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调研报告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秸秆离田试
TUhjnbcbe - 2025/4/12 2:09:00

去年,淮安市洪泽区政府办、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就秸秆离田岔河镇试点工作,开展了专项调研。调研发现,秸秆离田工作具有减少农本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链等优势,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年,岔河镇实现夏季小麦秸秆离田面积7.3万亩,每亩离田秸秆约0.25吨,离田总量1.万吨。在秋季秸秆离田工作中,全镇按照稻秸秆离田全流程要求,合理配备收割机、打包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余台,设立7个秸秆储存点、14个临时转运点,先后与涟水光大生物发电厂、金盛秸秆等10家企业达成秸秆回收协议,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秸秆离田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余名镇村干部职工组建工作专班,将企业收储量分配到全镇23个村居,充分保障了秸秆高效转运和农户耕种工作,为全区全面实施秸秆离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实现了“三化三提升”(即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的综合利用模式,提升环境质量、提升种植效率和提升集体经济收入)的良好效益。全镇秋季水稻秸秆离田面积达13万亩,每亩离田秸秆约0.75吨,离田秸秆总量达9.75万吨;全区秋季水稻秸秆离田面积达20万亩,离田秸秆总量达15万吨。

二、分析对比

(一)秸秆离田的优势分析

一是有利于粮食高质安全生产。秸秆离田后便于耕翻、播种、施药等农事操作,土壤紧密,更利于保水、保墒、保肥和作物抗逆、抗倒伏,从而有利于粮食高质安全生产。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区已经初步建立了“秸秆-食用菌-菌渣-有机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用秸秆生产食用菌,产生的菌渣生产有机肥,有机肥再供应给农户进行有机、绿色栽培,不但能把秸秆“吃干榨尽”,而且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利益发展。一方面,企业和村集体收入增加。据了解,今年一吨秸秆售价在元左右,秸秆收储企业通过大量购置可获得物美价廉的加工原材料,获取收益;村集体通过整合秸秆产业资源,以组织服务、租赁场地、提供消防保障等方式,从中获得一年一季不少于5元/亩收入。另一方面,种植投入减少。秸秆离田后,可以减少播种数量约20%,以水稻秸秆为例,秸秆离田后小麦种子亩使用量较秸秆还田减少15-20斤,节本约30-40元/亩。同时,秸秆离田也带走了大量的病原体、害虫和草种,减轻病虫草害发生程度,减少用药次数和数量,从而减少农本投入。此外,秸秆离田还有助于缩减环保资金投入,缓解禁烧禁抛压力。以洪金断面为例,年实施岔河镇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水污染防治工程方面投入余万元,而今年仅投入余万元,节约水污染治理资金50%以上。

四是有利于延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秸秆离田后可以有多种利用形式,包括秸秆基料化(食用菌)、能源化(燃料)、饲料化(喂牛羊)、工业原料化(草编、造纸等)及肥料化,可以延长秸秆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变废为宝,也有利于本土秸秆利用企业节本增效。比如去年高邮市凭借与外地企业建立的合作机制,每年向永丰余造纸(扬州)有限公司、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麦秸秆2万吨,年销售额达万元。同时依靠自主培育的秸秆利用产业化主体,年产秸秆饲料1万吨以上,年利润达万元以上。通过招商引进的高邮齐耀善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每小时产电3万度,年产值在2亿元以上。

五是有利于水质改善。去年夏季在岔河镇试点开展小麦秸秆离田利用以来,根据生态环境部门年6-9月份对洪金断面监测结果,影响断面主要定类因子总磷月均值为0.㎎/L,比年、年同比下降28.2%和37.8%;高锰酸盐指数月均值为6.85㎎/L,比年、年同比下降21.9%和15.6%;COD月均值为18.6㎎/L,比年、年同比下降36.5%和18.1%。洪金断面6-9月份汛期水质较、同期相比,总体变好趋势明显。

(二)秸秆还田的劣势分析

生产实践表明,长期、大量的秸秆还田所带来的弊端正日趋显现。

一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大量秸秆集聚在浅层土壤中,导致土壤松散,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诸多不利因素。如降低土壤墒情,导致作物蓄渗水能力差,抗旱、抗寒等能力差;土壤松散,作物着根浅,抗倒伏能力差,易出现“吊根”现象,加上透风跑墒,造成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从而增加播种量。此外,因为秸秆还田量过大,秸秆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微生物活动旺盛,消耗较多有效态氮素来合成细胞体,降低了土壤中的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会产生前期与作物争夺养分的问题,造成分蘖数降低,增加前期施肥量。

二是增加病虫草害发生的流行度和严重度。大量秸秆还田为病虫草害发生提供病原体、害虫和草种,并为病虫草害提供温床,导致本季或下季作物病草害发生程度加重。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细菌性病菌如白叶枯、细条病均寄生在水稻秸秆上,小麦赤霉病过去7-9年大发生一次,近年是3-5年两头重发;年岔河镇东陈村和滨河村粳稻发生较大面积白叶枯病,按照防治条例要求实施了秸秆离田,今年两个村的水稻均未再发生白叶枯;水稻上的虫害大螟、二化螟在稻秸秆中越冬,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草害及抗性杂草比例也是逐年加重,导致除草剂使用量居高不下,成为农药减量增效的一大障碍。

三是极易造成水体污染。秸秆大量还田后,短时间内不能及时分解,遇降雨会出现田间沤泡的污水外排至河道的现象,对水体质量造成影响。

(三)分析对比结论

秸秆离田项目在经济上有良好的收益方式,在生态上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在产业链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模式,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更大范围推广。

三、意见建议

一是强化完善组织机制,进一步协调力量,整体谋划推进离田活动发展。建议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条件,酌情加大秸秆离田收储等各个环节的奖补力度,逐步实现对秸秆离田的农户按亩进行补贴,充分调动各方面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分工和协作,明晰工作职责,建议结合“双禁”成员单位工作安排,区、镇两级政府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强化领导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工作,全面负责秸秆综合利用的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对秸秆离田综合利用的牵头作用,生态环境、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力做好农作物秸秆离田综合利用。

二是加大对离田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的力度,以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质态。随着秸秆离田的继续推广,选择秸秆离田的农民将会大量增加,届时可能会出现运输能力不足、综合利用途径不畅通等问题。夏季秸秆离田窗口期短,在不考虑天气因素条件下,夏季时间一般在7-10天,秋季在20天左右。我区夏季麦秸秆收割时含水量较低,可直接打包销售,而秋冬季水稻收割时秸秆含水量极大,收割后需要晾晒两到三天才能打包离田,而且离田还需要大量运输设备、人力支持,要做好协调用地等问题。建议加快镇级标准化收储加工中心、村级规范式收储站点、组级专业化收集队伍等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建设,完善秸秆存储点配套设施,建立运输和综合利用体系,及时开展秸秆生产、收储、利用主体对接,畅通秸秆“收、储、运、用”关键环节,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效率,确保离田农业生态链高质、高量、高收的持续性运转。

三是拓展秸秆离田综合利用途径,以进一步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加快离田产业空间规划整合,加强本地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培育,充分利用秸秆养畜、食用菌栽培等产业的优势,鼓励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积极引导秸秆收储主体拓展市外利用渠道,加大区外秸秆利用主体和秸秆利用项目的引进,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对接和合作,进一步拓展秸秆利用途径,增加秸秆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淮安市洪泽区政府办陈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

坚定自信,勇毅前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1
查看完整版本: 调研报告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秸秆离田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