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政府工作报告印发,裕华区未来五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m.39.net/pf/a_6562621.html

裕*〔〕6号

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府

关于印发年*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府,区*府各部门、各单位:

《年*府工作报告》已经区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府

年3月28日

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府

工作报告

——年2月26日在石家庄市裕华区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府代区长管云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圆满完成了区四届人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年到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达到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3%,达到.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达到30.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9%,达到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连续五年全市第一;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到7万余家,比年翻一番。区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年在全省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位中位居第6。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发展动力不断积聚。坚持项目支撑,投资拉动,持续运作实施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五年来,全区累计开工建设项目个,竣工投用96个,10亿元以上项目55个,完成投资亿元。怀特商业广场、方北大厦、西美五洲大厦等一批对全区发展有重要影响和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建成投用,东南智汇城、融创金融科技城、中冶城市商业广场等一批重大商业项目顺利落地,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始终以实现城区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四大产业聚集区”建设加速推进。在省会迎宾大道裕华路沿线,引进北京银行、浦发银行、紫金保险等10余家知名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业聚集区初具规模。充分发挥省市新闻传媒集团和文化单位聚集的优势,扶持壮大文化演艺、现代传媒、动漫创意等文化产业,文化企业达到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7.6%,文化产业聚集发展态势凸显。依托知名高校和央企效应,以北大科技园等项目为带动,大力培育发展信息技术、软件设计等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链初步形成,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聚集区发展迅猛。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功举办两届“北大中电杯石家庄创新创业大赛”,全力打造了裕华区众创大厦,石家庄北大科技园挂牌运营,“飞翔创客”等8家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占全市总量的35%,“智道众创”等2家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京师咖啡”等7家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众创空间的数量和质量在全省位居前列。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年的59家增加到家,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楼宇经济快速发展。中悦大厦、鑫科国际等一批商务楼宇竣工投用,全区商务楼宇达到77座、万平米,打造税收亿元楼宇9座,千万元楼宇20座。全区年均新增商业面积80万平米,总面积达到万平米。河钢集团、中冀投资、北大科技园等一大批总部企业、金融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落户我区。五年来,以银证保等金融业为主体的高端现代服务业累计纳税30亿元,现代服务业的税收贡献率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68.3%增至80.1%,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城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体育大街南延、建设大街南延等10条市*道路,改造、拓宽翟营大街、槐北路等14条道路,水、电、暖、气、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得到持续改善。共启动拆迁改造16个城中村,7个村实现整体回迁,腾地1万余亩,新增建筑面积余万平米。精心打造了万达、西美、怀特、方北等标志性商圈和地标性建筑,提升了城区形象和品位。投入3亿元,改造老旧小区个,改善供热面积万平米,惠及居民4万余户,对90余条主次干道进行整治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投入万元,对50个三层以上用水难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为个老旧小区引入保障性物业。新增绿地面积万平米,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创新环卫管理模式,引入专业环卫公司对二环外城中村实施高标准的卫生保洁,环卫管理工作在全省率先通过了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深入推进城区管理一体化、全覆盖,城市管理水平始终保持全市领先地位,街道容貌综合考评实现“十四连冠”。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强力推进环境治理,大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实施“压煤、抑尘、控车、减排、迁企、增绿”等六大举措,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拆改1吨以上分散燃煤锅炉75台,削减二氧化硫吨,氮氧化物吨,烟粉尘吨,淘汰*标车余辆。积极推进南位等9个村居散煤治理工作,减少散煤燃烧吨。深入开展扬尘治理,对全区所有建筑工地实施标准化管理,推行“以克论净”道路保洁模式,有效降低扬尘污染。率先在全市规模以上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在线装置,实现了餐饮油烟实时监控。先后实施了京珠高速两侧绿化、环村绿化、道路绿化等增绿工程,种植经济林余亩,城区绿量不断增加,绿化覆盖率达到51.3%,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先进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52.8亿元用于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占财*支出的75.7%。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市首家县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建成投用。新增就业5.2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医保、低保、住房等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高龄老人补贴标准保持全省最高水平。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共新建11所学校,增加个教学班、个学位。组建了石家庄外国语、27中、40中三大教育集团,累计招聘教师名,在全市率先提高了中小学班主任费标准。深化开展特色学校创建,18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获得国家级认定。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和四年一轮的省教育督导评估,被省委、省*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新扩建卫生医疗机构个,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支,实现社区全覆盖。建立完善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养扶一体化”服务保障机制,片医团队工作模式在全市推广,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被评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社区建设持续加强。新组建裕翔、建华南2个街道办事处以及17个社区居委会。投入万元,改造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室外活动场所81处。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个,新建6所街道综合居家养老中心,全省首个“笑脸智慧社区”在凤凰社区上线。新建改建篮球场22个,安装更新健身路径条,辖区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6平米以上。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创新。狠抓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投资上千万元为个老旧小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套,实现了老旧小区安全监控全覆盖。大力开展信访法制建设,集中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妇女儿童、民族宗教、老龄、扶贫、残疾人、物价、人防、统计、档案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和加强*府自身建设,*府职能加快转变。深入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全区承接落实行*审批项目项,保留行*许可项,非行*许可审批全部取消,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监管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扎实推进国地税深度合作,成为国家级国地税合作示范区。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累计办理人大建议件、*协提案件,办结率均达到%。严格落实*风廉*建设“两个责任”,不断加大对损害发展环境问题的查处力度,在*府系统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同心同德,开拓进取,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取得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新成就。这是市委、市*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协委员,向各民主*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和支持裕华区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二是创新驱动的动力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尚需培育和壮大;三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还存在差距,精细化管理程度仍需提升;四是民生改善任务繁重,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还需提高;五是*府效能建设有待加强,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实现提质增效、率先发展的决胜阶段,是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作为省会中心城区,我区经过建区以来发展积累,经济基础更加雄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为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拼搏奋进,努力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根据区第四次*代会的安排部署,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九次*代会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紧扣“现代化省会城市”新定位,以省委“五个着力”、市委“四个发展”要求为遵循,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率先发展为主线,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进一步加快“四大产业聚集区”建设步伐,着力建设经济更加发达、城区更具魅力、发展更有活力、人民更加幸福的现代化实力强区、品质强区、活力强区、幸福强区,为率先建成省会现代化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保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力争到年突破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6万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力争年达到44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市领先地位。“四大产业聚集区”建设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城市经济产业体系特征彰显,开发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改革创新动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创新创业更加活跃。对内对外开放更加深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创新体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明显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驱动成为重要支撑,区域辐射带动功能得到加强。

