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双拐踏出幸福路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4/6/30 0:34:00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

「本文来源:淮海晚报」

下肢瘫痪无法行走的残疾人朱友福,用智慧、勤劳和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用双拐“踏”出幸福路。朱友福在洪泽区蒋坝镇三河果园从事渔网具加工与销售,还创办了“残疾人之家”,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平方米,各种渔网具年销售额超万元。20多年来,朱友福尝遍了创业的酸甜苦辣。幼时,朱友福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残疾,成了一名重度残疾人。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低头,身残志坚、自强自立,探寻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年,朱友福以市场为导向,骑着三轮车、拄着双拐,深入洪泽湖区,走访渔民,对渔具批发市场进行考察调研,成功地办起了“洪泽县蒋坝镇豪门渔网具加工经营部”,专门从事虾笼加工,当年获利4万多元。

目前,朱友福从事渔网具加工已有二十余年,产品远销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北等地,供不应求,年销售额达万元以上。朱友福致富了没有忘记身边的困难家庭,尤其是困难残疾人家庭,带领他们共同致富,先后解决了多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实现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50余人。

能帮助残疾人摆脱贫困并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朱友福一直以来的心愿。为使残疾人能在这里找到活干,朱友福仔细揣摩,对加工地笼的工序进行分解,让残疾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工作。

年6月,蒋坝镇彭城村农民王久勤,因车祸导致双下肢高位截瘫,一直卧床不起。自己不能干活还连累家人,王久勤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朱友福知道这一情况后,拄着双拐,主动上门找她谈心,对她说:“你双手是好的,头脑也清楚灵活,你就给我扎袋头子,这个活适合你,原料我包送,产品包收,你即使卧在床上都可以加工。”一开始王久勤做不好,朱友福就手把手地教她,直到她熟练地操作为止。第一个月,王久勤就收入多元,当朱友福把加工费送到她手上时,王久勤哽咽着对朱友福说:“朱老板,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看来我还不是一个废人。”摆脱了贫困,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王久勤的脸上。

今年已70多岁的鲍义翠是一个盲人,丈夫早逝,平时挣些钱只够自己糊口,生活很艰难。而一个盲人农妇又能干些什么呢?朱友福主动找上门来帮助她,现在鲍义翠一天能多挣20多元。蒋坝镇西堤居委会的孙迎花是肢体残疾人,家里十分贫困。在朱友福的指导下,孙迎花现在一个月也能挣上千元。

年,朱友福创办的洪泽县蒋坝镇豪门渔网具加工厂,被命名为“江苏省一星级残疾人扶贫基地”,朱友福的事迹还被央视七套“致富经”栏目报道,同年朱友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朱友福又创建了淮安市洪泽区蒋坝镇三河果园“残疾人之家”,该“残疾人之家”办公室、康复室、谈心室、阅览室、手工操作室、日间照料室及餐厅一应俱全,现接受日托15人、辅助性就业50余人,其中残疾人就有20人,逐步形成了集残疾人的康复、托养、辅助性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残疾人的脱贫攻坚战中,“残疾人之家”的辅助性就业项目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镇37名建档立卡户中的残疾人目前已成功脱贫。朱友福也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残疾人“创业之星”,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残疾人”。年,他先后被评为“洪泽好人”“淮安好人”“淮安市残疾人自强模范”。■通讯员陆耀琴孙振羽

融媒体记者左文东-10-0:00:00:0残疾人朱友福:双拐“踏”出幸福路/enpproperty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拐踏出幸福路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