,七连一排直冲山顶,伤亡较大。关键时候,连营的预备队和14团部队都攻上来了,敌人大部被歼。营长命令九连紧追残敌,向大山乘势发起攻击。天已破晓,突击队逐步接近大山山峰,地形越来越狭窄,人群已逐渐密集起来,突然山上一波波的大石头滚了下来,许多战士被石头砸倒,没有被砸倒的也毫无畏惧,继续往上冲,九连长马上命令第二梯队快冲上去,协同一排攻上山顶,手榴弹爆炸声枪声杀声震响山谷。

这时,高科果断命令八连的四梯队出动,配合九连的三梯队一拥而上,在大山主峰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激战一小时,端了敌营指挥所,控制了大山阵地。整个三营从*昏激战到东方太阳升起,三次攻击,伤50多人,胜利完成了任务。战斗结束以后,三营被指定在附近的红山脚下休息待机,分散运动到红山脚下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部队才吃上早饭。

阵地反复争夺。饭后正在休息,只听红山阵地响起激烈的枪声,上级通报敌人的广西第七*对红山阵地又发起了突然攻击。这时大山方向也遭敌反扑。到下午3时左右,红山、大山阵地均被敌人攻占。高科指挥八连奉命迅速占领有利地形,配合全营,掩护一线部队和后勤人员撤退,实际上又展开了防御战。三营组成两个梯队,机动灵活作战,给敌人以重大杀伤。坚持到*昏,当一线部队和后勤人员全部转移,三营主力才撤出战斗。在这24小时激战中,八连很好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战后评功时,高科谢绝给自己评功,而是提出给八连一排长吴相明记功,显示了宽广的战友情怀和革命的奉献精神。

目标锁定孟良崮打援作战建奇功

大山战斗后,5月5日,高科他们转移到了沂河以东地区。此时正是敌人向沂蒙山区发动重点进攻的高峰期,野战指挥部决心集中优势兵力围歼中路突出之敌七十四师。二纵奉命和七纵共同阻击向西增援之敌第七*、八十三师及四十八师。5月15日晨,攻击部队已完成对七十四师之包围。汤恩伯命令第七*及八十三师立即驰援,向西攻击,以解七十四师之围。在纵队指挥下,高科他们向预定阵地急进,坚决阻击增援之敌。

国民*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师被包围了!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消息。15日当夜,十三团所在的五师控制了五神堂、大小柏石窝、银山、苍山、上明生及其附近之、高地一线,加紧构筑工事,保证部队左翼安全,迟滞敌人,争取时间,保证进攻部队围歼敌七十四师。16日早晨,部队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继续加快修筑工事,随着主攻部队攻击加紧,增援之敌也加强了攻势。昨天经过了一天的激战,敌人没有能够前进多少,损伤很大。中午12点一过,敌人飞机不断地侦察,扫射了一下午,但地面部队始终没有发起进攻,大家认为今天敌人进攻的可能性很小了。高科和战士们开始吃干粮,准备休息片刻,不料敌七*在飞机掩护下发起猛烈进攻。

八连和九连都处于一线阵地上,高科他们紧急进入阵地,沉着应战。等敌人进入部队冲锋枪有效射程之内时,突然以全部火力开火,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敌人连续四次进攻都被击退,敌在阵地前横尸遍地。敌人反复冲击,高科他们的弹药也快消耗完了。老是打阻击战,只有消耗,很少得到补充。部队的武器装备都是取之于敌,离开周村以来,本来已经消耗很多了。现在,高科他们只有节省子弹,准备拼刺刀。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部分敌人突入八连阵地内,高科率领全连奋力搏杀,坚决消灭突入之敌。在营长的指挥下,七连在纵深火力掩护下配合八连反击。八连长高科举枪喊道:“上刺刀,准备手榴弹!”一排长吴相明继续担任突击任务。高喊:“跟我冲上去!”这时他们的冲锋枪子弹已经打完了,只见他在自己手榴弹的爆炸瞬间,带着两个班跃出战壕,端着刺刀冲向敌人,会同七连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冲入阵地之敌,死的死,伤的伤,只有少数几个活命的退了下去。接着又是敌人的炮火轰击,飞机扫射,许多同志都是多次被炸昏,掩埋在土里,但是他们很快又站起来继续战斗,绝不让敌人向孟良崮前进一步,靠近一尺!泥土、黑烟、汗水、鲜血,把每个人脸都涂染的看不清了,只有两只眼睛在放射着仇恨之光,当时的口号已不再是什么与阵地共存亡,而是要人在阵地在,在千方百计阻住敌人,保证主力全歼七十四师这个蒋介石王牌*。

