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韩信故里,淮阴区知名旅游景区
TUhjnbcbe - 2024/9/11 10:26:00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nb.ifeng.com/a/20180412/6499385_0.shtml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遇见一种久违的感动。淮阴区,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平原的中心,南濒洪泽湖(赵集镇洪湖村挡浪堤向南延伸7千米),东到王兴镇盐西电站隔盐河与涟水保滩相邻,淮阴区因古代县域在淮河南岸(水之南为阴)而得名,是有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故里。淮阴侯庙淮阴侯庙相传在汉惠帝四年(前)大赦天下,即令射阳侯刘缠(即项伯)为韩信建祠,后代有废兴,宋黄山谷诗云:“吾尝赊酒淮阴市,韩信庙前木十围”,足见其古。宋淮阴侯庙大约圮废于宋末元初。今淮阴侯庙重建于年5月,位于韩信湖南岸,北对湖水,寓意韩信背水列阵,用兵出神入化。庙内主体建筑“兵仙殿”,殿名为著名书法家戚庆隆题写,雄伟壮观。大殿面宽18米,进深11米,高13.8米,殿内正中为韩信登坛拜将时的座像,樊哙、周勃、灌婴、张良、刘邦、萧何像肃立两侧。坐像前有两副抱柱楹联:“休论韩是刘非,荣辱漫嗟随逝水;且看经传史载,神机无愧奉兵仙。”“钓城下,钻胯下,百战终成一垓下;谈略高,论谋高,千秋不信几峰高。”淮阴侯庙主殿背对韩信湖,其他景点如胯下桥、漂母岸、千金亭等均围绕韩信湖,主殿后门抱柱楹联:“清淮水远,故城址渺,湖波风木若言桑海;漂母陵高,胯下桥低,爱恨情仇皆烘托英雄。”钓台背倚淮阴侯庙,面宽12.1米,侧宽8.8米,亭额“韩侯钓台”四字,为陈立夫99岁时书。两侧亭柱楹联:“枵腹待机,反秦猛士能藏志;急流垂钓,命世雄才只赚龙。”“岁月无情,消逝几多渔利客;清淮有幸,流传千古占鳌钩。”钓鱼台临水面的楹柱上亦有楹联:“千秋共钓,怀瑾握瑜双国士;异代同逢,扶周兴汉两鱼竿。”楹联把同是钓徒的兴周名将姜子牙与韩信一起颂扬,强调韩信在建立汉王朝中无出其右的功勋。胯下桥,《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韩信衣锦还乡后,以德报怨,仍给屠中少年授职。千金亭位于韩信湖东岸。韩信少时寄食漂母,曾对漂母表示:“我将来一定要重重报答您老人家。”漂母说:“我是同情你不能养活自己,哪里是指望你报答呢!”据传韩信衣锦还乡后,赠漂母以千金。漂母岸,漂母饭信之古河岸。旧志多有记载,古诗亦多有吟咏。今漂母岸在韩信湖西岸,主亭面阔11.6米,侧宽7.8米,两翼亭为宽5.2米的正方形,南北翼亭立柱各有一副对联。园中楹联等分别由书法家王心翰、花法荣、吴应宁、胡道华、姜华、曹启瑞、张寿山、黄江、赵阜新、冯勇等书军。洪泽湖大堤洪泽湖大堤结构规格统一,筑工精细,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洪泽湖大堤的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大堤作为明清两代“蓄清刷黄——治河保运”的治水产物,与古代防洪、供水、航运及军事、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周桥大塘位于洪泽湖大堤45公里处,是清道光四年(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成,朝廷令林则徐前来现场指挥。道光十年筑成高8米、顶宽33米、长米的内堤,并用条石砌成护墙,是洪泽湖大堤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工墙。由于形状如月,又称“月潭”。九龙湾位于洪泽湖大堤54公里处。传说常有九条龙在此戏水,从而导致大堤频繁溃决殃民。为祈求永保安澜,此处曾建九龙庙,用于人们膜拜敬香,后因年久失修而毁。砌筑于此的直立石工墙,是洪泽湖大堤的最初模样。信坝遗址位于洪泽湖大堤50.6公里处,建成于道光十二()年,坝宽米,两侧的金刚墙贯穿堤身。洪泽湖大堤多年历史上至少有37座减水坝,清朝时,洪泽湖大堤上设有5座减水坝,分别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命名,故又称“上五坝”,仅信坝保存完好。结语: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信故里,淮阴区知名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