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论坛上,当地有人说,江苏省的淮安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级市,拥有丰厚的文化,灿烂的淮海文明。如果淮安市能够举全市之力,打造“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淮安市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限量版的教育兴隆大道来。
这种思考非常具有前瞻性,值得整个淮安市的人来思考这个问题。江苏省淮安市,可不可以打造“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呢?
今天,全球教育城邦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百家号全球教育城邦认为,淮安市具有打造“吴承恩大学”或“江苏淮安大学”的高校教育基础。无论是怎样命名,淮安市都有这样的条件。而且,现在淮安市急需要办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以提升城市形象。
江苏省淮安市是年设立为地级市的。淮安市目前有三所本科大学,他们分别是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这三所本科大学,都属于省办省管大学。长期以来,这三所本科大学在省内的知名度,也就是那么回事。这三所大学,没有形成集体效应,又没有形成名牌效应。省内高三学生不是万般无奈,是不愿意报考这三所大学的。
也就是说,这三所大学相对比较薄弱,内心深处渴望淮安市能打造“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
另外,淮安还有五所专科院校,他们分别是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应该说,淮安市的五所职业技术学院名称,起得响亮大气。如果“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能够合理地把这五所专科院校一并纳入,共同建设,那么“吴承恩大学”或“江苏淮安大学”在全省知名度一定能够提高,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一定能够增强。
当下,江苏省淮安市的确需要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就像江苏省的苏州市拥有苏州大学一样,淮安市也应该拥有一所像苏州大学那样的综合院校,在全省才有相当的地位,在全国才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从江苏全省的角度来看,淮安市内的几所大学名气,一点儿比不上隔壁徐州市的中国矿业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等,甚至比不上相邻的连云港市。连云港市,最起码有江苏海洋大学。
有人认为,在全省地级市当中,淮安市要想超凡脱俗,要想出类拔萃,必须建构属于淮安市的知名大学,努力打造全国闻名的高等院校高地。也就是说,淮安市建设如果建设“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可满足当地教育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道是,大学名天下,城市方名天下。没有知名大学,淮安市要想在江苏省出类拔萃,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淮安市建设“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是政治需要,也是经济需要。
吴承恩故居全球教育城邦认为,淮安市建设“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还有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苏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淮安是个好地方,是苏北的鱼米之乡。有人甚至主张,要把江苏省省会搬到淮安市。
当前,淮安市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也是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提首推城市。淮安市坐落于古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上,拥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也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因此,淮安具备了建设大学的良好基础。
为什么淮安市可以建设“吴承恩大学”呢?
在中国、在淮安,明代的吴承恩是相当当的文学家!影响力不是一般大!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淮安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乡,现在还有吴的故居在。淮安市名人众多,可以依托《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影响力,建设“吴承恩大学”。如果淮安有这样一所大学,那么在全国的影响力就不是一般一般的大了。要知道,《西游记》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中国孩子哪个不知道?中学生哪个不读《西游记》?哪个不知道作者吴承恩?
要知道淮安市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大军事家韩信是淮安人、汉赋大家枚乘也是淮安人!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均为淮安人。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居也在淮安市内。淮安有建设“吴承恩大学”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资源。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淮安市能够建设成“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那就相当于在苏北大地竖起了一面旗帜,建筑了一座教育的高塔,对于还弘扬淮安的灿烂文明,对于引领苏北现代化的建设,对于提升江苏教育现代化水平,一定大有好处。同时,淮安地处淮北平原,有丰富的水资源,也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是建设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理想城市。
全球教育城邦认为,淮安市经济基础良好,历史文化灿烂,高等教育基础初见雏形,可以在原有高效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筹办“吴承恩大学”或者“江苏淮安大学”。至于用哪一个名称,并不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当前大家要努力思考的是要不要办一所大学,怎样办一所大学,什么时候创办这样一所综合性的大学?
对于淮安要筹建的综合性大学,你觉得有必要吗?还可以怎样命名呢?欢迎你加入讨论。
本文禁止自媒体抄袭,凡抄袭者将追索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