15日至16日,敌人集中八十三师及七*,向二纵展开全面进攻,高科他们的战斗彻夜进行,争夺十分激烈。激战两昼夜,敌*没有什么进展,终未能挽回七十四师灭亡之厄运。接近*昏,胜利捷报传来,七十四师在孟良崮上被全部歼灭!部队阵地上,立刻爆发出无限喜悦、兴奋的狂涛,高科和战友们激动的大叫起来——我们东跑西转,忍饥挨饿,千辛万苦,流血牺牲,一切的一切,都被这一个空前的胜利,化为继续战斗的强大动力了。

七十四师被歼,华野“虎口拔牙”,创造了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人战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大家在欢庆的同时,整二纵部队奉命一直在原地坚守防御,掩护进攻部队全部转移,并负责战场的打扫工作。敌人未敢动作,高科他们才随同大部队才向沂水以东转移。5月19日拂晓,转移至沂水城以南、沂河以东,集结待机,准备应对国民**新的进攻。此间对20多天的运动防御作战进行了总结,增强胜利信心,提高战役战术。

阻援作战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攻坚作战。阻援牵制了敌人,争取了时间,保证了野战*主力在进攻作战方向的胜利。但是,高科的战友们却避免不了产生一些怨言。“为什么都要我们打防御?”被动挨打,消耗很大,缴获很少,和兄弟部队相比,兵员少,装备差,评起功来,英雄少,呼不响。人家的美械装备都用不完,我们大多还是抗战时期的装备,战争年月武器装备,大都是取之于敌,我们不是没有勇气和能力把自己也变成美械师……,说来说去,就是想打进攻战,不想打防御战。显然,这是缺乏全局意识的。陈毅司令员、粟裕副司机员在讲话中,特别讲到战役胜利是全体同志的努力,没有阻援,没有钳制,是不能完成战役任务的。高科和战友们通过总结和学习,解决了这一思想问题,坚定了今后作战的大局意识。

南麻临朐打恶战八连缩编一个排

年6月中旬,蒋介石*队企图以三个兵团向沂蒙山区大举进犯,以达到压缩部队退出鲁中山区的目的。6月底,野战*为配合刘邓大*南渡*河,东西策应,切断津浦线,将战争推向敌占区,以调动正面敌人。野战*各纵队继续分工作战,高科他们所在的二纵队继续担任阻击任务,尾随第六、第七、第九纵队留置正面,阻击敌人的重点进攻,视机出击。他们在沂蒙山区,与敌人周旋达一月有余。

6月10日,进犯之敌十一师占领南麻(现沂源县城)。二十五师占领东里店。尤其是北线潍坊之敌第八*(有称整编第八师),袭击占领临朐城,企图扼断中路兵团之后路及渤海补给线。二纵任务由歼灭敌二十五师改成阻击临朐之敌,奉命星夜向临朐开进,部队紧急到达后,敌人已窜返潍坊。二纵部队只得又南返待机。山路崎岖,大雨滂沱,雨夜山路行*之难,难如上青天。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部队行动不停,战斗减员很大,但高科和战友们士气高昂,大家天天都在想着鲁西南的战况,想着刘邓大*,想着西兵团的会师大捷,想着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7月份渡过*河,解放鲁西南多个县城,并大量歼灭敌人。蒋介石除从其他战场抽调兵力驰援鲁西南作战。蒋*第十一师师部率其十旅、十八旅和一一八旅,分别置于南麻地区不同地点,就地修筑工事,并不时向外扫荡,与达到以攻为守之目的。

