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明天(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就将实施新列车运行图。上海与青岛、盐城、连云港等城市的高铁行驶时间大幅缩短,与其他不少城市的列车也提速了哦。
从上海出发,1小时内就能到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嘉兴、海宁、杭州等地;2小时内即抵扬州、金华、宁波、湖州等;3小时内可到连云港、蚌埠、衢州、淮安、徐州、芜湖等;9小时内可到贵阳……
小布最新制作了调图后上海出发“N小时”高铁圈攻略。快来找找你最想去的地方,高铁几小时能到?
1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嘉兴、海宁、杭州等。
苏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21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古典园林:苏州的园林天下闻名,目前对外开放的园林包括沧浪亭、狮子林、拙*园、留园、网师园、退思园、艺圃等。任一处都曲径通幽,让人感叹。
水乡古镇:这里是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地区,著名的苏式水乡古镇有周庄、同里、千灯、木渎、甪直等。
太湖风光:太湖周边的景点有东山、西山、光福、穹窿山、旺山和苏州湾等,是度假的好去处。
美食
苏州是苏式饮食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苏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鱼、响油鳝糊、蟹粉蹄筋、清溜虾仁、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雪花蟹斗、樱桃肉、酱汁肉等。
无锡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28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太湖鼋头渚景区:鼋头渚风景区占地面积公顷,景区内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太湖仙岛、樱花谷等10多处景点。
灵山胜境:灵山胜境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灵山大佛高达88米。
三国水浒景区:无锡影视基地拥有大规模的古典建筑群体。如三国城内有吴王宫、曹营水寨、周瑜点将台等;水浒城内有皇宫、樊楼、清明上河街、水泊梁山等;唐城内的主要景点有御花园、华清池、唐宫等等。
美食
无锡的小笼馒头以皮薄卤多出名,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酱排骨(无锡肉骨头)也是无锡的代表美食,它肉质酥烂,骨香浓郁,咸中带甜,和清水油面筋、惠山泥阿福并列为无锡三大名产。最后还有不得不提的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白鱼),做法多为清蒸白灼。
常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44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中华恐龙园:中华恐龙园现有七大主题区域、五十多个极限游乐项目、每天十多场各种风格的主题演出。
淹城春秋乐园:在这里你能与诸子百家“亲密接触”,可以在市井商街体验春秋时期的民俗文化生活,还有多年历史的淹城古遗址,能让你在走进历史的同时,深入感受中国传统国学的魅力。
溧阳天目湖南山竹海: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是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景区,景区内峰峦起伏,万亩翠竹一望无垠,攀上吴越第一峰,便可将竹海全景、苏浙皖三省风光尽收眼底。
美食
常州菜常用酒糟、糖醋、生抽调味,擅长各类禽肉、水产。寨桥老鹅、溧阳菜中的“三黑三白”(“三黑”是指乌米饭、雁来蕈、溧阳扎肝,“三白”是指砂锅鱼头、白芹、白茶)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常州美食。
镇江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54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茅山景区:这里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在这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
金山景区:在这里,你能见到依山而建的金山寺,欣赏历代留下的珍贵遗迹和诸多名人雅士脍炙人口的题咏。
美食
镇江有着众多特色美食美物,“镇江三怪”之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镇江新三鲜”之刀鱼、鮰鱼、河豚,还有镇江螃蟹、东乡羊肉、茅山老鹅、丹徒世业洲红烧大鱼头、句容下蜀狮子头等都令人垂涎欲滴。
南京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59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夫子庙景区:这里是明清时期江南最大的文教中心,周围有大成殿、江南贡院、乌衣巷、王谢古居等20多处古建筑,再现了明清江南街市风貌。你可以在这体验古时书生苦读赶考的艰辛;也能去秦淮小吃城里逛逛,尝尝老南京爱吃的酒酿小元宵和鸡汁回卤干。
中山陵景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孙中山手书的“博爱”牌坊和“天下为公”的陵门。若是走得累了,不妨去近处的流徽榭小憩,凭栏眺望湖光山色,欣赏池中朵朵睡莲。
玄武湖:夏天去南京,玄武湖便是纳凉的好去处。傍晚时分,乘游船穿行于湖面上,可以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美食
南京也有很多特色美食。比如外脆里嫩的板鸭、肥而不腻的盐水鸭、香甜松软的糕团小点、被南京人视作最“硬正”早餐之一的牛肉锅贴等。
嘉兴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27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乌镇景区: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乌镇有特色的地方不少,宏源泰染坊、三白酒坊、布鞋坊、江南百床馆、古戏台、老邮局、木雕馆……踏着青石板,在小街巷走一走,偶尔享受下慢生活也是不错的体验啊。
南湖旅游区:南湖是著名的革命圣地。主要的景点有:月河街区、环城河、南湖革命纪念馆、芦席汇等。
美食
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美、咸甜适中而著称,按传统工艺配方精制而成,选料十分讲究。
杭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45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坐游船:杭州是座水做的城市,钱塘江、西湖、西溪……到了杭州,怎能不坐一回游船~
逛老街:杭州老街首推清河坊,这里集民俗、传统手工艺、美食于一身。此外,杭州的运河老街、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小河直街、胜利河美食街等等,也都是古色古香的老街。
游湿地:西溪湿地是杭州的城市绿肺,交错纵横的水网和丰富的生态,让喧嚣的城市与这里隔绝。关掉手机,合上电脑,摇晃在湿地的摇橹船上,可以慵懒一个下午。
美食
杭州的美食历史悠久,片儿川、猫耳朵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久负盛名的杭帮菜也是不能错过的,西湖醋鱼、东坡肉、干炸响铃、龙井虾仁、老鸭煲……这些都是杭帮菜系中的名菜。
2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扬州、金华、宁波、湖州、合肥、盐城、南通、绍兴、泰州、湖州等。
扬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43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瘦西湖风景区: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扬州古城的西北部,面积.32公顷,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以其悠久丰富的人文景观、秀丽典雅的自然风韵,成为古今中外宾客纷至沓来的著名游览胜地。
何园:在这里,你能看到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欣赏其独特的造园手法和园林美景。
美食
所谓“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说的扬州闲适的生活。扬州是淮扬菜系的发源地之一,无论是体现厨师刀工的扬州“三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还是大煮干丝、虾籽饺面等街头美食,都值得细细品尝。
宁波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41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五龙潭风景名胜区:五龙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是距市区最近的山水型生态旅游区,是一处以溪流飞瀑、怪岩险峰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其主要景点有:龙潭飞瀑、青云梯、水门瀑等。
宁波鼓楼:鼓楼,是宁波市唯一仅存的古城楼遗址,也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之一。古时鼓楼设有报时的刻漏和更鼓,日常击鼓报时;战时侦察瞭望,还负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
美食
鱼米之乡是宁波,资源丰富特产多。宁波的特色美食有哪些?读读下面的顺口溜就知道啦!
