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上的永恒灯塔
马浪岗海事所海事员孙成斌的故事
洪泽湖上的马浪岗/狂风暴雨打碎了梦乡/你不怕巨浪如蟒雷电闪亮/万家渔火是你永恒的守望/你是大湖卫士/马浪岗你用生命为船民护航……
这是歌曲《风雨马浪岗》的歌词。自年洪泽县港航监督所在马浪岗设站,33年来,马浪岗海事人与洪泽湖上的风浪搏击,为船民点亮生命的灯塔。孙成斌,就是其中的一位。一万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同事们在孤独寂寞中坚守孤岛,在风口浪尖上捍卫生命,破冰、拖浅、救人、保畅,无愧“大湖卫士”的光荣称呼。
多年来,数名淮安日报社的记者登上马浪岗,采访孙成斌和海事所这个英雄的群体,让他们的事迹广为人知,带给读者难以忘怀的感动和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有种感动从未离去
年,记者第一次坐船前往马浪岗采访孙成斌,脑子里唯一的印象是一位报社前辈、记者周熔熔在《人民日报》上发的一篇文章《孤单是一种责任》。文中写道:“马浪岗海事所地处洪泽湖淮河入湖口一片四面环水的滩涂上,距离县城2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镇也有8公里,交通不便。现有4人常驻工作,孙成斌是其中唯一一个在马浪岗坚守了24年的工作人员。年,22岁的孙成斌带着怀孕的妻子来到洪泽湖滩涂上的马浪岗海事所,这一来就再也没有离开。
马浪岗究竟是怎么一座孤岛?夫妻俩怎么来到这里,又如何一直坚守到现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从洪泽海事处乘船,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在一片芦苇青青的荒滩上,看到马浪岗海事所那幢白色小楼。当时是早上十点多钟,孙成斌和同事出去巡逻还没回来,他的妻子吕瑞兰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吕大姐留着清爽的短发,面容很清秀,择菜、洗菜、烧水,动作非常麻利。记者和吕大姐都是女同志,孩子是共同的话题,不一会儿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说起儿子,她言语间尽是当妈的愧疚。“孩子吃百家饭长大,亲戚家都呆遍了,东一顿西一顿。”“那年下大雨,孩子夜里突然发高烧,都抽筋了,一条船都找不到,急得我们夫妻俩团团转。”说到自己最大的心愿,吕大姐的话让人很心酸:“最想的就是到地面上走走,想到哪就到哪。”
听到外面有人说“回来了”,记者走出去一看,一个身着制服、面容有些消瘦的男子站在岸边,之前已经在网上看过照片,知道这就是孙成斌。记者和孙成斌站在岸边,开始了一次看似最不正式然而却最让人难忘的采访。他讲了许多救人的故事、与妻子在岛上生活的故事、对老父亲和儿子的愧疚……几乎不用记录,字字句句一说出来,一下子就印在记者心里。
时隔多年,记者仍然记着当时的一个画面,孙成斌凝视着厨房的方向,说起妻子吕瑞兰。“年轻时候挺好,辫子长到这个地方,”他用手比划腰间那个地方。“想想对不起她,你看人家夫妻,下班了一起去散散步,逛逛商场,到广场跳跳舞,多好。”
下午,记者一行乘坐小艇离开马浪岗,小艇过处,犁出一串串雪白的浪花,放眼望去,到处是白茫茫的水面,孙成斌夫妇俩的语言、神情,一直在记者内心回荡,久久不能平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驻守孤岛,日子过得真不容易,但夫妻俩在一起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又让人觉得很温暖。记者脑海中倏地想起了周华健的一首歌《一起吃苦的幸福》。回到家里,赶紧打开电脑,搜索这首歌的歌词:“虽然有时候际遇起伏,至少我们有一起吃苦的幸福。一个人吹风只有酸楚,两个人吹风不再孤单无助。”我知道,稿子的标题有了,就叫《一起吃苦的幸福》。
《淮安日报》版面截图
有种精神永远传承
“从洪泽湖东岸上船前往马浪岗海事所,大约70分钟的航程。刚一登船,风就吹透了厚厚的衣衫,人瑟瑟发抖。进入湖心,风更猛烈更刺骨,吹得人眼泪直流。风,是洪泽湖给所有到访者刻骨铭心的记忆。对驻守马浪岗的海事人来说,风,却是他们最为忠实的伴侣。”
年1月,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马浪岗海事所学习活动的决定》,记者周洋深入马浪港海事所,采访马浪港海事人的先进事迹。在众多的采访对象中,孙成斌给记者周洋留下的印象是“话虽不多,但句句让人难忘。”
“当时,孙成斌夫妇讲述了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洋回忆,当时好多船民管孙成斌叫“孙老大”,船民还编了个顺口溜:“马浪岗有个孙老大,有了困难就找他”。一个“船民送鞋垫”的故事让周洋记忆犹新。年的一天,一个年轻的船民来到马浪岗,给孙成斌夫妇每人送上一双鞋垫,含着热泪连声叩谢。孙成斌这才想起来,年,安徽濉溪的一条水泥船遇险,他亲手救起了船上的一家三口,船主夫妇急着回去筹钱打捞沉船,便把儿子托付给他。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孩子天天跟着吕瑞兰在灶台边转,父母来接他,他死活不肯走。13年过去了,孩子结婚了,便让新婚妻子亲手缝制两双鞋垫,来报答当年的恩情。
“光阴流转,马浪岗的事业薪火相传,马浪岗的精神薪火相传,船民对马浪岗人的感情薪火相传。”正如周洋在文章中所写的那样,孙成斌的儿子孙友为也已经成长为一名海巡艇驾驶员,在采访结束时,正是孙友为驾驶着小艇,把记者送离马浪岗。孙成斌说,儿子过去不理解他们,觉得他们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非要到孤岛上来受罪。这些年,他终于在生活的磨砺中慢慢理解了父母。现在,孙友为一有空就会去洪泽地方海事处的荣誉陈列室,静静地端详着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收获的奖状、证书、锦旗,一看就是半天。
周洋感慨地说,以孙成斌为代表的马浪岗海事人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以苦为甜、甘于孤寂、接续坚守。这种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他们对岗位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满腔热情,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我们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流业绩的榜样。
《淮安日报》版面截图
有种坚守让人动容
年10月,淮安报业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陆春涛、干石泉再次登上马浪岗,用摄像机镜头记录坚守大湖33年的孙成斌。在两分多钟的片子中,孙成斌的一句话让人动容:“自从来到马浪岗,我就没想过离开。艰苦也好,危险也好,这里都需要我。”
孙成斌的QQ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