华东野战*指挥部决心趁敌西援之际,集中二、六、九纵队全力歼灭敌人在南麻地区的第十一师,7月17日发起南麻战役,二纵奉命向南麻包围,五师沿青龙山向弥陀埠攻击前进。各部队进入进攻出发位置后,五师决定,十三团主攻南麻,并对十四团和十五团肃清外围之敌的行动给予配合。因地形复杂,高科他们的部队在很深的高粱地里运动,尽管方向不易掌握,但也逼近了敌人的主阵地。

南麻之吴家官庄,有一片较大的山地,当地人称大山(现在有人称胜利山),再向东北延伸有一高地,人称小山。为了便于进攻吴家官庄,必须首先歼灭大小山上之防御之敌。五师以十五团一个营,首先攻占小山,而后再取大山。得手以后,十五团随即向吴家官庄进攻。为了防止意外,又命令十三团为后续梯队,随15团跟进。17时,十五团在野炮营掩护下开始攻击。徐春阳的三营紧随着攻击小山的队伍前进,当他们听到大炮弹从部队头上呼啸而过,在敌阵地上爆炸时,高科和战友们高兴地爬到田坎高处探望。紧接着敌人成排成排的炮弹,对前进队形进行拦阻射击,部队遭到伤亡。

老兵是有经验的,带各个互助组,利用敌人炮弹的爆炸坑向前跃进。老兵都知道,平时打靶在一个靶上是不会出现两颗子弹穿过一个洞的,炮弹也是如此,所以,尽管敌人炮兵拦阻射击很猛,在白天的进攻里,部队的伤亡还是不大的,下雨下个不停,虽然给部队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下雨时敌人飞机是也是不能出去动的,所以高科他们这些老兵常说:雨天打仗,这是打胜仗的天气。

攻击小山的部队是十五团,当他们运动到小山顶的边缘,遭遇了敌人的交叉火力网,几次冲击受挫,造成很大伤亡。天黑加上大雨,喊话听不见。于是师团命令三营,立即换下十五团攻击部队,迅速攻占小山。十五团不愿意,十三团团部命令三营立即越过十五团的战斗队形,立即对敌实行攻击。三营以七连为突破连,但突破一直不顺利。在炮火掩护下,守敌对攻击大山的部队发起了反击,十五团部队后撤。三营营部和高科八连停止在一条田坎上,正密切注视对面小山之敌,组织火力支援七连在小山坚守。当营长和教导员刚要前面七连后撤时,小山后面的敌人紧跟着反击上来。八连和机枪连立即进行火力掩护,八连一排长吴相明在最后掩护,直到牺牲。

20日上午10时,天气开始晴朗起来,敌人飞机大炮不断的进行轰击,三营领受任务,下午继续对小山实行攻击,只有拿下小山才能夺取大山,只有占领大山,才便于攻击吴家官庄,向敌纵深发展攻势。小山不大,在这特定情况下,竟然成了双方争夺的重地,成了血肉飞溅的战场。师团决定由三营,在下午二时继续对小山发起攻击。

一个上午,战场调整组织。八连伤亡减员太多,只有缩编成两个排。七、九连排干比较全,各保留三个排,每排两个班。各个连重新组织了爆破队,团里给予补充了些手榴弹和几箱新的炸药,炸药运到后,抓紧时间进行捆绑。下午2时30分,三营重新发起攻击。尽管已经连续战斗了两个昼夜,士气仍然很高,运动非常迅速,接近敌人阵地时,虽然遭到飞机炮火拦阻,由于疏散好,运动好,伤亡不大。即使这样,师团仍嫌三营动作慢了,副团长有意下来督战。突然一声爆炸的震颤,八连司号员小胖子在教导员身边倒下了,还有两名战士,都牺牲了。八连卫生员急忙为伤员包扎,实在忙不过来。营长、副团长已经负伤下去了。三营伤亡这么大,却不愿意被替换撤离。当晚,三营还有多人,缩编成一个连,冯福林任连长,教导员任指导员,高科改任排长,继续完成任务。师部最后决定,由十四团接替十三、十五团,21日继续攻击。由于敌人火力较强,工事紧固,又经数次攻击,进展不快,其他各路进攻部队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突破,鉴于敌人的援兵已经迫近,师团奉命撤出战斗。

