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安高考现状分析
陈浩老师数据分析与解读:
1、20人的清北组合90%来自淮中,另外两名学生一名来自盱眙中学的徐婉婷同学,通过高校专项计划(清华自强计划)分裸分、*策加分30分录取进了清华大学,来自涟水中学的吴志*同学裸分分考入北京大学。
2、一本率苏北排名未知,但与全省平均的一本达线率差距依然较大,年江苏参加高考人数34.89万,一本上线10.万人,上线率29.43%;我们只有20%,差距高达10%左右。
3、经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年淮安的一本上线率依旧是维持在人,20年的一本上线总人数没有突破人,这就说明孩子接下来的大型考试在全市的排名情况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心理参考位置了。
以上是年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披露的消息,上文所指的名校录取数应该特指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确实和宿迁并列苏北第一,但是名校录取数应该用录取人数、录取人数更加合理吧,可惜会议上并未披露相关信息,但是结合各方报道,我市今年南大录取人数出现锐减:
年录取南大人数63+(淮阴中学58人,淮州中学5人,其他学校未知),
年录取南大人数50+(淮阴中学45人,新淮2人,淮州中学0,洪泽中学3,金湖中学0,其他学校未知,但是达线人数屈指可数!)
淮安中考报名人数为人,今年全市人参加高考;
这是网上的一张图片,全市四星高中一本达线率是27.47%,最高淮阴中学96%;低于10%的四家,师范附中1.77%,马坝中学1.62%,楚州中学2.99%,淮海中学3.35%,全部低于清中托管的乡镇高中范集中学7.4%;
今年全省平均的一本达线率是29%,苏南,苏中基本在40%以上,苏北盐城最高,其次是宿迁的22%,淮安的20%,徐州和连云港垫底;
年淮安市高考升学率统计数据
陈浩老师数据分析与解读:
1、升学率我们从2个方面去解读,第一个是高分段的考生,就是老高考模式下的分以上的考生数量,全市一共是名考生,其中淮阴中学占据了80%,一共是名,其他的分布在清中等9所高中,清江中学和盱眙中学都是8人,同样的数据在全省淮安的高分段排名仅仅比宿迁、连云港和徐州高,比同为苏北的盐城少了接近人。
2、关于一本上线率,目前基本上分为几个档次,市区的省淮阴中学96.3%
淮安市新淮高级中学73%,清江中学60.7%,值得一提的是新淮高中第一年参加高考,人的总数,一本上线率做到了73%,超过了清中,也有人说基数低导致的统计数据高,这个我们不去议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新淮的横空出世对清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三年前的中考录取分数线还是三年后的高考一本上线率。新淮年在参加综合评价招生方面也是在全市所有高中排名第一,这说明新学校对新的高校招生类型是积极响应的。
二、淮安在全省的位置
1、我市录取名校人数基本在全省倒数水平,应该仅仅比徐州、连云港好,不如盐城,甚至有可能不如宿迁;
2、本科录取率(含民办本科)在苏北五个地级市中遥遥领先,老一本上线人数和录取率均在苏北倒数,甚至低于宿迁的22%。说明我们优质生源特别是中间档的学生数量有限。
三、*府采取的措施
1、新淮高级中学的成立,成为清中的有力竞争,从今年的高考就能看出来。
2、北师大淮安学校和南外淮安分校的高中部、盱眙二中、涟水一中滨河校区招生办学,涟水县外国语高级中学、盱眙中学、马坝高中、盱眙县都梁中学和第一山中学完成改扩建工程。
3、淮安仍有4所高中将于明年建成并招生,他们是师院附中新校区、楚州中学新校区、淮阴区东城高级中学、淮安市渔沟高级中学。
4、到年,我市要新建9所普通高中、改扩建12所普通高中,其中清江中学分校(位于清河新区)、华东师范大学涟水实验学校、盱眙县培文实验学校要加快建设。
四、淮安高中存在的问题
淮安市共有普通高中36所。其中公办学校26所,民办普通高中10所;四星级高中15所、三星级高中14所。
1、招生制度不合理
淮阴中学招生简章:年共招收高一新生人。其中统招生计划人,艺术特长生自主招生计划25人,信息科学特长生自主招生计划5人,国际班招生计划30人。统招生计划人,面向全市按中考录取*策择优录取;
清江中学招生简章:年高一面向本市主城区以及各县(区)共招收新生1名,其中统招生名,自主招生20名;符合我校作为热点高中定向分配*策的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我校可享受我校统招计划30%的录取线下降20分的录取*策;
新淮高级中学招生简章:年面向全市招收高一新生名,无降分录取优惠;凡有志于报考我校的考生必须在第一或第二志愿栏内选择填报“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新淮高级中学”。
淮安所有的高中都是面向全市招生的,虽然市区热点学校均拿出70%的名额进行定向分配,但是定向生的降分优惠只在30%统招基础上降低20分(只有盱眙中学是45分),作用并不大,因为有很多符合定向分配的考生即使降低20分也无法达到录取条件,苏北老大哥淮阴中学连续两年定向分配生完成比例仅仅39%。
这种录取方式看似公平,但是无任何约束条件的公平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07年左右淮阴中学高考成绩脱颖而出,再加上本身教学水平比县中要好,这导致市区以及各个县的优秀学生纷纷将淮阴中学作为第一志愿,优秀学生集于淮中一所学校,其他学校一蹶不振!而所有优生集于一所学校虽然可以让强者越强,但也会让资质一般的学生越来越吃力,甚至可能考不上一本,而他们当初入学时最差都是一本之材。
2、淮安高中普遍规模过大
通过年淮安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表我们可以发现每年招生在人以上的高中17所之多,他们分别是:
1、江苏省淮安中学人;不包含招收的人复读生。
2、涟水县第一中学人;
3、淮安市阳光学校人;
4、淮安市淮海中学人;
5、江苏省淮州中学人;
6、淮安市楚州中学人;
7、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人;(含盱眙县第二高级中学)
8、涟水金城高级中学人;
9、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人;
10、江苏省盱眙中学人;
11、江苏省涟水中学人;
12、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人;
13、涟水县外国语高级中学人;
14、江苏省淮阴中学人;
15、江苏省清江中学1人;
16、洪泽湖高级中学人;
17、江苏省清浦中学人;
3、淮安高中普遍质量低下
新淮高级中学出现之前,由于当前淮中一骑绝尘,清中稳坐万年老二,偶尔感受来自盱眙中学的威胁,其他县中都在各自的安乐窝里教书育人(wurenzidi),淮安教育如一潭死水,除淮中外其他学校考的再差,也不用担心家长去举牌抗议,因为天塌下来都有一个万能理由:淮中掐尖。不是我学校不行,而是你小孩不行,你看你的小孩连淮中都没考上,没考上一本也情有可原,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淮安今年差不多有0应届生考上一本,每个学校能否公布一下自己17年招收了多少0名以内的学生呢?对比年各学校一本人数,看看差距有多少?
