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晒在马路上的麦,是洪泽农民的根小麦减产 [复制链接]

1#
新媒体自媒体招聘微信群 http://www.gssx.com.cn/fengshang/sscl/20201113/1265.html

今天早晨,网友曝光富民家园东侧有人占用道路晒谷,我开车前往拍照准备曝光,但当我看到那传统的工具和村民谈论收获的喜悦,让我发现我们不能单纯站在审判者角度去指责,马路晒谷,事有错、情可原、望协调!

————怪兽年6月5日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个特殊的假日——忙假!

这大约一个星期时间里,小伙伴们奔跑在田头河塘间,跟着家人去做农活亦或弄点田鸡肉去钓龙虾,当然记忆最深的是田间的“场”!

“场”是村里田头那片平整的空地,收割好的麦秆按家庭区域放置,然后一个拖拉机头牵引着小石石磙绕圈把麦粒压下来,那轰隆隆的场面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脱粒后收集整理出来的那一袋袋粮食,是当时每个家庭的口粮和主要的收入来源。

时代变迁,城市变革,原有的村落被夷为平地,很多村民告别三间瓦房走进安置小区,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生活,同时伴随拆迁的是那一笔笔拆迁款和几套房产,年轻人很快就适应了身份转变,迅速融入了“城里人”身份,买车、做生意、逛超市、网购,甚至*博、婚外情等等,挥霍着金钱,享受着土豪生活……

但是老一辈人呢?他们如同工蚁,遵循着世世代代的传承,坚持自己农民的身份,播种与劳作是身体的本能,收获的喜悦是他们的精神粮食!平时还去工地工厂餐馆,年纪大的去做保洁环卫,无论辛苦与否都不让自己停下来,这是老一辈中国人的传统,勤奋、务实!

这20年来世界变化太大,一个传统的”农村人”实在无法跟的上节奏,他们依然习惯用老人机、依然对子女购买的智能电视束手无策……

麦子熟了,却找不到”场“了!

再也回不到年轻时的场面,一村人如同一家相互协作插秧、收割、打场、晒谷、卖稻、打拼货、出鱼塘……

没了田地的农民如同没有了*,曾经的精神支柱已经倒塌!

麦子熟了,只好自己找场“!

虽然知道城市的规矩、道路的法则,但是依然要找回自己,找回内心的满足,除非有一天,连田地都没有了,才能住手!

马路晒谷隐患多多,轻者导致路人滑到受伤,重者汽车刹车失灵发生车祸,前几年*府也在马上洒沥青来防止晒谷行为,但是几亩田的产出是“农民”的希望,是他们生活的保障!因为没有了“场”,他们才会选择平整的马路!

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晒谷的“场”,缓解社会矛盾,保障各方利益!

以下转载网络流传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