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延禧攻略》火了大江南北,复古雅致的“延禧宫色”尽显中国古典之美。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园冶》中将亭定义为“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午后黄昏玉池边,于古旧朴拙的亭间,煮一壶茶,阅几卷书,亦或是与古琴相戏,直至露水沾湿罗衫,直至飞鸟归巢……
华南农业大学至今已落成亭子十二座,当华农的亭遇上“延禧宫色”,又是一种怎样的艺术?
桃红俏皮天真,霜色低调朴素,靛蓝张扬内敛……这样的“延禧宫色”,为我们呈现了最美的中国色。周代以礼治世,规定“赤、黄、青、黑、白”五色为正色,而《尚书》有“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
朱门红墙,中国红具有吉庆之意;黄为地之色,是高贵的象征;丹青为画,青是一种清雅的色调;黑,如晦明时色,深沉幽远;白如月光,素雅高洁。当华农的亭子遇上“延禧宫色”,便幻化成最醉人的诗意,最温柔的真。
林风亭
林风亭,年9月落成,位于经济管理学院旁边,华农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86级校友、海南瑞泽股份董事长张海林先生捐建。
风,旖旎了萧萧木叶
木叶,旖旎了洁白石
陌上石阶颜如玉
旖旎了秋日凉亭
爱心亭
爱心亭建于年,医院西南面湖边,绿榕园东南面,与竹园宾馆隔湖相望。
由毕英佐基金会捐建。
青枝摇曳
亭台半遮面
湖光微漾
映阑珊帘梦
赏樱亭
赏樱亭于年11月建成,坐落于图书馆东侧小山坡上,是一个古典式的重檐八角攒尖亭,由毕英佐基金会捐建。
黄昏的日光穿过飞檐
秋色渐染,风未凉
来年若是香盈袖
客来时
邀君再读樱花笺
感恩亭
建于年11月,位于华农动物科学学院前大草坪,第一教学楼西北面,赏樱亭、感恩亭、爱心亭均由毕英佐基金会捐建。
我想为你剪翠妆红
飞檐翘角绿如柔山
亭柱红如眉间朱砂
檐下的镂空留给你
裁剪风月
惠泽亭
惠泽亭,坐落于洪泽湖西畔。年8月,由符康先生捐建。
久违的素淡铅华
于亭间闲吟诗书
于亭间笛箫相戏
一方亭,自有一番风流
华瑞亭
华瑞亭,坐落于行政楼前。年11月由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捐建。
树梢沾染了绿瓦
绿意绕亭几经年
亭前的绿肥红瘦
轻踏时光的韵脚
儒 亭
儒亭,坐落于湿地公园,与前方的孔子像相呼应。年12月,由广州博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捐建。
隐于幽幽的碧绿
遗世而独立
漫漫几卷书香气
在杳杳的绿意里掩了尘嚣
秋月亭
秋月亭,坐落于五号楼校史馆前的桂花园。年,由广东海康兽药有限公司捐建而成。
桂花落秋月
木叶逗清风
檐下的铃铛在边角眺望
视线所及之外
穿过桂花香气之地
是否有你的身影
静思亭
静思亭,坐落于宁荫湖边。年,由学校资产公司出资捐建。
你穿上洁白素雅的衣裳
依偎在宁荫湖畔
以木为袖,以水为镜
纤纤素手摆弄斑驳树影
彳亍的过客为你驻足
优教亭
优教亭,坐落于泰山区山顶游园。年,因本科教学评估获优秀,学校出资建成。
余晖渐渐敛起
旧亭疏影薄
木末繁盛
引来几粒虫唱
植树亭
植树亭,又名植树纪念亭,坐落于华农附属小学后面的玉泉山上。年5月,为纪念中山大学校董胡汉民、萧佛成等人参与植树节活动而建。在亭子前方,筑有一石碑,碑文由当时的校长邹鲁所写,介绍了建亭缘由。
岁月雕琢你的风骨
青石上的一笔一画
将你的故事留给过往
你的眸间依然装盛着一世清欢
校钟亭
校钟亭,又名石坊钟亭,坐落于四号楼(马克思主义学院)后方。年建成,原有一铜钟悬挂其中,现已丢失。
石柱上的斑斑痕迹
是岁月赠与她的一枚沉重的书签
虽垂垂暮老
昔日朱颜依稀可现
亭内的铜钟已不辞而别
剩下的日子
换你来守护她,可好?
投票
文字|新媒体工作室曾小媛实习记者陈芹
图片|新媒体工作室陈漫霞徐恺琪陈晓婷实习记者罗鑫陈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