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是在“冬病夏治”理论指导下,利用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气血畅通,药物能在人体特定穴位更好的渗透、吸收的特点,敷以辛温逐痰的药物疗法。目前穴位敷贴的疗法主要用于治疗以咳喘为主证的慢性反复发作的肺系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这些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秋、冬、春季容易发病或加重为特点。中医认为,咳喘的病因以痰为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主纳气。长期反复的咳喘发作,必然伤及脾肾之阳,最终形成肺、脾、肾气虚与痰伏于肺共存的本虚标实的病理基础。现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贴疗法。但是,所使用的药物和穴位不尽相同。现将冬病夏治的敷贴穴位及其原理简介如下。穴位敷贴取穴的原则
1.根据临床辨证分型取穴:由于慢性咳喘辨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分,有寒热虚实之别,所生病变脏腑阴阳虚损各异,故常根据脏腑经脉辨证规律选穴。如采用三伏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主穴取肺俞、膻中、天突、大椎、膏肓俞、定喘,治疗慢性哮喘时,主穴用大椎、天突、膻中、定喘、风门、肺俞、厥阴俞和膈俞穴;虚寒配肾俞、足三里,痰热配大椎、配丰隆,三岁以下的小儿配双侧涌泉。
2.主穴加对症选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咳嗽、哮喘为临床主症,同时伴有其他兼症,多数研究者依据临床经验形成相对固定的基本穴方
3.辨病或结合对症选穴:慢性哮喘属于中医“哮证”“喘证”等范畴,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人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主穴选用肺俞、心腧和膈腧;支气管哮喘加定喘,易感冒者加大椎,肺气肿者加身柱;素体虚弱者加足三里、脾俞,痰多者加丰隆,心功能不全者加心腧,肾不纳气者加肾俞。
ChampionsLeagueEuropanCup腧穴的作用机制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激发点,其效应发挥包括神经、体液等途径,具有整体性和双相性特点。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腧穴的生理病理、作用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为选穴组方奠定了理论基础。腧穴的功效
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本穴有补益肺气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肺系虚证,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定喘穴为背部经外奇穴,对肺脏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可化痰平喘、肃肺降气,是治疗哮喘的要穴。心腧穴具有理气化痰、宁心安神的功能;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是指人体五脏六腑之气随着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而适时反应。“冬病夏治”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选择夏季三伏天阳气旺盛的时机,利用人体腠理疏松,荣卫通达,体内阴凝之邪易解之时,用辛温发散的中药进行穴位敷贴,使药性由表及里,振奋阳气,驱除寒邪,扶助正气,达到扶正固本,防治疾病的目的。
肺病科冬病夏治时间表伏前加强:.7.8—.7.16
头伏:.7.12-.7.21
中伏:.7.22-.7.30
中伏加强:.7.31-.8.9
末伏:.8.10-.8.20
伏后加强:.8.21-.8.31
肺病科“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适应病症急、慢性咳嗽、支气管炎及其引发的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肺炎。
:过敏性鼻炎及其引起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肺泡炎。
:包括免疫力低下,体虚感冒的患者,以及反复发作的咽炎、扁桃体炎,可提高免疫力,增强呼吸系统抗病能力。
:阳气日渐虚衰、精血亏虚的中老年人。
注意事项(1)贴敷后,皮肤可有温热、瘙痒、麻木、灼痛等感觉,局部可出现:皮肤发红,色素沉着或起水泡,均为正常反应。
(2)贴药期间,不应吃海鲜、辛辣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3)疗程:每次贴敷4-6小时,贴敷过程中未达到贴敷时间即出现皮肤瘙痒、疼痛、灼热症状,即随时去除贴敷膏药。每年夏季贴治6次,隔10天贴一次,冬季加强3次,连贴3年为一个疗程。如病情重、病程长者可每年贴治,连用2~3个疗程。
贴敷地医院10楼肺病科病房。
医院1楼肺病科门诊室。
联系方式:—(住院部)
—(肺病门诊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