23日上午,敌在空*掩护下,强渡弥河,侵占临朐城。野战*指挥部决心乘敌人立足未稳,集中内线兵团歼敌于临朐及其东北地区。二纵再次参战,五师的任务是由西城门实施攻击。五师决心先以十三团肃清城西外围据点,控制南北农庄后,积极进攻,参与总攻城垣。24日发起攻击,却因连日大雨,弥河水暴涨,道路泥泞,部队行动迟缓,后方运输困难,又加南麻战役撤出后没有得到一天休息、一点补充,虽然部队连续战斗,精神旺盛,士气高昂,但实际困难给部队影响甚大。十三团冒着暴雨向城西门外外围据点攻击前进。敌人没有预料,十三团能在大雨之中行动如此迅速,措手不及,被歼一部,其余撤回城里。十三团攻占了南北农庄后,25日下午交给14团占领,又做新的攻城准备。三营干部战士,虽只剩下余人编成了一个连继续战斗,仍然完成了任务。之后,十三团转为师二梯队进入马庄。

26日23时,十四团二营主攻西面城墙,组织偷爆成功,随即发起攻击,全团大部兵力一举突入城内,但因后续部队未能及时跟上,结果很快被敌人两侧反击封锁了突破口,使部队七个连陷入了敌人重围。27日和29日夜晚,全线再次组织攻击,野战*指挥部发出了总攻号令,也因伤亡甚重,战果不大,30又激战一天,终未最后解决战斗。部队在泥水里泡了整整七天七夜,挖的工事和防空洞,很快就进满了水,人蹲在里边,雨水从头浇下,只有头露在水面。伤兵运不下去,也泡在水里,担架队本身伤亡也大。人员只好吃着已泡湿了的干粮充饥。半个月来,部队极度疲劳,没有穿过一天干衣服,部队官兵蹲在漫水的工事里打瞌睡,一点头,嘴和鼻子里进水才猛然醒来,抬起头来又睡。这时,北路增援之敌已经逼近,敌集中固守一时难克。野战*指挥部决定撤出战斗,休整待机。

徐春阳在回忆录中总结道:南麻临朐战斗是五师历史上经历的最紧张、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对二纵队和华东战场来说,损耗甚大而未能歼灭敌人,都是一个空前的损失,从而增加了华东我*而后转入战略进攻的困难。主要原因是轻敌,分散兵力,以致每次作战方向都未能集中攻坚、打援的足够兵力。其次,对雨季作战的困难认识不足,山东特别是沂蒙山区,夏季多雨,雨季山洪爆发,河川阻隔,道路冲毁,弹药受潮,粮食补给困难,从而使我*机动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再次,在战术指挥、战斗动作上,没有随着作战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这场战役中有很多经验教训,也展现了我*干部战士的顽强作风。他们克服和忍受了雨季作战的各种困难,执行命令,坚决行动,果断作战,勇猛顽强发扬了连续作战精神,不怕伤亡,敢打大仗,敢打恶仗给敌人,以严重杀伤部队,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高科带出“好八连”凤凰顶上逞英豪

年的秋天,广大*民在胶东地区夺取更大的胜利,是令人永远难忘的一个秋天。11月4日晚,七纵队包围莱阳,青岛敌人集中以六十四师为主的4个旅10个团兵力,并配属炮兵,于6日晨由灵山向北驰援。

