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位邮政代表登上中宣部记者会什么是l [复制链接]

1#

今日(6月10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

“践行‘人民邮*为人民’初心使命,

服务新发展格局”

中外记者见面会在北京举行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邮*分公司

老子山支局长兼邮递员

唐真亚

四川省甘孜县邮*分公司

长途邮运驾驶员、驾押组组长

其美多吉

作为邮*快递业的优秀*员代表

走上新闻发布台

一个坚守水上邮路一个坚守雪线邮路一开场唐真亚和其美多吉就用一瓢水舀和一辆邮车带大家“亲临”他们的工作现场

“大家好,我叫唐真亚,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邮*分公司的一名邮递员。我投递的洪泽湖水上邮路大约有多平方公里,其中有1万多人散居在滩头和湖面上,他们主要以养殖和捕捞为主,最远的点离我们邮局20多公里。我在投递途中时常遇到风雨,这时水会溅入我的小船,这个是我从船舱里向外舀水的一个工具。22年来,我划出的水路超过30万公里,我时常给渔民朋友代购生活用品、生产工具,代他们缴电费、水费,后来我又帮助邮路上的孤寡老人,关爱留守老人,还有困难户。我还是我们洪泽湖上的义务消防宣传员。年洪泽湖开始了退捕还湖,渔民逐渐上岸,这时候我又帮渔民朋友在岸上解决住房和就业的难题。”

“大家下午好!我叫其美多吉,从年从事邮*工作,是中国邮*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的一名长途邮车驾驶员,主要承担川藏线甘孜到德格的邮运业务。在雀儿山隧道开通之前,这条邮路是全国最危险的邮路之一,全程往返公里,平均海拔在米以上,中间还要翻越有‘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30多年来我自己累计行驶了多万公里,现在我用的车就是这样一辆。我们驾驶组始终坚持‘人民邮*为人民’的宗旨,恪守‘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上路,只要有人在,邮件就要送达’,没有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没有丢失一份邮件,在沿途也帮助过上百名的陌生人。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让大家对我们邮*快递行业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在发布会上

两位代表针对媒体记者的提问

都各自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来看现场实录

1、送好邮件就是初心使命央视总台记者:“人民邮*为人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代表都来自邮*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用户,面对服务对象,你们日常工作中如何践行初心使命的?

其美多吉:我是雪线邮路的第三代邮车驾驶员,对我来说就是要继续保护好邮车,保护好邮件,把每一份邮件安全、准时地送到目的地,把好的驾驶技术传给下一代驾驶员,把雪线邮路的精神传承下去。现在藏区的老百姓也特别信任我们,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我们也很满足。这几年来,我们邮车也见证了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邮车里装的电商包裹越来越多,邮车运出去的藏族特色产品也越来越多。

唐真亚:我们的前辈、新中国第一代女邮递员罗淑珍说过“一封信、一颗心”。作为一名邮递员,送好每份包裹、每份报纸、每封信件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初心,更是我们的使命。我每天7点就到达邮局,首先进行分拣报刊、信件,上午送陆上的邮件,下午送水上的邮件。22年来送出了万份报刊、11万份信件,无一差错。年我当选*的十八大代表之后,就担当起湖区*建工作的辅导员,湖区的*员比较分散,我就利用我的投递船,在船上讲起了*课。新滩村有一位80多岁的老*员,他跟我说,只要你在我们这儿送信,我无论岁数有多大,我的思想永远不会落后。

2、水上邮路有“三个不固定”新京报记者:唐师傅你好,您是一名水上邮路投递员,想请你给我们讲讲水上邮路和陆上邮路投递员相比有哪些不同?

唐真亚:我记得年7月我在送一封长山村杜忠祥的录取通知书时,当时遇到了麻烦,长山村有六个组,组与组之间相隔15公里水路,我划船一个个跑下来才知道,长山村杜忠祥的家是靠在盱眙县一个芦苇丛中。当时因为是洪水期,我也没有多想,划着船就出发了。当船划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生变化,天气乌云密布,这时候风也起了,浪也大了,小船在风浪中颠簸。一个大浪打来就把我的船掀翻了,幸好过路的渔民经过,把我救了起来。我要说的是从以下三个方面与陆地不同:第一方面,环境有变化。一是我们洪泽湖在没有风的时候非常的美,当有风的时候让人非常的害怕。二是在夏季头上有着太阳烤、脚下有着湖水蒸。三是在冬季的时候西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早晨出发的时候可能是艳阳高照,到了下午就会出现狂风暴雨。