宁波物产篇
碧绿苔条小方烤、金针木耳炖蹄髈;
三鲜肉丸蒸蛋糕、还有鸭汁芋艿汤;
阔板鲫鱼葱烤烤、长脚河虾油爆爆;
宁式鳝丝要生爆、头水乌贼剥皮烤;
泥螺蟹酱龙头烤、蚶子蛏子加蛎*;
大大圆蛤炖蛋汤、臭臭冬瓜回味好;
冬笋肉丝炒小炒、腌笃鲜来砂锅煲;
新风炝蟹起红膏、弹门鲜蟹只只壮;
咸菜*鱼放大汤、冰糖甲鱼有名望。
宁波糕点篇
麻糍青团小王糕、碱水粽子箬壳包;
糯米细沙加八宝、地菜马兰炒年糕;
宁波汤团味道好、猪油芝麻加白糖;
又甜又糯白如霜、团圆甜蜜福气到。
合肥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51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安大南门-三河古镇:三河古镇是众多骑行爱好者的骑行乐园,沿途路况较好,你可以欣赏农家风光,特别在春天里骑行,感受万物复苏,美不胜收。
三国遗址公园:合肥三国遗址公园风景秀丽、文化气息浓厚。
冶父山:冶父山位于合肥市庐江县,处于安徽省“两山一湖”*金旅游线上,景区由三百六十四峰组成,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美誉。
美食
合肥菜代表菜品有臭干炒千张、庐州烤鸭、包公鱼、李鸿章杂烩、逍遥鸡、三河米饺、肥西老母鸡汤、吴山贡鹅等。
盐城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44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中华麋鹿园:蓝天如碧,空气清新,珍禽祥集,异兽奔腾。30余种国家级保护动物与湿地,构成了一个原始古朴,奇异斑斓的自然王国。
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在这里,您可以欣赏翩翩起舞的丹顶鹤,观看万鸟群集的壮观景象,倾听一个真实的故事,遨游于鸟类的王国,沉浸于大自然,欣赏美如画的风景。
条子泥景区:条子泥景区总面积约50万亩,是东亚澳大利亚西岸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此时的条子泥,万鸟翔集、盐蒿火红。
美食
盐城八大碗按食材又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三八二十四珍,分别以“燕窝席”“鱼翅席”“土膘席”为名,其中“土膘席”最为常见,主要有:头道菜、猪肉类、禽类菜、海类菜、羹类菜、蛋品菜、畜牧菜、水产类各一道,即鸡鱼肉蛋、河鲜海味俱全。
薄薄的面皮,一侧蘸着香油烤,是酥脆;一侧打上鸡蛋,加上葱花,是鲜咸。鸡柳、五花肉、鱿鱼、火腿肠、豆腐、蔬菜……你所有想吃的,都可以包容在这看似简单的鸡蛋饼里。加上荤菜,酥脆面皮咬开是细嫩肉味;加上蔬菜,清甜口感舒缓着面粉的干涩;加上油炸食品,一个字,就是香!
南通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4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濠河风景名胜区:濠河位于主城区的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公顷,历经10多年综合整治,陆续在*金地段建设了濠东绿苑等一批亲水生态绿地,今日濠河已成为城市中心的生态大公园。
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位于崇川区通刘路号,园区总占地面积余亩,拥有车行观赏、步行观赏以及船行观赏三种游园模式。园内汇集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珍稀动物余种,近头(只)野生动物。
美食
油馓子是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的传统美食。色泽金*、酥香松脆的油馓子做法多样,味道独特,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焖狼山鸡被誉为世界八大名禽之冠的狼山鸡,体态雄壮,行动活泼,昂首翘尾,英姿勃勃,是群鸡中独领风骚者,其肉经专家鉴定,是禽类中最鲜美者。
绍兴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13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东湖:东湖景区位于绍兴城东箬篑山麓,被誉为江南的“山水盆景”,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
西施故里:诸暨人杰地灵,自古皆然。西施故里古迹群位于诸暨市西施故里风景区,由西施殿、浣纱石、四眼井、郑氏宗祠、范蠡祠、松源堂、长寿堂、鸬鹚湾5号民居、鸬鹚湾9号民居等9处不可移动文物组成。
美食
“十碗头”的味道就是绍兴的味道。因为菜肴数量为十,并用碗装盛,所以叫做“十碗头”,一般采用八仙桌,八人一桌。
泰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46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景区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优越,生物类型多样,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麋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白枕鹤、白鹇等等。
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由“三绝奇才——郑板桥”、“楚水流长——兴化简史陈列”、“范仲淹纪念馆”等6个固定陈列展览展示区和2个临时展厅、江苏省文保单位李园、兴化县署、四牌楼、城内东大街古建筑群及四牌楼文化广场组成。
美食
孤山镇桑木桥羊肉的肉质肥嫩、鲜而不膻、肥而不腻。这里的羊肉汤质地浓稠,羊肉酥烂,羊肝很嫩,烤羊腿很香。
溱潼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物产丰饶,以其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名扬天下。溱潼八鲜分别是:簖蟹、甲鱼、银鱼、青虾、水禽、螺贝、溱湖水蔬、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为青鱼、白鱼、鲤鱼、鳜鱼,“小四喜”为昂刺、旁皮、罗汉、鲹鱼)。
湖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51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控规区域40.5平方公里,交通四通八达,集湖、山、泉、洞、湿地、千年古刹等众多旅游资源于一地,天然地成为湖州这座城市的主角。
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灵峰度假区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52平方公里,拥有灵峰寺、竹博园等20余个休闲项目。
美食
丁莲芳传统千张包子选用纯精腿肉,配以干贝、开洋,用千张(百叶)精制而成,有肉嫩不腻、松软可口、芳香振食的特点。丁莲芳千张包子丝粉汤色白汤清、油而不腻、鲜味绵长,配上特制辣油,米醋等调味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金庸在小说里多次提到的湖州粽子就是它,外形是长条的四角形,以洗沙甜粽和鲜肉咸粽最出名。甜粽中特制的玫瑰细沙,乌黑油亮,味甜而糯;咸粽精选腿肉切成条状分布全粽,首尾均有馅心,味鲜而香。
3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淮安、蚌埠、衢州、徐州、马鞍山、芜湖、连云港、济南等。
淮安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19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周恩来故里:这里你能见到四面环水,清波荡漾的周恩来纪念馆。纪念馆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由主馆和辅馆两部分组成。此外,还有岚山诗碑、海棠林、海棠路、樱花路、五龙亭、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
漕运博物馆:漕运博物馆坐落于淮安漕运广场内漕运总督署遗址附近。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是年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漕运博物馆建与漕运总督署遗址相整合,向世人完整地展现漕运古迹和历史。
美食
淮安的美食非常多,比较著名的有:平桥豆腐羹、淮安茶撒、捆蹄、洪泽小鱼锅贴、盱眙龙虾等。
徐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8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云龙河景区:云龙湖东靠云龙山,西依韩山。南偎泉山、珠山。三面环山,一面临城。
徐州汉文化景区:集“两汉三绝”为一体,是国内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
窑湾古镇: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美食
徐州风味的代表有:①地锅鸡。鸡肉鲜嫩有口感,锅边热腾腾的小饼,劲道入味比鸡肉还受欢迎;②饣它(读shá)汤。同其奇特的名字一样,这种羹汤味鲜香醇,口味独特;③此外,烙馍馍、蛙鱼、把子肉、蜜三刀、跌喽龟儿(就是“知了”)等也都是徐州人才懂的当地美味。
