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程大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地级宿迁市成立以来,历届市委、市*府始终深入践行发展为民理念,坚持民生工作优先考虑、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统筹做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工作,持续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倾情打造民生幸福“升级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紧盯低收入群体稳稳兜住底线民生
泗洪县曹庙乡瓦庙村低收入户刘佩华通过从事藕虾共作,成功甩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去年挣了50多万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已赚了30多万元。”刘佩华高兴地说,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在村里的藕虾基地承包了64亩。
居民在宿城区棚户改造服务大厅领取房屋征收补偿款
在宿迁,一大批像刘佩华这样的低收入户依托产业扶贫,实现脱贫增收。
能否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是脱贫,关键看脱贫。对此,宿迁用“绣花”功夫抓落实,以“响鼓重锤”打硬仗,深入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通过推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路径做足开发式扶贫文章;建立健全病、残、学、灾、老“五位一体”支出型贫困制度保障体系,有效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
用好土地增减挂钩*策,加快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振兴集体经济,提升片区内生动力,同样是脱贫攻坚的应有之义。
宿迁把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抓手,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发挥县区主体作用,保障农民群众利益,提升项目品质品位,保证各项工作高标准推进。截至8月底,全市已累计搬迁改善8.09万户,开工建设项目个。其中,年初以来已搬迁4.17万户,开工建设项目93个、住房2.5万套。
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在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工作中,宿迁紧盯低收入群体,不遗余力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不断提升小康实现度。
截至年年底,全市累计脱贫低收入人口41.41万人、省定经济薄弱村个。今年内,确保剩余22.46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3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三大脱贫攻坚片区面貌显著改善,3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全部“摘帽”。
实施普惠性工程全力保障基本民生
7月11日上午,宿迁中心城区厦门路学校等11所中小学集中开工。据悉,年,宿迁启动实施《宿迁市中心城区学校建设三年(-)攻坚计划》,三年内计划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48所。
从建市之初吹响“教育强市”号角,穷办苦干,大胆实践,再到今天擂紧鼓点,创新不断,宿迁教育事业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历史转变。
数据显示,全市教育经费投入由年的8.04亿元提升至年的98.2亿元。尤为可喜的是,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超过73%,近五年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宿豫区关庙镇水汉新村村民参加免费体检
基本民生,重在保障城乡居民各方面的基本权益。围绕医疗服务更优质的目标,宿迁着力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院,医院医院,各县(区)加快建设公办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市个村(居)卫生机构基本达到标准化要求、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最显著的变化是医疗便民惠民水平的提升。数据显示,年,全市拥有医疗床位张、卫技人员人;年,分别提升至张、人。
宿迁成为苏北第二个实现区域供水一体化的地级市;城市之家、街坊公舍让城市更有“人情味”;“暖心工程”让全市中小学生吃得暖、住得暖;全市三县两区全部入选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将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元;连续12年被表彰为江苏省“平安市”……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项目都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为民办实事,就是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多年来,宿迁坚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广泛发动群众“点菜”。今年,更是将《市委、市*府关于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意见》作为年市委、市*府的“1号文件”,更加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做主、让群众受益,宿迁将民生“置顶”,倾情书写丰厚的民生账本、生动的民生答卷。
满足高层次需求倾力提升质量民生
“天猫精灵,帮我打开窗帘。”在市洋河新区新城名苑社区颐养中心,苏兰花老人通过语言开启窗帘。在这里,她和“老伙伴”们享受到了周到的照料、助餐、医疗等养老服务。
以“医养结合”为突破口,宿迁各地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发展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相融合的康养产业,初步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化为纽带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质量民生,重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新期待、新需求。对此,宿迁深入分析不同人群的需求,精准定位服务项目和标准,不断放宽视角,不断延伸民生触角,实现从“保”民生向“强”民生,从“基本满足”到“追求更好”转变。
泗洪县上塘镇马巷村的“快乐童年读书吧”
在碧波荡漾的骆马湖中畅游,在醉人心扉的三台山里竞速,在蜿蜒流淌的古*河上挥桨……9月7日至8日,第七届中国生态四项公开赛在宿迁上演。
近年来,宿迁围绕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积极发展时尚体育,引进高端赛事,“生态四项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成为宿迁闪光名片,成为宿迁市民尽享运动乐趣的重要平台。
旅游具有愉悦心灵、调节身心的作用,是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和实现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建市以来,宿迁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构建全域旅游精品路线,推动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王故里、洪泽湖湿地公园等核心景区提档升级,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目前,宿迁共建成国家4A级景区10家、3A级景区23家;成为全省第五个、苏北第一个被列入省旅游统计日报城市。
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展望未来,宿迁将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更大力度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人民生活转向高质量,为如期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