二纵奉命在水沟头以南地区阻击歼灭北援之敌。五师于7日集结平里院地区,在水沟头镇东南凤凰山东西地区组织防御。高科八连所在的三营,在东仙都南边的凤凰顶地区,构筑防御阵地,阻击沿即墨到水沟头公路前进的敌人。水沟头就是现在的莱西县城,南距青岛多公里,北至莱阳20多公里,是青烟公路必经之地,东仙都、凤凰顶在水沟头东南4公里,西边紧靠公路只有约1公里,是敌侵占水沟头必须控制的侧翼制高点。

7日晚,八连随同三营从灵山以北转移到东仙都庄。大雪之后,秋庄稼大都还在地里没有收割,割回来的也还散在场上没有脱粒。村里的群众,几乎都是跟随着部队回到村里来的,部队一进村,家家户户都拉着部队,要求到他们家去住,教导员和营长被村里的*支部书记引到他家。部队进房以后,群众和战士一起烧水做饭,只要是家里还没有被国民**队抢走的能吃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八连连长高科、指导员*光,都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分别跟村里的群众聊天,关心当地的土改和生活情况。他还机敏的利用人民群众对中央*的仇恨,对解放*的热爱,继续对一批解放战士做教育争取工作。三营教导员徐春阳也来到八连,喝了大娘倒的甜甜的红糖水,晚饭后各班都和房东促膝而坐,一面摘花生,一面谈心。

第二天,即8日,天还没有大亮,部队已开上了山头,这就是三营的防御阵地,它是东北凤凰山延伸到西南的较大的一条山脊,东面的山头高公尺,人称“凤凰顶”。山头上有西北东南走向的一块小平地,向东南伸下一条山腿,正南偏西有一条较大的山沟,山下地势比较开阔,便于观察。向西延伸,经过一个山鞍部,又是一个山头,山头上有一块比凤凰顶主峰小一点的四方形的小平地,山头向南延伸出很长的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腿,全是沙土地,基本上没有树木。营长冯福林根据各连长共同勘察地形研究的意见,最后决定,八连配属机枪两挺,坚守在右边山头;七连配属重机枪两挺,坚守凤凰顶主峰,与八连左侧后的火力可以互相侧射支援;九连为预备队,战斗前被派往阵地前八里路的村庄上,负责警戒和迟滞消耗敌人。机枪连其余重机枪、六零炮和团配属的八二迫击炮连为营的火力队,分散配置在山侧后支援七连、八连坚守阵地。

任务明确之后,立即开始修筑工事。阵地前面真真假假的设置了一些地雷、易燃物等防坦克、防步兵的障碍物,对要不要有防坦克的准备,意见不一。七连正面坦克上来确有困难,八连前面山腿长,坡度小,又有一条较宽的山脊,敌人坦克是有可能爬上来的,众说不一,最后八连长高科定下调子:“反正有备无患。”阵地前还是埋了些地雷、集束手榴弹,还设置了一些纵火的柴草,并在部队进行了简要的反坦克教育。二纵五师师长姚运良到三营阵地上来察看情况,对阵地布置很满意。

9日下午,青岛出来增援莱阳的敌人已经到灵山以北地区,离三营阵地只有十几里。10日,东方刚刚发亮,部队即进入位置,7点还不到,敌人就以5个营的兵力向凤凰顶阵地展开了攻击。敌人的先头营,首先遇到九连的第一道机动防御阵地,遭到了九连短促密集的火力杀伤。九连且战且退,三个排轮换阻击敌人,相互掩护转移,达到了逼迫敌人早期展开、迟滞消耗敌人的目的。

