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有深度有内涵一江之隔,苏南人为什么会看
TUhjnbcbe - 2021/6/26 15:43:00

富者为南,苏南的富,不是一蹴而就;穷者为北,苏北的穷,也并非陡落千丈。

如果你问一个人:“您是哪里人”,来自黑吉辽三省的,大多回答“东北”,其他省份的,也多以省份、市名指代。

轮到江苏人,你往往听到的是一大串区县镇的名字,“昆山”、“江阴”、“海安”、“靖江”、“沭阳”……一个省份的个人归属划分到如此细致的地步,“大内斗省”的名声可见一斑。

在江苏,内斗从县与县、县与市、市与市逐层拓展,而其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苏南苏北之争。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江苏省内如此根深蒂固的地域冲突?

苏南苏北两个省会

要弄清内斗的原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何处是苏北?很尴尬,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似乎谁也说不清楚处在鄙视链末端的苏北到底是哪里。

在年江苏省*府工作报告中,全省划为苏南(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苏中(南通、扬州、泰州)、苏北(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三块。而在17年前,只有苏锡常三市是正统苏南,省会南京连同镇江一起被打入了苏中这一尴尬地带,徐淮盐连宿五地则一直稳居苏北。

官方解释不明,民间说法就更加扑朔迷离。最大的争议在于,是按照长江还是淮河分南北。

若是按长江分,苏北就是长江以北的所有地区。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南通、扬州、泰州人不服了,他们跟江南人一样,吃的是稻米,住的是瓦房。正由于此,处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苏人才纷纷发声,力图撇清自己和苏北的关系,硬掰出了“苏中”。

江苏苏中地区的海安县,县城西南城郊结合部伫立的“土豪金”大楼。

回到内斗的强势方,苏南人的视角。其实,除开苏锡常,一切皆苏北,连横跨南北的省会南京都算不得苏南一部分。毕竟扬州再说自己是“小江南”,市中心医院。

面对“苏北侉子”和“苏南蛮子”的互相攻讦,也许我们不得不首先认清一个事实,江苏人,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元代之前,苏南苏北两地大多都属于不同行*区管辖,分据长江和淮河,各自为*。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以他称帝时经营了十多年的大本营南京和老家凤阳为中心,划了很大的一个区域叫做“直隶”,到了他的儿子成祖朱棣改称“南直隶”。

直至清朝,才觉得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分为南北的话,贫富太悬殊了,那就东西吧,东边就是江苏,西边就是安徽。直到此时,江苏省才被完全“人为”地建立了,既不符合自然的规划,也不符合经济文化的划分,完全是为了封建统治的便利。

然而,翻阅清朝行*规划史料,很容易发现,江苏省并没有就此统一起来,而是出现了“一个江苏,两个省会”的奇妙现象。根据《钦定大清一统志》、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等资料,江苏有两个省会,一为苏州、二为江宁。

江苏省域清时期*区图

从清朝顺治开始,清廷开始调整原先的督抚建制。一省设置一巡抚,一总督管理多省或一省,而管辖多省的总督往往选择驻扎一个城市,跟当地的巡抚一起治理,也就是“督抚同城”,这一城往往就是省会。清朝所设的十八个省中,十七个都可以根据督抚驻地推导出省会在何处。

但出现了唯一一个特例,就是江苏省。

统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驻守在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而江苏巡抚驻守在苏州,统管今日的江南地区。当时的江苏省省会到底是南京还是苏州,不得而知。清廷划江而治,将苏南苏北视为两地,这是江苏省内行*划区分裂的起点。

其次,两江总督名义上统管多省的职责,但实际上往往主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深度有内涵一江之隔,苏南人为什么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