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细思恐极上海房价从涨到
TUhjnbcbe - 2020/11/11 23:27:00
全世界就属中国人最爱买房。魔都上海,民*局lh处喜气洋洋,三代同堂一起lh,就为多买一套房。南京河西,1.5万人,排队两百余米,怀揣几百万现款,“买到就是赚到”。北京西城,7平方米,一段有学区的走道,45万一平方,家长们趋之若鹜。北京10平"学区过道"叫价万在居民户均约1.02套住房的中国,激情买房的热潮为什么从不停歇?房子到底为什么这么重要?如果让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去买房,是完全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的中国人工资是统一的,房子是单位的,租一辈子公房住再正常不过了。年,居民住房消费支出仅占据家庭总支出的2.3%。不涨房租的好日子很快过去了。低效的单位包分配不仅没有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3.6平米,比年的4.5平米还要低,同时统一建造、分配低价福利房的建筑企业和*府欠了一屁股房债。终于穷不下去了,国家开始房改,目的就是把大多数人从低价、免费的公租房里赶出去,涨房租、卖公房,把欠的房债补回来。也正是这次改革,让大多数中国人明白了:“自己买的房才是自己的”。房改的第一步就是公租房涨租金。原本属于单位福利的公租房租金万年不变,一下加上了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投资利息和房产税。租房和买房哪个更划算,并没有难倒当时的中国人:“商品房就70年产权,谁会买!”在这种状况下,试点城市的商品房基本卖不出去。年原国家住建部各拨给西安和广西万试点,建房出售。到了10月底,原先登记的80户要买房的人最后只有8户购买了11套,其中一位华侨买了3套,一位教授买了2套(这告诉我们有钱人时刻是有钱人)。最后累计卖出24套,剩了14套。广西4个试点城市原计划出售住房平米,一年时间仅售出10.6%。商品房卖不出去,房改只能从国营单位下狠手:彻底废除福利分房,开始以单位的名义大面积出售公房。年,你爸为了你能蹭上单位的铁饭碗,硬是提前退了休,想着你马上结婚了还能分套公房,没想到一纸*令下来美梦成空。就连你爸以为能租一辈子的公房也被“重新规划”——正式按标准售卖。尽管如此,单位卖的公房依然带着浓厚的福利性质,价格远比商品房便宜。年北京是商品房平均元/平米,从远郊到市区-00元不等,而出售工房的成本价仅元/平米,加上职工折扣,厂内内部人士买进的价格多在0元以内。许多有钱的单位,直接买了地段好的商品房再低价卖给员工。背靠单位好乘凉,大多数人心中想的并不是乘着房价不高赶紧投资,而是削尖了脑袋想进“有钱的单位”。加上90年代金融危机的余震,房地产还没真正兴起,就有经济学家四处鼓吹“房产泡沫”。中国人真正意识到买房的重要性,是在年房价涨起来之后。从年开始,全国平均房价的单价开始如脱缰之野马,一路跃过元关口,直到年才稍有停息,到年已经突破元大关。再拆开来看,一线城市平均房价为元/平方米,二线城市元/平方米,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元/平方米。虽然差的有点大,但对中国人的钱包来说,都很贵。相关阅读:《深度剖析:上海楼市为什么“爆”了?》《深度剖析:上海楼市为什么“爆”了?(2)》贵更要买。大多数中国人耗尽毕生积蓄,背负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债务只为买一套房,这看似完全违背了最基本的道理——“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中国人不懂投资,还是中国人太懂投资?全世界人民都在买房投资,而且全世界的家庭资产配置都是房子买得多、股票买得少,经济学家们把这称为“资产配置之谜”。但是中国人买房尤其狂热。根据美联储年的消费者金融调查,美国大约三分之二的家庭都买了房,而中国的住房持有率更是高达89.7%。同时《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股票资产仅占15.45%,股票市场的参与率仅有8.84%。而房产在资产中的配置则近乎七成。从理论上来看,疯狂买房的原因很简单:房子是耐用品,可以住到生老病死,只要房价一直涨,稳赚不赔。从90年代城镇商品房子改革至今,近十年中国的房价都没有真正跌过。在年限价*策出台以前,中国各城市房价持每年平均涨幅高达10%,房价收入比十倍以上,而世界平均水平的房价收入比在4-6倍。那早买房的中国人大概挣了多少?