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在中国排名前十的湖泊。
青海湖
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年面积达平方公里,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
江西鄱阳湖
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鄱阳湖南北长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公里,湖体面积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亿立方米。
湖南洞庭湖
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年时湖水面积约6,平方公里,年为5,平方公里,年为4,平方公里,年已减为3,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
江苏太湖
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是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国著名的环太湖风景名胜区。面积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
内蒙古呼伦湖
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象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当湖面海拔在.6米时,湖水面积为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5亿立方米,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公里。
江苏洪泽湖
美丽富饶的洪泽湖畔哺育着淮安的四区(清河、青浦、楚州、淮阴)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宿迁的二区(宿城区、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
西藏纳木错
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湖面海拔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亿立方米,湖的南部岸边为念青唐古拉山东段的北侧山麓,而湖的西北侧及北侧为高原上的低山丘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措还是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历羊年是藏传佛教传统的朝拜纳木措,到纳木措转湖的年头。
西藏色林错
西藏第二大湖泊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色林错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亦为大型深水湖,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透明度7-8,矿化度18.3-18.8克/升。每到夏季,湖中小岛上就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候鸟。色林错在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湖”,位于冈底斯山北麓班戈县和申扎县境内。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湖体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约22.8公里,东部最宽处达40公里。湖面面积平方公里,在西藏仅次于纳木错湖。
山东南四湖
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但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它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县,淮河流域综合利用的第2大淡水湖。全湖面积平方公里,最大深度6.00米,平均深度1.5米,容积63.7亿立方立米。年设置山东省微山县管辖全部湖区水域,是华北第一大湖,也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泊。
*博斯滕湖
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位于*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平方公里,湖面海拔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
1.湖泊概念
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水流缓慢的储水地。
2.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
(1)水位:
①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方式。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周期性的变化又分为年变化和日变化。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消融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
②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此外,由于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较大变化。
③与湖泊底部地形的关系:湖盆底部地形平坦,湖水较浅的,水位变化大;湖水深,地形坡度大的,水位变化小。
(2)盐度:气候(降水量/融冰量/融雪量、蒸发量)、河流(流入、流出)、生产、生活用水、湖泊封闭程度。
(3)含沙量:周围地形、气候、河流、湖床深浅、附近当地风沙情况。
(4)结冰状况:直接因素是气温,间接因素:纬度、地形、盐度、水深、离陆地远近、流动性、温泉(地热)。
(5)生物:气温、饵料、水域面积、封闭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地形。
3.盐湖的形成条件
(1)淡水补给量少:
降水→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湖水补给量少;
冰川融水→(冰川消退)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
径流汇入→无径流汇入或少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少;
人为→工农业、人口用水量、水库截留等,导致入湖淡水减少。
(2)蒸发量大:
气候干旱,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增大。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风力强劲,加剧蒸发。
(3)蒸发量大于淡水补给量。
(4)为内流湖,无径流排出盐分;盐分不断累积,最终形成盐湖。
备注:(可能有)早期为海洋,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水;(可能有)地势低于海平面,与海洋水连接,海水渗入。
4.四类湖泊的成因实例分析
(1)成因与特征:
举例
成因
特征
贝加尔湖、青海湖
构造湖
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水较深,湖岸陡峭
五大连池、镜泊湖
堰塞湖
由滑坡、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形成,物体阻塞河道,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
长白山天池
火口湖
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湖水深
北美五大湖、欧洲高山湖泊
冰川湖
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2)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常见考查角度:
①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
●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
●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
②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
●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
●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
●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
③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
●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
●夏凉爽: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④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
●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5.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1)咸水湖:
自然原因:①降水少,蒸发旺盛;②全球变暖,加剧蒸发;
人为原因:①过度地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小;②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①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淡水湖:
原因
治理对策
自然原因
泥沙淤积,湖面减小
禁止天然林的过度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湖面减小
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危害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
1.(·广东佛山市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湖泊分布图,图中盐湖湖水盐度高,以产盐而得名。在盐湖西侧,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内流湖。年9月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据此完成(1)~(3)题。
(1)对盐湖水位季节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降水B.蒸发
C.下渗D.气温
(2)科学家发现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
)
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
C.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
D.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
(3)受卓乃湖溃决的影响,库赛湖的主要变化是(
)
A.含沙量减小B.水位变低
C.盐度下降D.结冰期缩短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湖及其集水区均位于我国内流区,该地区湖泊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位的季节变化受气温影响最大。第(2)题,从题干中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盐湖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三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河道沟通。卓乃湖溃决后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说明卓乃湖水位上升,突破了原来地形的限制,在各湖之间形成联系,可以判断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对卓乃湖来水截留是盐湖增加水量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的主要原因。第(3)题,结合上题解析可以判断,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的水位升高;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库赛湖湖水可以通过河流排泄,使得盐度下降;上游卓乃湖溃决,可能使下游的库赛湖含沙量增加;气温是结冰期长短的主要影响因素,故库赛湖结冰期不会缩短。
答案 (1)D (2)C (3)C
2.(·海南地理,2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8分)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4分)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8分)
答案 (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
(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
(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一键搜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