芜湖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26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方特旅游区:芜湖方特旅游区包含4个主题乐园(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水上乐园、方特东方神话)。
马仁奇峰森林旅游区: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境内,以奇峰、奇壁、奇柱、奇洞、奇屋、奇树为代表。景区内的主要项目有“天下第一福鼎”、“红色收藏馆”、“地质陈列馆”、“人祖山文化园”、“远古部落文化村”等。
美食
芜湖人最爱吃虾仔面,质量和细节一如既往的讲究。在当地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山芋粉烧肉、长江鳜鱼、臭干子等。
连云港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9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花果山风景区:花果山集山石、海景、古迹、神话于一身,景色神奇秀丽,文化底蕴厚重,景观特色鲜明,具有迷离神奇的色彩。
桃花涧景区:桃花涧景区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是国内著名的以观赏原始岩画、石刻艺术和自然风景特色的山间园林和旅游胜地。
美食
连云港的代表美食有花果山风鹅、葛藤粉、沙光鱼、赣榆煎饼、灌云豆丹等。
济南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9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趵突泉:趵突泉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在趵突泉的周围还散布有金线泉、漱玉泉、白云泉、登州泉、杜康泉等三十多个名泉,它们构成了济南四大泉群之一的趵突泉泉群,也构成了景区中的诸多景观。
大明湖:到济南,不到大明湖,非游也。人们喜欢它,是因为这里四季分明,春夏秋冬,美不胜收;这里神秘有趣,传说故事,动人心弦。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现、蛙不鸣,大明湖的这“四大怪”,由来已久。
美食
油旋这一济南名小吃,外形似螺旋,表面油润金*,一股浓郁的葱油香气从中空的旋纹当中散发出来,香气扑鼻。
九转大肠选用大肠里的最尾段,火候刚好,浓稠的汁水,外皮酥脆,内里软嫩,色泽红润,兼有酸,甜,香,辣,咸五味,鲜香味美。
4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温州、武汉、郑州、福州等。
温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3小时11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雁荡山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雁荡山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
楠溪江:悠悠三百里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以水美、岩奇、瀑多、村古、林秀而名闻遐迩。
美食
比较有特色的瓯菜佳肴有:马铃*鱼、顺溪*年糕、炸蛏子筒、蒜子鱼皮等。湖岭牛排、楠溪麦饼、矾山肉燕、陡门头灯盏糕、文成*坦糖、温州冻胶等则都是当地有名的小吃。
武汉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3小时30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昌东郊,湖面为33平方公里,依自然环境开辟为6个游览区,有行吟阁、水云乡、听涛轩、濒湖画廊、屈原纪念馆、橘园以及湖心的湖光阁等景色,别有一番情趣。
*鹤楼:*鹤楼濒临长江,雄踞蛇山之首,登楼远眺,极目千里,俯瞰江汉,气势磅礴,历代文人骚客都来此吟诗作赋,讴歌其壮丽景观。
美食
武汉著名的小吃为三鲜豆皮、汤包、热干面、烧麦、牛肉豆丝、煨汤、糊汤粉、面窝等。著名的美食街区有武昌户部巷、*陂好吃街、汉口吉庆街等。
5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北京、长沙、青岛等。
北京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4小时18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米,东西宽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故宫博物院: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美食
烤鸭是享誉世界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被誉为“天下美味”。
羊肉有很多吃法,但在北京,吃羊肉的最好方法莫过于铜锅涮肉。百年老店的涮羊肉,大铜锅,旺炭火,上乘的羊肉入口鲜嫩。
长沙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4小时23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岳麓山·橘子洲:橘子洲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橘子洲上生长着数千种花草藤蔓植物,其中名贵植物就有种。有鹤、鹭、鸥、狐、獾等珍稀动物。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气候湿润宜人,是花果生长的最佳区域。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藏品达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并以此打造了6个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的基本陈列。
美食
湖南臭豆腐又称臭干子,是湖南长沙市地方传统名吃之一,源自长沙原汁原味的臭豆腐,其色、香、味俱佳,外酥里嫩,清香可口。
糖油粑粑是湖南长沙市的地方传统名吃,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但其制造工艺精细讲究,有特殊的制造过程。新鲜出锅的糖油粑粑金*脆嫩,甜而不浓,油而不腻。
青岛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4小时54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的崂山区,距市中心40余公里。它耸立于*海之滨,气势雄伟,山海紧错,岚光变幻,云气离合,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名山,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美食
香酥鸡是鲁菜的特色菜之一,选用高汤蒸熟的母鸡制作而成,需将母鸡去骨留皮,鸡肉撕成长条,拌以盐、香油、味精,用蛋清、淀粉、白面、油炸而成,食用时蘸椒盐。
“流亭猪蹄”具有鲜亮的色泽、清爽的味道、软糯的口感。而诸多流亭猪蹄中,又以周氏流亭猪蹄为首,有食客曾以“猪蹄开锅天下流口水,周公吐哺九州赴城阳”来形容周氏流亭猪蹄。周氏流亭猪蹄制作技艺被列入青岛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厦门、西安、石家庄等。
厦门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5小时17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厦门游玩的热门景点多集中在思明区:鼓浪屿、中山路、厦大圈(厦门大学、南普陀、白城沙滩、环岛路、顶澳仔等)、曾厝垵等。
美食厦门中山路步行街主要是以闽南特色文化的美食和小吃为主,比如沙茶面、海蛎煎、钵仔糕,烧仙草,关东煮等等。
西安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5小时53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西安著名旅游景点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等。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宫、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
美食
西安美食有牛羊肉泡馍、肉夹馍、甑糕、凉皮、等等。
7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广州等。
广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6小时51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白云山风景区: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主要景点包括:麓湖公园、云台花园、鸣春谷、摩星岭、明珠楼、云溪生态园等。
长隆旅游度假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内的主要景点有:欢乐世界、野生动物世界、水上乐园、国际大马戏、飞鸟乐园等。
美食
都说”食在广州“,广州似乎遍地都是美食,肠粉、虾饺、云吞面、牛三星、啫啫鸡、牛脷酥、鸡仔饼、马拉糕、流沙包……寥寥数语不能细数,大家还是看图吧!
