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发布吴中区十四五规划来了太湖 [复制链接]

1#

未来的吴中将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生活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吴中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来了!

重点已经帮你划出来了

一起来看看吧!

指导思想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以建设美丽吴中为引领,深化“核轴带”功能区布局,打造生态、文化、产业三大高地,建设“五个吴中”,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美好蓝图的吴中篇章。

发展定位

打造“一标杆三高地”打造特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标杆

发挥吴中生态、文化、产业优势,加强规划衔接、创新发展路径、完善合作机制,将吴中打造成为上海资源要素溢出的承载地、生态文化产品的供给地、高端产业协同互补发展的目的地。

打造生态高地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六分太湖水,做足十分太湖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打造文化高地

彰显文化底蕴厚重感、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文化品牌标识度,擦亮“眼底江南·心上吴中”鲜明地域文化标识。

打造产业高地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强化人才支撑、要素保障,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筑实筑牢吴中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

发展目标

以美丽吴中为引领

建设“五个吴中”

创新吴中提升更高质效

开放吴中锻造更强能级

生态吴中彰显更美山水

人文吴中厚植更深底蕴

幸福吴中构筑更优品质

到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6%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0%

?全社会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

?地表水国省考河道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林木覆盖率:32%左右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与GDP增长同步

?每千人口0~3岁托位数:4.5个

?平均预期寿命:84岁

发展布局

深化“核轴带”功能区布局

——中心城市核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打造苏州主城南中心。太湖新城打造“未来之城,活力湖区”,树立产城融合发展新标杆。

——先进制造轴全面推进产业用地存量更新,实施存量建设用地“焕新工程2.0”和“三优三保”升级版。

——生态文旅带大力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通过文旅、科技“双轮驱动”,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新兴服务业发展高地。

优化“东中西”协同发展

——东部片区强化与苏州工业园区探索协同发展新模式,建设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打造“产业高效协同发展增长极”。

——中部片区融入苏州主城同城发展,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共建,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建设苏州湾总部经济湾区,打造“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新高地”。

——西部片区融入太湖湾科技创新圈、环中环科技创新走廊、沿太湖科技研发创新带、太湖科学城建设,筹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打造“绿色生态创新实践示范区”。

规划不仅提出五年目标

还提出年远景目标

年远景目标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美丽吴中,国家级创新湖区和世界级生态湖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城市发展能级全面提升,产业体系迭代升级,创新能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文化软实力、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

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全面建成,太湖生态岛形成示范引领效应,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成效显著,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生态名片、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杆、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典范。

城镇空间、城乡格局系统优化,法治吴中、平安吴中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人的全面发展更为充分,人民共同富裕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那么,未来五年,将要做些什么呢

跟着小吴一起来看下

立足创新吴中

着力打造地标型产业

01壮大“2+2”产业集群

提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能级。打造5个以上特色鲜明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百亿级产业集聚区,产值过亿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规上企业超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突破0亿元。

加快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聚。建设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服务、制药生产、高端器械、创新主体”四大功能区,力争引进生物医药行业亿以上重点投资项目1~2个,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成大型综合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全区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达到家,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与数字产业。高水平建设苏州太湖软件产业园,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巩固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基础,聚焦嵌入式软件、工业APP、智能控制、虚拟仿真测试、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关键领域,发展壮大数字产业集群。形成个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建成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15个。

打造检验检测及高技术服务业集群。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力争保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量、从业人数、业务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首位,再增一批省级以上检验检测与评定认证中心,打造国际先进综合性检测检验服务基地。

0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创新载体支撑,力争“十四五”期间引入大院大所及新型研究机构超30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甪端”计划、高企“一号工程”,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力争到年,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推动创新人才集聚,到年,人才总量达4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2.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9.5万人。

03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形成60家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台,推动0家以上中小企业上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一批地理标志商标、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和名品名牌。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直面开放吴中

服务构建发展格局

01全面融入“一体化”

强化产业协同互补。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科学、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强化产业招商。强化与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

强化优质资源共享。引进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接受上海、南京等地优质医疗资源辐射。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联动创新区”*策复制和创新,推动开发区和度假区与苏州自贸片区协同发展。持续推进长三角*务服务“一网通办”。

02服务融入“双循环”

推进消费提质升级。打造运河沿线商圈、蠡墅文化街区。发展高端度假、休闲、养老消费。

加强重大项目招引。全力引进重特大项目和地标型企业,力争“十四五”期间,招引产业项目总投资亿元以上,百亿级项目实现零突破。

加快外贸转型升级。促进货物贸易稳中提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服务贸易集聚区。

03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打造*务服务“吴优办”品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聚焦生态吴中

持续擦亮太湖美标识

01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高标准建设“太湖生态岛”、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

02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建成1-2个省级生态美丽示范河湖。全面消除城乡劣V类河道。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0%。

03推进绿色循环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利用。

追溯人文吴中

深耕厚植吴文化文脉

01实施太湖文明溯源计划

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推进国家方志馆江南分馆、太湖水文化博物馆等场馆建设。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的一段”。

02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建设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区,新增2个以上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

03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计划

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浸润幸福吴中

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

01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完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推进高质量城市更新发展。强化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0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03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持续提升就业创业质效。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妇女老幼权益保障。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04筑牢公共安全屏障

深入推进“法治吴中”建设。强化数据赋能社会治理。抓严抓实城市安全保障。构建高效城市应急体系。

蓝图已经绘就

奋进正当其时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你我共同见证!

来源丨吴中发布往期精彩回顾01

吴中太湖新城年度学区划分查询02

吴中太湖新城融湾颐湾社区办事咨询联系方式03

吴中太湖新城融湾颐湾社区周边生活便民服务04

吴中太湖新城融湾颐湾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指南

▼点击下方名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