——城区环境品质显著增强。人文城区、智慧城区、绿色城区理念更加深入,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二环外城市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全区道路、通讯、能源、管网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区管理更加智能高效,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基本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生态、生产、生活”高度统一,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品质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提前完成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养老体系更加完善,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平正义得到保障,遵法守法成为习惯,诚信友善蔚然成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持续提升,全面小康水平全市领先。

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新一届*府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新起点,我们肩负着裕华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率先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鼓足干劲,勇争一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有旗必扛、有先必争的决心,勇当全市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抓好项目和开发区建设,构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第一抓手,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的高潮。全方位推进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项目准入制度,结合我区“十三五”规划和产业定位,严把准入关,对项目总体定位、投资规模、商业占比、税收回报率进行严格评审,确保引进的每一个项目都符合产业*策,都能为经济发展添动力。大力推行部门会商制度,每月对项目建设进行集中调度,逐项听取进度,分析症结,研究措施,形成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严格落实项目督导制度,抓实项目分包责任制,对区级以上重点项目特别是计划开工项目,半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综合开发。重点抓好占地余亩、总投资亿元的南焦、塔冢、贾村、方北、塔南路等区域综合开发,千方百计破解难题,力促全面开工建设。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立足裕华实际,抓紧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实项目库,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长远发展有支撑。年内,突出抓好总投资亿元的63个重点项目。特别是对东南智汇城、融创金融科技城2个超百亿元项目,北大科技城等3个50亿元以上项目,方北城市综合体等15个20亿元以上项目,瑞丰广场等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优先摆位,强力推进,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积极谋划推进开发区建设。以“四大产业聚集区”为引领,着力创建以金融、中央商务以及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品牌园区,打造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在省会迎宾大道裕华路沿线,以现有入驻的金融机构为带动,加强规划引领,突出抓好商务楼宇的二次招商,谋划引进现代金融项目,大手笔打造裕华路现代金融聚集区。在省会快速路槐安路沿线,以众创大厦、宝翠商务大厦等楼宇为依托,谋划引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创新等产业,打造槐安路中央商务区。在省会东南部区域,以北大科技城、融创金融科技城为引领,加强与科大、师大等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谋划打造东南部科技创新园区。下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强化“大招商观”,树立全员招商的意识,制定完善激励机制,着力培育招商信息共享、专业队伍主攻、领导积极推进、部门全程代办的招商体系。充分利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