9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贵阳等。
贵阳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8小时20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天河潭风景区:天河潭风景区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境内,景区内有宽米的钙化滩瀑布;龙潭洞内则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喀斯特景观。景区附近还能看到民族村寨的石板建筑,颇有农家风情。
百花湖风景区:位于贵阳西北郊,距离市区约22公里。景区总面积83平方公里,湖中分散着大小岛屿多个,以岩溶地貌和湖光山色自然景观为主,这里水质清澈,山石鳞峋。因酷似桂林漓江风光,故有“小桂林”之称。
观凤台:下临南明河,又名观象台。亭阁在山上,登阁可览贵阳全景。
美食
恋爱豆腐果是贵阳有名的风味小吃。它的主料是切成长方形小块的白豆腐,特点是外脆内嫩、咸辣爽滑。贵阳街头还有一种常见小吃叫“丝娃娃”,就是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中,卷入萝卜丝、折耳根(鱼腥草)、海带丝等,吃的时候配上调料,酸辣爽口,开胃健脾。此外,贵州的肠旺面和苗族特色菜酸汤鱼,也值得一试哦。
11小时内高铁圈
可到昆明、兰州等。
昆明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0小时41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石林景区:石林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范围达平方公里。石林风景区以“雄、险、奇、秀”著称,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
昆明世博园:世博园主要由5个场馆、7个专题展园、34个国内展园和33个国际展园组成。园内每天有专项演出、花车巡游、环幕电影等活动。
美食
昆明的特色不止过桥米线和汽锅鸡,炸洋芋、葱油粑粑、烧饵块等,街头美食在当地同样拥有很高人气。此外,若是想买伴手礼,鲜花饼、云腿月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兰州
高铁最快运行时间:10小时31分钟
部分车次信息
美景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吐鲁沟、石佛沟;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西湖公园、滨河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
美食
兰州特色美食有:兰州牛肉面、特色烤全羊、甜醅子、酿皮子、灰豆子、等。
!
相传,潞水境内的露岭是炎帝神农氏榆罔的封地。潞水及其周围地区因此又被称为“神农故地。”《潞水乡志》(年12月出版)引《史略循蜚记》说:*帝杀蚩尤,封榆罔于露。又引《湖广通志》云:*帝次子少昊金天氏葬茶陵露水。“潞水”一名即由这些记载而来,中间经由了由“露水”演变为“潞水”的过程。
露岭,潞水人称之为“露里坳”,与杨柳仙、天堂山(一说叫天子山)相连为一体。山脉西侧为攸县凉江乡,南段与虎踞茶涧相连,东侧即潞水镇,是大元村的主要林地所在地(但其中大部分属国营云阳林场)。露岭在颜氏族谱中记为“鹭岭”,如果单指一座山,露岭就是“露里坳”;如果指一个小山系就是包括露岭、杨柳仙、天台山等山脉在内的山系。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一个叫“露岭”的小山系,它是武功山的一个支系。潞水河的五大支流有四大支流发源于这个小山系,其中又以发源于露岭山麓公彦龙的洋田江、发源于天台山茅叶龙深涧中的潞溪为两大主要支流。在谱牒记载中,潞水河多记为“潞溪”、“潞水溪”。潞水河是潞水方言区内唯一的河流,它发源于露岭这个小山系故而称为“潞水”。潞水河流经潞水地区,故而人们把这个流域称为“潞水”。一句话,“潞水”之名是因河而得的。所以,几乎是所有的谱牒都把潞水这个地方称为“潞溪”(如颜氏族谱称其先祖“徙居潞溪”)。
《酃县志》载:“茶陵睦乡有潞水溪,相传炎帝卜葬于此,弗吉,乃归栖鹿原。”酃县即现在的炎陵县。酃县因“邑有圣陵”,于年改名为炎陵县。这个记载与潞水的一个民间传说完全一致。民间传说,炎帝神农氏死后,决定安葬在封地附近的天子山,坑挖好后,发现坑下有溶洞,坑底是空的。风水先生阳丙吉认为这样就“破气”了,炎帝神农氏安葬在这里会走了“龙脉”。于是,大家决定把炎帝神农氏的灵柩南迁,安葬在另一个风水宝地鹿原坡。这就是现在的炎帝陵。这个原本打算安葬炎帝的地方即天堂山。天堂山是潞水镇最大的山,也是农元村的主要林地。因为这个传说,潞水民间又把它叫做“天子山”。民间称炎帝神农氏为“神农皇帝”、“神农天子”,“天子山”,意思就是安葬神农天子的山。一部分老人甚至还能清楚地说出那个原本打算安葬炎帝神农氏的古坑位置。
说到这里,似乎有太多的问题必须一问了,至少有这么两个问题要说清楚:炎帝神农氏和榆罔是什么关系?榆罔为什么会来到潞水这个地方?