综合居民购买房产的时间、价格和当前售价进行收益率计算,排除掉极端数据,在近十年买房的中国人至少获得了32%左右的收益。十年前,你笑我啃老买房;十年后,你问我借钱首付,这就是现实。在很多印象中,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储蓄的民族,年总储蓄率依然高达46.38%,这不准确,中国人的个人储蓄率其实并不高。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算下来去年中国居民总收入约为36.1万亿元,年末银行住户存款增量为4.54万亿。这样算来,年个人储蓄率仅有12.60%。不再存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越存越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食品价格、农产品价格和房产价格等持续上涨,银行利率跑不赢通胀线,导致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值。过去那个省吃俭用、不爱消费的中国人悄悄变了,抵抗不住畸高的房价诱惑,放弃了老实存钱,爱上了贷款买房。年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房贷占据了绝对比重(年底是80.4%)。换句话说,贷款买房的增速是存钱的两倍多。纯看个人消费短期贷款增速更高,约37.9%,是存钱增速的五倍。另一种主流的投资渠道就是炒股。在中国,炒股不适合梦想一夜暴富的人。年时,股市2点,上海莘闵虹梅的房价是2元/平米,二者比例1:1。到年时,股市点,房价涨到了0元/平米,比例是1:10。在过去十五年中,房产投资者的回报超过了普通投资者股市的十倍。房子,才是真正的贫富分水岭,全国家庭增加的财产中有54.5%来自房产,而其他金融投资、生产经营增加的财富比例都很小。不难想象,炒股者还在苦苦挣扎手中的解套,数十万元都是个大数目;一些早期买房者,不用整日埋头研究红绿曲线,0门槛买房,现在都已坐拥数百万身家。中国城镇收入最高的那1%家庭(年收入48.4万元以上)的多套房拥有率是53.1%;而收入最低的那25%家庭(年收入1.23万元以下)仅有7%拥有多套房。而且,最底端和最顶端25%家庭的社会阶层变化并不大,可以说,买房给有钱人带来的财富和幸福是呈指数增长的,但穷人依旧是穷人,越是发达的城市,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大多数人印象里这样的有钱人一定是大腹便便、油头满面的中年人,事实正好相反。中国中老年人的住房拥有率与国际水平差距并不大,都在50-70%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25-34岁的年轻人。美国年轻人的住房拥有率只有36.8%,中国则高达80.9%。英国汇丰银行前不久发布一份报告也佐证了这一点,在中国80后有房的比例达到了70%,是调查的9个国家中最高的,更有91%的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购置房产。中国的房价不会跌,正是因为源源不断的年轻人为了结婚买房,这是刚需。70%的中国女性认为,结婚前男方应当准备好一套房子这样的想法并不过分。全世界的年轻人或许都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结婚一定要买房?中国的女人到底是嫁老公,还是嫁房产?其实,并不是中国女人条件高、眼光高,而是有房产的男性更容易在婚姻市场上脱颖而出,更容易找到对象。“生男生女不一样,男的可能没对象”,长期以来重男轻女的观念,让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到年,将会有四分之一的中国男人在40岁都无法找到对象。全国地级市辖区20-39岁的男女性别比是1.05,北上广甚至能达到1.09、1.07、1.11。不管在中国哪座城市,女生的选择总是多出了5%。尤其在大城市打拼的女性,既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劳动力市场,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婚姻市场。僧多肉少,“市区有套房”无疑是中国男人最具说服力的财力证明。在中国男性人数越多的地区,房屋价格越高/Homeownershipasstatus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思恐极上海房价从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