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湖县、盱眙县率先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淮阴区、涟水县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到年,清江浦区、淮安区、洪泽区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年,淮阴区、涟水县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初步形成“一核两圈五板块”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一核两圈五板块”:
“一核”即指市区历史文化休闲核;
“两圈”即环洪泽湖旅游圈、环白马湖旅游圈;
“五板块”即运河文化体验旅游区、西游主题乐园旅游区、盱眙森林静养旅游区、金湖水乡逸养旅游区和淮涟田园颐养旅游区。
《淮安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于4月9日正式印发施行,描绘了未来三年我市全域旅游的精彩蓝图。
3年内完成投资亿元,建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质、国际一流的西游记文化体验园,建成集漕船盛景、漕御盛世、漕粮盛宴等三大文化板块项目为主题的中国漕运城,将“复兴之路”“熊出没”两个主题乐园建成江苏旅游的示范性项目。
“1”就是推进西游记文化体验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
“2”就是打造天泉湖和洪泽湖两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3”就是提升河下古镇、码头古镇和蒋坝古镇三个千年古镇;
“4”就是新增金湖水上森林旅游度假区、运河旅游度假区、白马湖旅游度假区、古淮河旅游度假区四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5”就是再创龙宫大白鲸世界、金湖水上森林、尧文化体验区、中国漕运城、华强方特主题乐园等五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6”就是新增六个高等级旅游饭店;
“7”就是七个县区全部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年,将淮安打造成独具生态文旅水城魅力的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
实现“”目标
到年,实现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培育年接待游客万人次以上的龙头旅游区5个以上。
发展颜值经济,加快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百村景区化、花园化;大力推进金湖县高桥村等15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创建,实现生产生活可体验、乡风民俗可感受,切实提升乡村颜值,真正让美景留在眼里,温情长记心中。
发展过夜经济,大力发展环洪泽湖、环白马湖、沿*河故道、沿淮金线的“两圈两带”休闲农业集聚区,精心培育蒋坝河工、闵桥荷韵、天泉湖星空、码头韩候故里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成盱眙怡亨酒庄、金湖田小萌等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形成中国古村落龟山、历史名镇码头、盱眙天泉湖、和平古庄牛等民宿集聚区,真正形成两日游乡村旅游产品线路。
发展月光经济,完善重点乡村、乡村旅游区夜间亮化设施,推动民俗大师、民俗演艺节目夜间常态化展演,大力发展乡村咖啡屋、休闲茶吧、啤酒屋、乡村书屋、乡村剧场等休闲体验业态,努力让月光留住游客的目光。
发展后备箱经济,唱响“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态旅游品牌,开发“淮安有礼”等旅游衍生品;强化品牌引领,依托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淮安大米、淮安黑猪、淮安红椒、高沟捆蹄、涟水鸡糕等优质资源,运用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统一标识;大力发展乡村电商,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途径,让淮安的生态果蔬、农副产品装满自驾车的后备箱,切实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
激发“旅游+”产业融合活力,发挥旅游业对农业、教育、文化等优势资源产业的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以旅游产业带动淮安实现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升级,形成泛旅游产业引导下的淮安产业发展新格局、新常态。
探索“+旅游”产业延伸路径,推进高沟缘来小镇、清江浦酱醋文化体验中心等工业旅游项目建设,加快盱眙天泉湖翡翠谷和白马湖养生养老休闲区建设,推进金湖三河湾、白马湖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淮阴码头、洪泽湖老子山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建设,丰富吴鞠通中医药健康旅游等产品,市场化运营清江浦半马、金湖半马、洪泽9球国际公开赛等体育赛事活动,通过“+旅游”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具有当地特色的内容和生活要素,形成地方经济消费新燃点、旅游业态新模式。
来源:淮安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