先来说一说炎帝神农氏这个称号的问题。以一个人生平的功业来给人命名,这大概是古人的一个习惯。“轩辕”的原意是指车辕。王逸在注释《楚辞·远游》时说:“轩辕,*帝号也。始作车服,天下号为‘轩辕氏’也。”又,《太平御览》卷七七二引《释名》云:“*帝造车,故号轩辕氏。”据此,王子今先生推测,这样的称谓“暗示交通方面的创制,很可能是这位传说中时代的部族领袖诸多功业之中最为突出的内容之一。”“神农氏”一名也是这样而来的。《白虎通·号》云:“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话告诉我们:神农之所以称为“神农”,是因为他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过重大的发明创造,使人民深受其益。至于“炎帝”这个称号,则与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有关。古人把这个学说与南方地理上的气候特征结合起来,于是,衍生了“炎帝”这个称号。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以后,成为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即“帝”,南方的“帝”。南方有炎热的特点,五行属火,所以,就称之为“炎帝”。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有许多纪念、敬仰炎帝的遗迹和传说,乃至民俗,对此,赵世超先生在《阴阳五行学说与炎帝文化的南迁》一文中用五行学说作了解释:南方丙丁火,气候炎热,与火的特征相似,“把炎帝配成了南方之帝,所以南方才出现了炎帝崇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易》云:“炮牺氏没,神农氏作……以火承木,故为炎帝。”蔡邕《独断》云:“木生火。宓牺氏没,神农以火德继之。”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这是阴阳家将阴阳五行理论推广到*治领域,以阴阳消息、五德终始理论解释远古时期的帝王及后世的王朝前后更替现象的结果。
那么,炎帝神农氏与榆罔是什么关系呢?还得先说一些“题外话”。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这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常识。但在历史上,神农氏与炎帝的关系似乎一直是个悬案。一种意见认为两者并非一人。司马迁的《史记》没有明确表述这种看法,但是,对此是有所暗示的。《史记·封禅书》引管仲的话说:“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管子是最早执这种理论的(语见《管子·封禅》,文字与《史记·封禅书〉相同。)后来,崔述《补上古考信录》则直言:“神农非炎帝。”但是,似乎是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种主流意见认为神农氏和炎帝是同一个人。许多文献资料对此作了解释,比如,王符在《潜夫论·五德志》中说:“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基于这种认识,部分文献资料还特意记载炎帝神农氏所传的世系。但是,文献资料在叙述炎帝神农氏所传世系时,有“八世”与“十七世”、“一百二十年”与“五百二十岁”之异。《春秋命历序》说:“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这八世即《帝王世纪》所说的:“神农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听谈(又作听祓)。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世,及轩辕氏。”《吕氏春秋·慎势览》说:“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七世就是五百一十年,与前面所说的“五百二十岁”相符。但是,这样的记载难以磨合之处也很明显:到底是“八世”还是“十七世”?是“一百二十年”还是“五百二十岁”?神农真的“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吗?“八世”怎么可能“合五百二十岁”呢?对此,何光岳先生解释说,可能,《帝王世纪》所说的这八代只是神农氏也即炎帝氏族部落系统中较杰出的八代首领,他们的功业被自己的部落后裔传诵着,所以,他们的名字才流传下来,而其余的几代,他们的名字则可能不为人所传记了。至于这八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他们在农耕文化史上的重大发明创造而来的。比方说,帝榆罔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他发明了在农田周围广植榆树以防风灾和动物践踏庄稼这种耕作技术而来的。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不符合中国人祖先崇拜情结的传统:祖先的后代是不会轻易忘记祖先的名字的。至于“一百二十年”这种说法,目前似乎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可能,这至少是两代神农的在位时间或年龄。
还得来说一说炎帝神农氏这个称号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两个称号呢?文献资料似乎对此已作了解释。王符说:“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世本·帝系篇》云:“炎帝身号,神农代号。”《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始教农耕,故号神农氏。”《易》云:“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这些解释固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似乎仍然是“语焉不详”,缺少具体可感的信息。比较而言,何光岳先生的解释应该是最为具体的,因而也较为合理。他解释说: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个氏族的前后两个不同时代的首领名称。神农氏这个名称在前,氏族首领叫神农氏,氏族以首领的名称命名,也叫神农氏。后来,这个部落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叫炎帝,或者说,南迁以后,这个氏族部落的首领改称炎帝,同样,人们也以他的名字来作为氏族部落的名字,这个氏族改名为炎帝部落。这样两个时代的其他首领都沿用神农、炎帝这样的称号,所以,炎帝神农氏这个称号和氏族部落世代也就流传延续了八代或十七代,达一百二十年或五百二十年之久。但是,这种解释至少与《逸周书·尝麦》等古籍的记载不一致。看来,对这样的问题还是存疑为好。
我们现在不妨以何光岳先生的解释为据来说炎帝神农氏与榆罔的关系:榆罔是炎帝神农氏这个氏族部落系统中的第八代首领,一个杰出的首领。因为他在农耕史上的重大贡献,而在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系统中的众多首领谱牒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么,这个叫榆罔的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首领为什么来到潞水呢?
先来看一看文献资料。《史记·五帝本纪》对此透露了一定的信息。司马迁写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帝。”这些记述暗示了这样的信息:
其一,*帝轩辕氏部落崛起的时候,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开始走向衰落。这时,这个氏族部落已无能力控制其它氏族部落,最终因为一系列的内忧外患而逊于*帝轩辕氏部落。从此,*帝轩辕氏取代炎帝神农氏而为天下共主。
其二,在*帝轩辕氏取代炎帝神农氏的过程中,内*方面,*帝轩辕氏经过了“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的励精图治;外交方面,*帝轩辕氏有过“抚万民,度四方”的努力,还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这样的重大战事。
其三,阪泉之战可以说是炎帝神农氏反*帝轩辕氏取代天下共主地位的反击战。这场战争之后,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与*帝轩辕氏氏族部落之间是什么关系?*帝轩辕氏征蚩尤的涿鹿之战时,有过“征师诸侯”的外交、*事活动,这项活动中的诸侯是否包括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还有,蚩尤与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是什么关系呢?这些信息很有弄清楚的必要。
一般的历史书籍认为,蚩尤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中的成员。他趁自己的氏族部落在阪泉之战中大败,大伤元气的时候,发动内乱并打败自己的首领,一度取得了氏族部落的领导权。可能,蚩尤是个鹰派人物,不甘于被*帝轩辕氏打败的命运,有过整兵再战*帝的举动,这就是涿鹿之战。所以,*帝轩辕氏部落乘机与既吃了败仗又大权旁落的炎帝神农氏联合,在涿鹿大败蚩尤。对此,《逸周书·尝麦》做了明确的记载,原文是这样的:“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帝,执蚩尤,杀之于中翼。”很明显,前面所说的“帝”,应该是*帝,后面所说的“赤帝”应该是炎帝。这些记载基本上可以解释上述疑难问题。还有一些记载认为,与*帝轩辕氏合作打败蚩尤的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首领就是榆罔。清代大学士傅恒、刘统勋、尹继善主编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之一·轩辕氏》载:“蚩尤好兵喜乱,作刀戟大弩以暴于天下,兼并诸侯,攻炎帝榆罔,榆罔逊居涿鹿。”《吕氏春秋·慎势览》载:“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至榆罔失。”这些记载明确的告诉我们:与*帝轩辕氏进行阪泉之战的,以及后来与*帝轩辕氏联合,在涿鹿之战打败蚩尤的都是炎帝神农氏榆罔。这说明炎帝神农氏到榆罔时代,至少在北方地区,已是彻底衰落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榆罔可能应该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在北方地区的末代首领。
