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产业、没有资金、资源匮乏、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万元,经济薄弱村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奔向现代田园?近年来,淮安市洪泽区临泽村靠打好“机遇”“优势”两张牌,让产业项目“从零到有”,成功实现了落后村到小康村的美丽转身。
瞄准机遇
贫困村搭上致富快车道巧搭公共平台
年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揉面讲究‘三光’,手要光、面要光、缸要光,揉上一个小时,面才劲道……”说起制作挂面的技巧,有着50多年制面经验的临泽村村民付廷宽滔滔不绝。临泽村的传统特产手工挂面有着多年的历史,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相比普通挂面,临泽村手工挂面口感细腻、爽滑、劲道,曾经,每天傍晚各家挑着扁担到村头卖面是临泽村独有的一道风景。可多年以来,小作坊式的挂面生产并未给临泽村带来财富。
“一斤挂面只能卖3块多,而且也只能卖给周边的其他村,面的保质期短,短期内卖不出去就会亏本。”付廷宽说。为了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临泽村多方商讨、决定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里牵头成立公司,组织农户以统一生产标准制作挂面。同时注册了“秀良”手工挂面品牌,统一商标使用、品牌销售,并将临泽生态挂面纳入白马湖景区旅游特色产品推介销售,利用电商线上线下平台扩大销售,一斤手工挂面可卖到8至10元,参加挂面生产的农户年收入平均增加3万元。
如今,秀良牌挂面逐渐打出了知名度,过去只在村口叫卖的“临泽手工挂面”,如今远销南京、上海、云南、贵州、台湾等地。“我们已经逐渐培养、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群,往往是这边面还没做好,那边已经打来电话下订单了。”姚永干说。近年来,临泽村还在传统原味挂面、鸡蛋挂面的基础上,集中研发了苹果汁挂面、芹菜汁挂面、*瓜汁挂面等一批新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抢抓先机
打造“农业田园综合体”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年村集体收入25万元。年,苗木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村集体腰包越来越鼓,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就成了一件头等大事。年,临泽村通过“一事一议”方式,铺设了3.8公里的水泥路面。新建了韩东、刘桥、伍庄农桥3座,架设了韩东泵站专变电力。建成了省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身广场、省级示范性卫生室等,村容村貌大变模样。
“过去穷的时候铆着劲儿想富,现在富了还得想新招数。”姚永干告诉记者,在地理位置上,临泽村靠近洪泽湖和白马湖,可以利用双仁路接线后形成的区域地理优势,发展农旅融合观光产业,打造集休闲垂钓、自助采摘、百亩苗木、农业观光、农家乐的“农业田园综合体”。
“下一步,我们打算将临泽村逐步建设成‘两湖’文旅、农旅产业沿途的驿站,大力打造农旅融合观光产业,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让临泽村富起来、美起来!”姚永干说。
来源:*的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