教导员徐春阳赶到八连阵地,看到八连阵地上有八位姑娘,都是东仙都庄来的,她们分成两个小组在助战,每组一个人背着一个大水壶酒,一个人拿着个茶杯,一个人背着一大包煮熟了的花生,正在堑壕里给一个一个战士们敬酒,叫战士们一定要把酒喝下去,再给每个战士工事里抓上一大把花生。八连阵地前已经看到了敌人的坦克,向山上开进,且向山上进行炮击。教导员徐春阳和连长高科劝这些姑娘们赶紧下山,告诉她们,战斗中后方有许多事需要他们去做,那也是参加战斗啊!但她们就是不乐意撤下。她们说:“我们和大家一起打仗,不可以吗?”她们说着,还伸直了身子去看敌人的坦克,嘴里还说:“我们还没有见过坦克呢!”村里面的*支部书记的妹妹带头,坚决表示不下山。敌人的炮弹开始接连不断的在阵地上爆炸,坦克在加速的向山上爬着,姑娘们仍然毫无惧色。情况越来越紧急,教导员不得不以命令的口气说话了:“你们昨天晚上不是说,识字班有三大任务吗?快下去好好工作!”这时*支书的妹妹很快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大的莱阳梨,双手递给了徐春阳,并说:“这是我哥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梨,让我一定送到你手里。”徐春阳高兴的接过来说:“谢谢你们和大哥”。徐春阳叫通信员赶快带姑娘们沿交通壕下去,随后把这个梨塞给了八连连长高科同志,笑着对他说:“拿着,这是人民群众的一片心意。”

上午9点,天空只有几片浮云在游动,八连阵地的战斗也正式打响,而莱阳的炮声隐隐约约可以听见,战士战士表现的十分轻松、欢快,大家都沉浸在充满信心的兴奋之中,好像没有把当面的敌人放在眼里。当然,这与全国“我必胜、蒋必败”的大局形势的鼓舞有关,也与这次在战场上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援有直接的关系。

敌人在一阵飞机轰炸炮击之后发起了冲击,开始时,部队除观察员、值班火器以外,都在隐蔽部里。眼看敌人在七连阵地前的山沟里、山坎下呈密集队形,向山上运动,正好陷入三营布雷区和炮兵拦阻地段,前沿战士立即进入阵地,把绳子一拉,一阵雷响炮轰,炸得敌人尸骨横飞,*哭狼嚎,敌人转向山坡,又遭到各连排的侧射、斜射、火力杀伤,打的敌人滚下山去。

八连方向,敌人6辆坦克带着步兵向一排阵地冲击,坦克在通过雷区时被炸伤一辆,八连一排战士开始用重机枪猛烈射击敌人的坦克,只听坦克甲板当当响。这一招没有效果,却暴露了八连的火力点,敌人坦克在近距离上直接摧毁八连地堡火力点。这时一排战士沉着机动,立即把火力集中去对付敌人坦克后面冲击的密集步兵群,给敌以重大杀伤。坦克见步兵上不来,又退了回去,敌人的第一波冲击就被击退了。第一回合,部队伤亡很少。八连阵地迅速采取措施,改善了击退敌人步兵和坦克联合冲击的手段。

10时多一点,敌人发起第二次大的攻击,6架飞机轮番对七连、八连阵地进行轰炸、扫射,炮兵的攻击更为猛烈,持续时间也长,七连前沿阵地上的工事一部分被摧毁,八连阵地正面的几个地堡也全部被敌人坦克、火炮击中,接着敌人同时发起了猛烈冲击。七连组织纵深火力,阻击敌人扩大突破,多次击退敌人的冲击后,同冲到阵地上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很快把突入之敌全部消灭,恢复了阵地。11时30分,敌人对七连阵地再施飞机、炮兵轰击之后,以一个营的兵力实行轮换攻击,仍然没有占领凤凰顶主峰。

八连阵地上战斗更为激烈。在敌人坦克击中第一个重机枪地堡之后,部队地堡里的火器很快都转移到了露天预备发射阵地上。敌坦克一炮一炮的逐个打塌地堡,并直接对地堡发起冲击,前沿一排的地堡全被压垮。正面坚守的一排战士,有的迅速转移到坦克一侧,有的就蹲在堑壕里,等坦克一过,再迅速占领工事,击退后面跟进的步兵。八连阵地有纵横四条堑壕,移动射击位置,实行小兵力机动,都十分灵活。当敌人的坦克突入阵地,立即陷入四面挨打的境地。尽管四辆坦克在阵地内来回碾轧,一排战士却发扬大无畏精神,左右机动。前沿的班排集中火力,在炮兵配合下顽强抗击敌人坦克后面跟进的步兵兵群,侧后的班排积极对付敌人的坦克。