衰落的榆罔及其氏族部落到哪里去了?《史略循蜚记》载:“榆罔名参卢,居空桑。尤居之,乃封榆罔于路。路,露也。”就是说,榆罔被蚩尤打败,原来的居地被蚩尤占了,流落到“路”这个地方,*帝轩辕氏便卖了顺水个人情,“乃封榆罔于路”,“路”也叫做“露”。《路史》也有类似的记载:*帝轩辕氏封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
我们假定这个“路”或“露”指的就是以露岭为中心的潞水镇,这些记载也就暗示着衰落了的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在榆罔的领导下,已经南迁到湖南茶陵这个地方了。至于说*帝轩辕氏封榆罔于潞水的露岭,似乎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顺水人情。
《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有圣德,继无怀氏之后,以火承木,住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作五弦琴,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又曰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一曰魁隗氏。是为农皇,或曰炎帝。时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帝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看来,炎帝神农氏南迁途中,还有过勤修内*的努力,并取得了招抚夙沙氏这个氏族部落的重大外交成果,而向南迁徙的路线,则是由北方的姜水流域(今陕西宝鸡市附近)迁至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即“陈”这个地方),向东迁徙的方向则是由河南开封附近迁至今山东省的曲阜(即“营都于鲁曲阜”)。
这样的迁徙并不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的终结。《水经·漻水注》说:漻水西经历乡,“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水北有九井,《书》所谓:‘神农即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历乡即湖北省随县的历乡,这个记载说明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又由河南省南迁到了湖北省。《管子·轻重》云:“神农种五谷于淇田之阳”,这个“淇田”据说就是今湖南省宜章县的骑田岭。又王应章在《嘉禾县学记》中解释嘉禾县得名的原因时说:“嘉禾,故禾仓也,炎帝之世,天降嘉种,神农拾之以教耕作,于其地为禾仓,后以置县,徇其实曰嘉禾县。”又《衡湘传闻》中说:神农氏之裔“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来山”。《明一统志》说:“耒水出郴州之来山”。这些记载又说明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又由湖北省继续南迁到了湖南省。今湖南的宜章、郴州、嘉禾、耒阳、安仁、茶陵、炎陵诸县多炎帝神农氏的遗迹和传说,大概就是因为这样而来的。这大概也是榆罔氏之所以到潞水的原因。
据文献资料记载,湖南境内似乎应该是这个氏族部落南迁的最后一站。其原因,据何光岳先生考证,大概是这样的:南迁的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历经唐、尧、夏、商数代,都处于南方江汉流域之间。到周初,*帝轩辕氏部落的姬姓周朝势力向南方渗透扩张到了江汉流域,并将其亲族随、唐、蓼、蒋、聃、曾等侯国分封到这里。这样,原来迁徙到这里的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的生存便受到了周朝威胁,因此,不得不继续南迁到湖南境内了。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这也就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的原因和路线的问题。但与此有关的其它几个问题仍然有交代的必要。
第一、这个氏族部落南迁的过程中,有过什么重大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活动呢?从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这个氏族部落在历史上标志性的文化成就就是农耕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因此,可以肯定,把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推广到南方,这是这个氏族部落的南迁过程中的重大或主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上活动之一。其它如医药文化的创制、商业文化的创制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无须赘述。
第二、方国的建立问题。这本来应该归之于前一个问题的范畴来讨论,只是因为这个问题似乎历来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有必要单独立为一项来讨论。其实,前面所引《帝王世纪》中的记载似乎对此有所暗示,“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在山东曲阜“营都”了,自然也就有了方国。何光岳先生从姓氏源流的角度考证,考察了我国一百来个姓氏的来源,认为历史上这一百来个姓氏都是由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及其后裔演变而来的。这些姓氏,至少在商周时期分建了很多国家,即方国,比方说,吕氏之后的吕尚,即姜子牙建立了齐国。当然,这样的国家应该是诸侯国了,或者说,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的后裔在周朝受封的诸侯国,而不是宽泛意义的方国了。杨向奎先生的《论“以方以国”》一文对此作了系统的考证,认为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在向南迁徙过程中及迁徙后,确实建立了一些方国,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申、吕、齐、许诸国。“申吕文化即属于炎帝一支,炎帝姜姓,申吕是其后裔。”“申先楚后而王,本为一族,疆界相接,后申衰而楚继之称王,逐渐申楚为一,而申在*治、文化上实为楚之核心。”这四个方国中的申、吕均在今河南西南部,许在河南许昌,只有齐在今山东省,处在北方地区。这个问题的厘证给我们的暗示是:方国的建立,有可能扩大到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联盟的范围,即这些方国也可能对外打着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这个旗号,他们的首领也以炎帝神农氏自称。
第三、南迁的部族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的本系还是支系?这实际上牵涉到了榆罔和湖南、潞水的关系这个细节问题了。文献资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能联系某些资料及炎帝神农氏在南方的遗迹、民间传说来作一些推测。《水经·漻水注》记载的这个遗址和传说与陕西歧山姜城堡神农庙和九圣泉的遗址和传说相同。这说明湖北省随县历乡的神农诞生地,应该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之后一个袭称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的诞生地,因为同一个人不可能在两个地方诞生。有专家考证后认为,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途中,炎帝神农氏的臣属重黎(即祝融氏)曾定居于今河南滑县东的北楚丘一带,其后裔又徙居湖北、湖南,今湖南炎帝陵(即炎帝县的炎帝陵)安葬的很可能就是其中一支部族的首领。这就是说,这个部族南迁的,既有部族的本系,又有部族的支系,乃至于臣属的方国部众。
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历时悠久,部众庞大,工程繁浩,当他们最终迁徙到湖南境内的时候,要问它的领导人是谁,特别是作为这个庞大、复杂的部族的唯一共主的首领是谁,这实在是不可能可以得知的事情。《史略循蜚记》所载及民间传说记载说是一个叫榆罔的人到了潞水,这个具体到了某一个人的说法,应该可以断定是不确切的。榆罔这个名称,似乎以笼统的“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及其部众”来代替更为准确一些。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的南迁,不可能确切说是由哪一个人领导的,由哪一支哪一派参与的部族迁徙。但是,可以肯定,这是以炎帝神农氏为载体、以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史前南北文化交融史。
现在应该“言归正传”,说一说炎帝神农氏与潞水的关系了。但还得说两句题外话,算作一份“申明”,这实际上还是我在前面说的、必须交代清楚的一个问题:炎帝神农氏与潞水的关系,应该首先置于炎帝神农氏与历史上的茶陵(即古茶陵地区,包括现在的炎陵县在内)的关系这个大背景中来谈。
关于炎帝神农氏与历史上的茶陵的关系,在文献资料记载及民间传说中都是有据可依的事情。
罗泌的《路史﹒后记》云:“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明一统志》云:“古炎帝陵在县西三十里。”《茶陵州志》载:“炎帝葬茶流传已久,自宋置酃县,炎陵在望也。”至于前面所引的《酃县志》的记载,更是把文献资料与民间传说合而为一了,并且,它还把《明一统志》的记载具体化了:现在的潞水镇的确“在县西三十里”这个位置(应该是讲潞水镇通往县城的古道)。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罗泌的记载告诉我们,茶陵因炎帝陵而得名。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两个问题:“茶乡之尾”在哪里?“茶乡之尾”的炎帝陵与炎陵县的炎帝陵是不是同一个炎帝神农氏的陵墓?
