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村振兴大刘村多元发展助推村集体经济换 [复制链接]

1#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1/08/392959.shtml
<

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获评“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美丽乡村”,创成“省级卫生村”“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在洪泽区大刘村*员干部的坚持带动下,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迅猛。年,大刘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6万元,今年上半年,集体经济收入超万元。

今年以来,大刘村积极推动基层*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途径,不断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为集体经济发展“添柴加薪”,让群众的生活愈加红火。

*建引领,吹响“新号角”

压实责任“聚”合力。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关键事项抓在手中,通过“每月研判+每季联席推进”制度,完善《大刘村“两委”干部绩效考评实施方案》,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年度考核内容,压实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主体责任。

盘活资产“夯”实力。将村里闲置集体土地登记造册汇总,形成集体土地闲置资源清单。通过*员大会、网上发布等方式广泛宣传闲置集体土地流转信息,引导企业、合作社、群众采取流转、租赁等方式,盘活乡村“沉睡资产”,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年,大刘村境内平方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采用出让方式挂牌入市,委托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洪泽分局组织入市交易,由洪泽区朱坝工业集中区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入市实施主体,在全市首开集体经营性土地上市的先河。

建强班子“增”活力。抓好村级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年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注入“新鲜血液”,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先后组织村*组织书记、村干部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学习“取经”,切实提升村干部带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

开源挖潜,探索“新模式”

强化*员带动。充分挖掘村书记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典型案例,通过田间*课、乡村夜话等形式将*员教育“触角”延伸到产业示范基地。紧抓模范评选,将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聚民心、暖人心,吸纳“荣誉村民”,评选“优秀乡贤”、“优秀志愿者”,鼓励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年共吸纳“荣誉村民”8人,表彰“优秀乡贤”12人、优秀志愿者7人,大幅度提高了村民参事议事的热情,充分调动*员、乡贤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想路子、出点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旅融合促动。大刘村立足“全国文明城市”定位,用活大刘村地理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乡村旅游”模式,发展稻虾连作、全国文明村“乡土味”旅游,进一步加快农旅融合。近几年90%以上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生态农业,现有虾塘、蟹塘亩,其中稻虾共生亩、螃蟹养殖亩,大棚蔬菜亩。

打破瓶颈,拓宽“新路子”

坚持“筑巢引凤+强化服务”一条龙。引回有意愿的能人乡贤,当好服务的“店小二”。通过“能人效应”拉动村级经济,精心打造好“驻外支部搭平台,发动亲人动亲情,选好项目对*策”三张牌,年招引回乡项目32项,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坚持“招商引资+农户增收”一条链。运用“五共”理念谋划“*建引领、*员带头、群众参与、村民受益”思路,通过招商引资、以商引商等方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子”,年,大刘村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32家,实现入库税金万元,仅此一项为村集体创收万元。同年,年产0吨铜丝生产线项目振华铜业落户生根,夯实大刘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原标题:《乡村振兴|大刘村:多元发展助推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