战士们虽然是第一次与敌人的坦克打交道,但因为战前已有反坦克教育和尽可能的器材准备,所以当敌人坦克出现,并突入阵地时,大家无所畏惧,三班战士抱着手雷,跃出战壕,将手雷插入坦克履带内,把敌人的坦克炸伤一辆。前沿的障碍物已全部被破坏,敌人向这个小山头进行了多次冲击,敌人的炮兵,有多次进行了集中轰击,很多工事被炸塌。一些战士几次被埋在泥土里,八连一排,特别是三班的战士,在班长胡明环同志的带领下,与步兵坦克联合冲击的敌人激战了一个多小时,同时还把被泥土埋了的战士救出来,把被土埋下去的枪支弹药扒出来,轻伤不下火线,以手榴弹、手雷顽强击退敌人的连续冲击。10时30分,敌人一个排的兵力,从阵地间隙冲入八连阵地内,同时,敌人又投入一个连兵力向八连冲来。连长高科命令,二、六班原地坚守,将两挺重机枪机动到一排右翼,并命令三排对敌人侧翼实施反击,全营的火力也向八连方向机动,迫使突入之敌丢下尸体退出阵地。八连长指挥若定,三营的连长一个赛一个。

十三团是初次对付敌步兵、坦克、炮兵、空*联合作战。13时许,团里通知,鉴于已给进攻之敌以重大杀伤,部队伤亡连长以下50余人,继续坚守有困难,所以决定撤出凤凰顶阵地,并命令团迫击炮连向后转移。但是三营指战员却认为,继续坚守阵地是有信心的,如果白天被迫撤出阵地,不仅伤员和多余武器不好处理,东仙都村的男女群众在转移中也会受到损失,因此营部向团里建议,一定坚守到*昏以后再转移。姚师长听了营团的报告,说:“你们打得很好,我们都很高兴,完全同意你们的意见!”团迫击炮连立即返回原地,团部的火箭筒配属到各连阵地,又补充一些手雷、炸药包。

教导员和营长对继续坚守阵地问题作了研究,并且分头到七连、八连进行检查交代。教导员徐春阳上了八连阵地,首先见到了连长高科和指导员*光,要他们迅速运下伤员,调整组织,充实前沿班排,抢修工事,做好继续坚守阵地的思想准备。从九连那里又给八连运输一些爆破筒,手雷炸药包等反坦克器材,要求大家注意节约弹药。随后命令火箭筒班也一起来交给八连指挥。八连副连长郑振坤,没有按照命令到营指挥所去集中,准备连长阵亡之时再上去接替指挥。郑振坤说什么也不下来,高科说:“就留下来吧,我们有事好互相帮助。”徐春阳只好勉强同意了,又与八连长商议,对于压垮的碉堡,也要争取简单加修成假工事,敌人再次攻击,用坦克摧毁碾压,也是消耗了敌人的实力。这时八连长告诉部队:赶快吃点干粮。好在后方送上来的饭,不是大饼就是菜合子,有的战士嘴里啃着,手还不停的在修着工事。

15时,敌人经过两小时准备后,以两个连的兵力向七连左翼和正面进行攻击,炮火比上午更加猛烈。同时敌人在坦克掩护下向八连二排阵地进攻。这时部队迫击炮连已进入阵地,弹药得到补充,火箭筒等反坦克器材也送到了八连,部队士气越发高昂。在七连阵地上,一排、二排一小时激战又打退敌人的数次进攻。后来因一排伤亡较大,左翼阵地被敌人突破,连里立即要预备队的三排和五班向突入之敌实施反击,营长带着九连一个排上到七连阵地支援,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只经过六分钟的激战,就歼灭了突入阵地之敌,阵地前的敌人仓皇后撤,部队实行火力追击,又杀伤其一部,恢复了阵地。