第二方面,没有固定的路线。我们在岸上有路名、门牌,在水上就凭着自己平时所有的经验,洪泽湖的水位时涨时降,如果水位上升时,我们可以在近处穿越,在芦苇荡穿越,水小的时候只能在河道里走,更浅的时候就得穿着胶鞋推着船前行。

第三方面,没有固定地点。渔民以船为家,船到哪儿人就到哪儿,比如今天下午在这个位置,明天就不知道在哪儿。虽然认识他,但是他的家又到哪儿了不知道。所以在水上投递,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陆上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虽然投递辛苦、危险,但是我一直在坚持。

3、舍了小家为大家红星新闻记者:其美多吉代表,您在雪线邮路上已经工作30多年,这中间有没有想过换到别的相对安全一点的岗位上。这30多年你有遇到什么危急时刻,是怎么应对的?

其美多吉:“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的时候人家都休假,往家里面走,而我们开着邮车离家越来越远。30多年来,我只在家里吃过5次团年饭,所以每当想到家里的时候心里很内疚。但是,我作为一名雪线邮路上的*员,我知道有更多的家庭在等待着我们邮车,盼望着亲人寄来的信件和包裹,还有*报*刊。我舍了小家,但我换来了更多家庭的快乐和期盼。另外,说到危急时刻,刚才我说了雀儿山有“川藏第一险”之称,年的时候在雀儿山遇到雪崩,我和同事用水桶和铁锹一点一点地铲雪,不到一公里的路,我们走了两天两夜。那时候心里想着怎样保护好邮车、保护好邮件,把邮件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4、邮车在高原上跑得快了经济日报记者:请问其美多吉先生,你刚才提到雪线邮路,我们知道雪线邮路曾经是全国最危险的邮路之一,能否请您谈谈近几年雪线邮路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其美多吉:原来甘孜州的交通不是很好,邮车跑不起来,邮路上也面临很多的危险。

*的十八大以来,甘孜州交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雅康高速;有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雀儿山隧道。不仅高速公路和隧道增加,村村也通上了水泥路。现在农牧民出行、上学、就医都特别方便,幸福指数也是非常高。我们的邮车也在高原上跑起来了,原来翻越雀儿山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就过去了。原来从成都到甘孜州德格县的邮件走上7天是常事,现在最多3天就可以到。我的邮车从最开始的4吨换到5吨再到8吨,到今天的12吨。现在雪线邮路更安全了,送邮件也更快了,沿途的风景也更美了。

5、送录取通知书开心北京日报记者:提问唐真亚老师,“一人一舟一双脚”,您开辟了水上邮路,在浩瀚的洪泽湖上,您划行了30多万公里,您能否讲讲您所经历和见证的湖区的变化?

唐真亚:从我做邮递员到现在为止,湖区的变化用翻天覆地这个词来形容不过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向您汇报。第一是住。过去渔民住的小木船,大家可能没有概念,当时只有三四米长、两米宽的小木船,到后来就到了十米长、四米宽的水泥船,面积增大了。现在是30米长、15米宽的吨船。这个船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一应俱全。过去渔民出湖到外面都是划船出去,以新滩村为例,新滩村划船到镇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后来用机动船,30多分钟就可以,目前为止他们用汽艇,10多分钟就可以到。当然,我们渔民用的船还不仅限于快艇,因为根据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他们为了求稳更快,还特地制作了铝合镁钢材的快艇,包括我现在的投递船。另外,湖区渔民最早是没有电的,点着煤油灯,现在居住条件改善了,通了电,有了电话、有了网、有了电视、有了空调、有了太阳能。渔民在休闲的时候,还可以在自己的船顶跳一跳广场舞。随着时间的推移,渔民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视了。我开始做邮递员的时候,湖区的孩子很少有考上大学的。到现在为止,从一封、五封到十封的录取通知书,去年我做了一个统计,从我手里送出的是22件高考录取通知书。22年来我送出的最高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就有咱们北京清华大学的一份。在投递通知书当中,虽然辛苦、虽然危险,我心里开心,我更感到幸福!

这次参加中外记者见面会

两位邮*代表感受如何呢?

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

其美多吉、唐真亚

邮*人践行“人民邮*为人民”初心使命的杰出代表他们为邮*代言向他们学习不懈奋斗新邮*建功立业新时代

来源:中国邮*报、国新发布客户端

摄影:邸亚峥

摄像:刘春平

编辑:汪尧

校对:臧弋萱

求转发,求点赞,求在看,安排一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