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涟水机场迈入中型机场行列
“十三五”期间,随着公路、高铁、机场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运营,我市以高速铁路为骨干、国际空港为优势、高等级公路为支撑、内河航运为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成熟,“公铁水空管”统筹发展、有效衔接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复兴“*金水道”运河之都再现辉煌年12月26日,“翔宇88”号货轮满载着集装箱缓缓离开淮安新港二期码头,驶向上海外高桥国际港区。这标志着全省内河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码头淮安新港二期启用运行,淮安水运外贸航线同步正式开通。至此,淮安形成了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连云港港和上海、长江港口体系的水上开放新格局。“十三五”期间,我市充分发挥水运优势,通过加快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内河集装箱枢纽港,进一步推动淮安由水运大市到水运强市的历史性转变,重现“*金水道”昔日辉煌。淮安新港这五年,我市完成淮河出海航道整治工程、盐河航道整治工程,新港二期、许渡作业区、城东作业区等一批重点港口项目建成使用,淮安新港二类水路口岸开放运行,全市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公里、全省第三,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占比由“十二五”的1.2%上升至3.22%。淮安港被交通运输部初步确定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淮安内河航运中心地位逐步显现。整治后的盐河航道与此同时,我市还以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动淮安内河水运转型发展,让绿色成为这条“*金水道”的最美底色。目前,我市沿线已完成房屋拆除6.7万平方米、绿化97万平方米,关停码头9座,搬迁、改制企业17家,建成汇行广场、左岸花园、*码大桥桥下体育公园等文旅设施,其中示范段(淮安船闸-九龙湖公园段)已通过省级验收。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
千百年来,运河商船川流不息,如今更是日益繁荣,门机林立的淮安港区正昂着龙头,伴随着一条条“*金水道”通江达海。畅通“毛细血管”高效通达发展提速作为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城市里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都是连接市民生活的纽带。它们如同城市的肌理,不仅能看到城市的过去,更可预见城市的未来,每一座城市的格局演变,皆可从城市交通的变迁中洞悉。内环高架景会寺立交年12月15日,历时三年多建设,全长48公里、总投资亿的内环高架一期全线通车,标志着淮安中心城市正式进入“立体交通”时代。从此,淮安市民基本实现主城区10分钟上快速路、20分钟上高速、30分钟内快速通达高铁站等重要节点,城市通勤效率大大提升。淮海路盐河桥
淮海路古淮河桥
*码大桥
淮安运河大桥
“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步伐,不断完善道路网络,建成以城市中轴线淮海路上 、盐河桥、古淮河桥、运河大桥为代表的一大批重要城市桥梁、以及国道淮河大桥、二河高家堰大桥等,打通了城市交通卡脖子的关键节点,有力改善了交通状况和路网通行条件。此外,淮安有轨电车建设运营成为全国标杆,先后吸引了28个省份、多个城市、近个批次来淮考察学习。有轨电车成为全国行业标杆
国内首个有轨电车自动驾驶科技示范项目在淮完成评审验收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广大农村来说,公路就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五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加快农村公路提质升级,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连通城乡,“四好农村路”活力焕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留下浓墨重彩。截至年底,全市农村公路.公里,所有县区全部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达标)县(区)。美丽的农村公路如今,摊开淮安交通地图,从地面到蓝天,从公路到铁路,从城市到农村,一道道“彩虹”横空绵延,一个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正加速形成。未来,不仅群众的出行将更加便利,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也将继续“加速”奔跑。(来源:淮安市交通运输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