16时20分,八连与突入一排阵地之敌展开激战,正面的一排长和三班长都身负重伤,战士高六代理排长,副连长亲自到一排指挥战斗。战士们利用弹坑和被炸坏、被压塌的堑壕,顽强的扼守阵地,阻止敌人扩张。这时火箭筒突然开火,击伤敌人坦克一辆。敌人发现八连使用了火箭筒,坦克就立即后退,用炮火、机枪对八连阵地射击,不敢再靠阵地太近,更不敢在阵地内纵横碾压。这时八连长高科命令三排实施反击,与一排一起歼灭了突入阵地的敌人,恢复了阵地。

八连副连长郑振坤在指挥反击中负了重伤,当担架经过三营指挥所时,教导员把八连阵地上传递回来的那个莱阳梨塞给了他。通信员说,上午教导员在阵地上把这只梨给了八连高连长后,高连长送给了一排长,一排长又传给了三班长,三班长交给了一个负伤的战士,战士转运时又放下来了,他一定要叫传给营长,没有想到郑振坤又悄悄地把这个梨留了下来,最后七连有一个重伤员路过时,教导员大大咬了一口,喂到他的嘴里,他笑着说,真甜呀!当他知道这只梨的来历和传递经过后,再也舍不得吃掉,最后好几个伤员一起各吃了一口,还写了一封信回来说:“这只梨使我一直想念人民群众,一直想念前面的首长、战友们……”这只梨,它化成了我们*民团结、官兵一致、共同争取胜利的一个象征物,一时成为美谈,流传部队。

敌人对凤凰岭阵地轮番攻击受挫之后,已显露出撤退的征候。尽管又用炮兵轰了一阵,机枪声连连不断,但不再见有步兵、坦克的联合冲击了,坦克在隆隆声中开向山下。于是三营立即决定,在炮兵和正面火力掩护下,各连实行侧翼出击,当即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仓皇后撤狼狈的滚下山去,其重伤员、尸体、武器弹药乱七八糟的丢弃在阵地上,在追击中又杀伤敌人一部。打扫战场时,战士们特别喜欢收拾子弹和手榴弹,用来补充自己的消耗。*昏之后,三营奉命把阵地交给了十四团。

战至13日,野战*东线指挥部全歼莱阳守敌,莱阳战役即告结束。上级命令防御部队撤出水沟头,凤凰顶守备战,在战役总结中,对战斗的组织、指挥和战时*治工作经验都做了专门的总结和介绍,二十一*以此作为一个典型战例,编入史册,供部队*事教学参考。这次与敌坦克作战,抗击敌人步兵、炮兵、坦克、空*的联合进攻,不仅三营是第一次,在二纵队的战史上也是第一次。实践证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高科和八连的战友们在山东作战一年,在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中,他们共参加了15次重要的战斗,有对山地、村落、城市、渡河的攻击战和野战出击战斗,也有在山地和平原的防御战斗,除南麻战斗因特殊情况攻击未成之外,可以说是攻必克、守必固,全都完成了任务,并且壮大和改善了自己。在这一年的纵横驰骋中,从陇海路到胶济线,从胶济线以西到胶东,由胶东下海州,往返辗转于沂蒙山区,频繁疾驰在胶济线南北,不问夏日炎炎、滂沱大雨,还是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全凭两条腿,与现代化的敌人“耍龙灯”赛跑,虽然不到二万五千里也多于一万五千里。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流血牺牲也全然置之度外,这种吃大苦、耐大劳、打不垮、拖不烂、越战越强的革命精神,是部队战胜敌人的重要基础,是人民*队的传家宝。

年代,时任西安铁路局*委副书记的高科在宝成铁路工地

高科在西安铁路局职工大会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