茶水是今茶陵县境内洣水的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今秩堂乡景阳山,即《茶陵州志》(清嘉庆版)所说的“茶山”。茶水流经高陇纳岩水、芝水、白水,经火田合芙水、贝水,经腰陂汇潞水、尧水,由此向南经洣江到旧县城北门归入洣水。地理区域上的茶乡因茶水而得名,指的是茶水流域,大致包括今天的秩堂(含小田)、高陇(含湘东)、八团、火田、腰陂、潞水、思聪、洣江等乡镇。这是广义的茶乡。早在五代时期,今秩堂乡毗塘村龙头境内的茶水左岸就建有龙王庙,当地人称之为茶江里庙。据此,茶江里庙周边地区的今高陇镇龙集、光泉两村及秩堂(含小田)乡,又合称茶乡。这是狭义的茶乡。因此,直到现在,像潞水镇这些地方的许多老人还称八团、火田、高陇(含湘东)、秩堂(含小田)为“茶乡”,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三八区”。在今秩堂(含小田)乡的合户村中和堂还能看到岳飞的题词石碑(文字为“墨庄”),碑文后的跋中有“茶乡”之名。另外,在狭义的茶乡地区,自古至民国期间,道士刊布的文书和口头文词中,均有“长沙府茶陵州茶江乡”的文字。这些都可以说是狭义的茶乡存在的证据。明洪武二年,今茶陵县分为西阳、睦亲、茶陵、衷鹄四个乡,其中的茶陵乡又简称茶乡。这是行*区划意义上的茶乡,这个“茶乡”大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八区(火田镇芙江以下属睦亲乡。睦亲乡又写作“睦乡”)一致。
在汉语词典中,“尾”原本指动物的尾巴,比喻事物的末端,或者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现在的潞水镇(潞水方言区)自宋代以来一直属于睦亲乡之永居里,至清代顺治十二年,改里为都,潞水镇(潞水方言区)又属睦亲乡的上十一都。道、佛两教的冥司文书以及民间安梁文书中,均有“长沙府茶陵州睦乡”这样的文字,“睦乡”即睦亲乡。在地理位置上,它属于广义的茶乡,而又与狭义的茶乡有一定的距离之隔:中间有腰陂、火田这两个地区,属于茶乡这个地区的边远地区,或者说,不是茶乡的主要部分,称之为“茶乡之尾”是比较合适的。这个说法也与《明一统志》的记载一致。这就是说,在文献资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中,“茶乡之尾”指的完全有可能是潞水。
《湖南通志》载:“古迹曰陵墓,茶乡之墟,苍梧之野,古帝弓剑之所藏也。国家有大典,遣官祭告。”如果这个记载所说的“古帝弓剑之所藏也”的陵墓就是《明一统志》所载的古炎帝陵的话,这就暗示潞水的炎帝陵可能只是一处象征意义上的陵墓,就如同后世所说的衣冠冢。把这个推定与《酃县志》记载的资料联系起来看,这就有可能是:潞水和炎陵县两个炎帝陵安葬的是同一个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首领,前者是一座衣冠冢,后者是一座实质意义上的陵墓。正因为前者是一座衣冠冢,所以它逐渐被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的后人忽略,乃至遗忘了,祭祀渐少,乃至于无。因此,后世也就只祭炎帝陵而不礼祀这个衣冠冢了。
《茶陵州志》又载:“炎帝葬茶流传已久,自宋置酃县,炎陵在望也。”这个记载似乎又否定了上述推定,即所谓炎帝陵指的是鹿原坡的炎帝陵墓。罗苹注《路史》时更是言之凿凿的说:“今陵山尚存二百余坟,盖妃后亲宗子属在焉。”如果排除前面的推定,这样的记载就更使人难得其详了。
《宋史·地理志》载:南宋绍定年间,茶陵县隶属湖南制置使衡州衡阳郡,境内分为西阳、睦亲、茶陵、衷鹄、康乐、霞阳、常平七个乡和永安、茶陵、霞阳、船厂四个镇。清代《衡州府志》记载,南宋宁宗嘉定四年平定“黑风峒寇”罗世传之后,湖南安抚使曹彦约认为茶陵*辖区过大,地里辽远,难于管辖,建议增置郡邑,以便于控制。于是,这一年,析出康乐、霞阳、常平三个乡设置酃县,但酃县仍属茶陵*管辖。最早的《茶陵州志》修于明代嘉靖四年,《茶陵州志》记载的是“现时意义”上的炎帝陵而不是传说中的炎帝陵,即潞水的古炎帝陵,这种可能性比较大。这就是说,两种县志的记载和民间传说并不矛盾,前面这个推定仍然是有可能成立的事情。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地方的炎帝陵安葬的并非同一个人,两者可能同为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湖南境内的后裔,他们都沿袭炎帝神农氏这个称号而为各自分支的首领。
那么,断言潞水境内有炎帝陵及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的后裔有何其它证据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如同问炎帝神农氏这些后裔的去向一样,实在是无从稽考的事情。远古杳杳,古迹湮灭,叩苍天无语,问大地无声,实在是一个不可能找出确凿证据的事情。我们只能从民间传说和民间风俗习惯中捕捉历史的踪迹,以期获知映证的信息及现在与过去相遇的吻合点。
据《湖南通志》记载,今潞水镇的农元村有个叫“神堂湾”的地方,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徙居在这里,并常常翻越露岭尝草采药。农元村与这个地名有关的村庄就是“神背”,在这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神农殿。这座神农殿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据当地老人解释,神背一名的由来有两说:一是从前村庄的主体部分在壇官庙之后,二是村庄的主体部分在神农殿之后。处于某一人一物后面,在潞水方言中就是“在某人某物的后背”。这种解释大约是可信的。尽管这个解释没有直接涉及到炎帝神农氏,但还是与此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内容后面再说),《湖南通志》记载的似乎是言之有信的。另外,与神背比邻的大台村有一个叫“神堂”的地方。但这个地名似乎是确有所指的一口水塘,据一些人解释,这口水塘大而且深,经年不竭,如有神助。按这个解释,神堂这个地方似乎与神堂湾及炎帝神农氏无关了。
今农元村的大陇组(即所谓“大陇坳上”)与神背比邻。相传炎帝神农氏经常在这里采药,也在这里传授农耕技术,还在这里发明了米筛这种粮食加工工具。当地百姓感恩不尽,便把炎帝神农氏发明米筛的事迹刻在潞溪岸边一个深潭的岩壁上。这个潭就叫米筛潭。至今,米筛形象依然清晰可见。又有传说,炎帝神农氏教授农耕技术的地方就在现在的神背,百姓们为感谢炎帝神农氏的这份恩情,就把这里叫做“神背”。