江苏省盱眙中学40.6%
江苏省金湖中学33.0%
江苏省涟水中学30.8%
江苏省淮安中学28.7%
江苏省洪泽中学25.9%
江苏省淮州中学23.5%
在现有的几所县中之中,盱眙中学依旧保留着第一名,有一个通过清华自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考入清华大学,高分段的考生中也与清中一样是8人,在淮安排名第二的位置,这个与盱眙县的有关决策有直接关系,盱眙中学的生源质量是要好于新淮和清中的,就是说70%左右的盱眙优质中考生源留在了盱眙中学,不过一本上线率不是特别高,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另外一个盱眙中学还占据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优势,但是录取结果不是特别理想,
江苏省金湖中学一本率县中排名第二,分以上5人,难能可贵,但是没有学生达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金湖是我市唯一不在高校和地方专项计划里的县,所以南大以及录取比较吃亏;
金湖县中学年高考喜报
江苏省涟水中学一本率30.8%,今年有1位学生裸分考取北大,可喜可贺!但是其在高校专项、地方专项种表现差强人意,仅1人录取苏大,需要重点提升高分人数以及高校专项计划参与率;
涟水中学年高考喜报
江苏省洪泽中学一本率25.9%,分以上3人,但是有3位学生通过专项计划考入南京大学,并有9位同学通过专项计划被录取,是淮安市最多的;
江苏省淮州中学一本率23.5%,一本人数从去年,提升到今年,提升较大;但是高分段较少,去年5个南大,1个清华(飞行员),今年没有,最高分仅分,在高校专项计划中表现一般,仅1人被录取;
洪泽中学年高考喜报
淮州中学虽有进步,但提升有限,主要原因有:1、整个淮阴区初中教育在淮安处于垫底水平,17年中考全市前0名,淮州中学录取人,淮中每年录取淮阴区考生(不含买房到市区、考入淮外然后录取淮中等)不超过20人,年仅8人,淮阴区初中需要加油了;2、淮阴区也缺乏像清江中学这样能打的高中;
淮州中学年高考喜报
4、三档的几所高中
涟水滨河中学年数据未能查询到,仅仅看到一份这样的喜报数据
郑梁梅高级中学14.5%
清河中学12.9%
清浦中学10.8%
清河中学和清浦中学是老牌高中,在市区录取分数也较高,但这样的一本达线率让笔者意外,注意这不是录取率,录取率比上线率还要低一些,也就是他们一年一本录取人数不超过人,这个值得市区这2所老牌高中思考,到底是招不到优质生源还是其他什么方面出了问题?同为淮阴中学教育集团的成员,也有淮中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5、其他几所高中
范集中学7.4%
淮海中学3.4%
楚州中学3.0%
涟水金城外国语3.3%
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8%
马坝高级中学1.6%
年清浦中学录取分数线分,清河中学分,师院附中分,第一中学分,范集中学最低分,也就在这年范集中学被清中托管加入清中教育集团;
今年范集中学的一本率是7.4%,师范附中1.8%,第一中学0.9%,这是生源问题,还是教学和管理问题;
个人觉得清河和清浦的学校领导要有危机意识了,随着清中在清河新区建立分校区、加上北师大淮安学校年也要参加高考,如果这样情况一位的得不到改善,原本报考清河和清浦的生源很可能会被上述几所高中分流,这样对于清河清浦两所市区老牌高中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最后附一张年淮阴中学生源统计,图中小数点标错一位;
很多人把县中没落归结到淮阴中学掐尖,其实不然,看看淮安区和淮阴区对比,淮安区输送了人到淮阴中学,今年淮安中学+楚州中学一本合计人,淮阴区输送了8人,今年淮州中学+淮海中学应届一本才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还有不少人总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的,就把淮阴中学录取各县的人数都算做一本还给各个县中,你算算一本率提升了多少?和南通还有多少差距?
淮安教科院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