事实上,神堂、神背、大陇这三个地方彼此紧邻,是一个相连一体的区域。《湖南通志》所说的神堂湾,大概是指这个区域。
在潞水清水方言区的龙溪村有一个叫“药塘”的地方。药塘指的是一口水塘,相传炎帝神农氏常在这里洗药,因此就叫“药塘”。这个地名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明末清初的一个儒生以方言中的同音字“郁”代替“药”字,将它改名为“郁塘”,但是,在方言中,这个地方地名的读音仍然与“药塘”一致。
潞水镇的狮子岩,相传为炎帝神农氏的狮毛犬晚年休养的地方。至于天子山(即天堂山)上的天子坑遗址,则前面已经讲到,这里不再重复。这些遗址遗迹可以看作是炎帝神农氏曾经在潞水活动乃至生活过的痕迹。
与潞水的腰陂镇,有一个地方叫太子坑,潞水方言称之为“坛子坑”。相传为炎帝神农氏的太子安葬处。另外,露岭南侧的虎锯镇茶涧兔子冲,还有一个叫太子坟的土堆。相传为炎帝神农氏的太子炎居在这里打猎,无意之中,从兔子受伤自救的举动中发现了一种金创药。为了找到这种金创药,炎居冻饿而死。死后,蚂蚁衔土为坟,所以称之为“太子坟”,又叫“蚂蚁坟”、“天子坟”。这些可以说是炎帝神农氏在露岭周边地区活动的遗迹。如果把视线再放宽一点的话,在古茶陵(包括今炎陵县)的其它地区,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遗址遗迹以及传说。
下面要讲述的可能是古茶陵这个大背景下,为古茶陵地区所共有的现象。
一是境内的药农,虽然师承关系不同,执有的仪轨和禁忌不同,但有两点似乎是相同的:近乎咒语而颇有神秘意味的封山、禁山或藏山的默念口诀中提到的历代本草祖师中,必有“神农”的名讳;采药时讳称镰刀、锄头这两种工具,而把前者称为“鹰”,后者称为“鹿”(或“雷公”),并且特别忌讳有亵渎它们的言行。这似乎与传说中作为医药文化开山鼻祖的炎帝神农氏有鹰、鹿两位母亲有关联。
二是境内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还盛行一种叫“踩田”的古老耕作技术,即在禾苗下田扎稳了根将要长出侧根的时候,人一手拄棍,一手配合身体协调摆动,双脚交替在禾苗根部附近来回划动,目的是划断侧根,好让主根深入泥土吸收养分(也有改为弯腰,用双手划动的,潞水方言称之为“抓田”)。据说,这种耕作技术最初是迁葬炎帝神农氏时无意“发明”的:抬灵柩的人被允许直接从禾田间路过,踩塌过的禾苗不仅没有死去,相反,长势良好,结实较多。后来,人们受到启示,就发明了“踩田”、“抓田”技术。还有一种叫做“薰草皮”的农耕技术,就是将草连同泥土挖来,经火薰烧后作为肥料入田。这被认为是炎帝神农氏引导原始先民烧畲垦荒的遗留。三是境内有“吃新”的习俗。茶陵地区的仪式是第一碗饭敬神灵,以感谢神灵赐予五谷种子。这样的神灵实际上就是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炎陵县地区的仪式是第一碗饭盛给狗吃。传说,最初的几粒水稻种子是炎帝神农氏的狮毛犬无意从天宫带来的。这个仪式有不忘狮毛犬给人间带来稻谷种子的感恩意义。四是境内迄止民国时期为止,民间为禳灾祛疫而举办的“做盂兰”,衣匠的众多纸扎中必有炎帝神农氏的纸扎神像,形象是头顶双角,手执禾蕙,名字就叫“神农皇帝制米谷”。
上述仪轨和农耕技术,以及民间习俗,都可以认为是古茶陵地区为纪念作为医药文化、农耕文化祖先的炎帝神农氏而保留下来的遗俗。我们还可以找到反映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曾经在古茶陵地区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活的文化意义上的遗存。
考察炎陵县和潞水镇的民间传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两个地方都流传着一个“井水变酒卖”的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发生地点不同,主人公却都是先穷后富再穷的酒家,并且都有贪心的特点,他们的姓名、性别不同,但炎帝神农氏这个主角相同,故事情节也大同小异,但又有彼此移接的痕迹。这个传说似乎也可以映证炎帝神农氏的活动轨迹。
最有意思的一个文化遗存就是古茶陵地区和安仁地区的壇官和壇官庙。茶陵人称它们为“石公老爷”、“石公老爷庙”。在民间,壇官是一种凶恶而且好作祟的神灵。一般的,田间地头,或者山间溪头,有一棵高大的樟树,树下有一块大而且有点恐怖的石头,前面有焚香的痕迹,或者还有矮小的房子,这就是壇官庙。关于壇官使恶作祟害人的传闻,从古到今,在潞水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多得无法统计。古茶陵和安仁地区多壇官庙,这在湖南乃至我国南方地区似乎是独一无二的现象。据传说,壇官就是安葬炎帝神农氏时守灵护丧的大小护坛人员。当初,安葬炎帝神农氏后,天帝把护丧有功的人员一一分封为各路神仙,惟独忘了封赏大小护坛人员。问题反映出来以后,天帝没办法再给他们什么封赏了,只好无可奈何的叫他们“随遇而安”,自己随意找个地方去当快活神仙。但这些人听错了:有人以为是到安仁去安身,有人以为是到有树的地方去安身。于是,在安仁和古茶陵地区的田间、地头、村庄、山间,有大樟树和大石头的地方,往往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壇官庙。这个颇有人性化的传说和神灵的存在,与炎帝神农氏首葬潞水不吉而改葬鹿原坡的传说,可以互为映证,更有近乎“信史”的意义。
赵世超先生说:“我个人只承认炎帝文化的南迁,不承认炎帝族和炎帝本人从陕西迁到河南,最后又迁到湖南,葬在湖南。”透过文献资料和遗址遗迹,以及民间风俗习惯和传说来探讨炎帝神农氏和潞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将这一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及其氏族部落的活动,置于南北文化交融史的大背景下的一次历史搜寻和梳理。炎帝神农氏和潞水有什么关系?炎帝神农氏及其氏族部落与中国古南方地区有什么关系?我们说炎帝神农氏,炎帝神农氏的氏族部落,这只是一个区域文化的代表和载体。这个代表和载体表证和承载的是古老的华夏大地,南北区域文化交融发展的文化密码和信息。
最后说一句与本文无关的话:我个人不赞同炎帝神农氏这种说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