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湾头大运河最温润的ldquo玉佩r
TUhjnbcbe - 2021/6/28 22:08:00
运河扬州

“天下玉,扬州工,源湾头”,提到湾头镇,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玉器特色小镇,琢玉技艺源远流长。其实古往今来,湾头与运河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湾头走一走。

雨薇新闻女生:

有一句话叫做,扬州的历史有多久,湾头的历史就有多久,公元前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邗沟自西向东再折向北,形成了自然地理区位上的湾头,由此它成为了古邗沟上的首座港湾,根据水利专家考证,现在我脚下的这一段河道就是古邗沟,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流淌不息,见证了湾头的繁荣兴衰。

在古邗沟对面,今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内,有两座并列的庙,相距数米,坐西朝东,一座叫做将*庙,另一座叫做大王庙。

吴家兴《扬州市志》副主编《中国名镇志·湾头镇志》总撰:

相传大王庙供奉的就是吴王夫差,将*是汉寿侯关羽,这两个武将对民生都是非常关切的,可见吴王夫差在扬州人心目中还是有着深远影响的,扬州人比较公允,虽然他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对扬州作出的一些贡献,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

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的三百多年后,又一位吴王刘濞从湾头向东开出了第二条邗沟。

吴家兴《扬州市志》副主编《中国名镇志·湾头镇志》总撰:

叫运盐河,这样子就把运河从湾头一直延伸到*海之滨,那么也就开辟了我们江苏大地上的,海洋文化和海盐文化,这个过程当中,就给我们扬州,一方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白花花的食盐,同时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白花花的银两,于是扬州在这种盐运的氛围当中,不断富强起来,一些盐商富贾就到扬州来发展。

吴王刘濞开邗沟时,已有人在湾头附近定居并形成村落,古代这里叫做茱萸村。

丁家桐学者、作家:

历史记载中,一个地方有某一种花成为特点,很少很少的,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扬州有一种花在历史上颇负盛名,这就是茱萸,它不仅是观赏的花木,它是一种治疗疾病便于延年益寿的植物,所以在汉代,这个村子遍植茱萸,由官府引到民间成为习惯,成为茱萸村。

因为茱萸村在邗沟的转弯处,所以它也被称为茱萸湾。到了隋代,隋炀帝杨广开凿了京杭大运河,扬州成为了古代中国的水路交通枢纽。贯通南北千里的京杭大运河用于漕运,东西走向的运盐河用于盐运,这两条经济命脉在湾头汇聚。

吴家兴:

在湾头的土地上,留下了数千篇的名人诗篇,说湾头是扬州的标志、地标,是毫不夸张的,民间俗语说上扬州,拢湾头,也就是说,在古代的道路体系当中,到扬州首先必须到湾头,湾头作为邗沟的第一道港湾,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熠熠发光的,在沿河这条大运河的线路上,有以埭出名的邵伯,以驿出名的界首、盂城,以港兴名的湾头,以渡兴名的瓜洲,其中湾头最为闪耀。

隋唐时期,古茱萸湾是扬州的重要门户,漕运、盐运、皇帝巡游、游客往返,这里都是必经之地。隋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扬州,领头的豪华大船,据《资治通鉴》记载为“龙舟”,正是在茱萸湾附近建造。热爱扬州的隋炀帝在这一带建造了许多工程,如今的湾头老街上还保留着一处与他相关的历史遗存——山光寺。

唐代诗人张祜在《游淮南》一诗中写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这里的禅智山光,指的是两座寺庙,一座禅智寺,一座山光寺。卢嘉伟湾头镇志办公室成员:

山光寺就是这里,相传在隋朝也就是隋炀帝的时候这里是隋炀帝的行宫、北宫,当时建了之后,隋炀帝占了一卦,卦象为凶,隋炀帝就把它改名为山光寺,宋代的时候,宋徽宗赵佶和宋高宗赵构从开封逃难,沿着大运河,路过湾头,在山光寺驻留避难,到了清代,大名鼎鼎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南巡,也是在山光寺这边治理水患,可以说,山光寺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大运河的清浊,也见证了湾头的兴衰。

在历史变迁中,山光寺几度毁于战火,历经多次重建,如今寺庙仅存山门殿房三间,额匾“福慧禅寺”犹在。

吴家兴:

实际上湾头在隋唐时代,是属于罗城的范围之内是城市范围之内,因为它的工商业发达,所以用十里长街的方式,用罗城的方式,罗列进去了,隋炀帝把性命丢在了扬州,但是他的名声留在了扬州,扬州人民不会忘记他,隋炀帝也把大运河作为他人生的一个丰碑,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当中评价隋炀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把隋炀帝的功绩和大禹相提并论了。

南宋时期,宋金交战,北方的*河被用作战争工具。*河在山东阳武决口,*河夺淮,淮河夺泗,泗水夺运,从此江淮失去了安宁,运河也成为了洪水走廊。

吴家兴:

在明神宗年代,淮河冲开了高家堰,也就是现在的洪泽湖大堤,甚至连明祖陵都被淹没了,明神宗雷霆大怒之际,发出了治淮治*引淮入江这个工程,因此就在我们这个面前,开了第一条归江河道叫金家湾河,然后陆续开了凤凰河、太平河、廖家沟,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七河八岛。

明清时期,湾头周边形成了“七河八岛,归江十坝”的水势格局,大规模的淮河入江水利工程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湾头因此成为“挹江控淮”的江淮锁钥之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水工遗存。相传“九牛二虎一只鸡”是扬州运河沿线的镇水之物,其中的“虎”指的是石壁虎,就在湾头。

卢嘉伟湾头镇志办公室成员:

岁过湾头壁虎桥,壁虎桥边听回潮,壁虎桥旁石壁虎,民间传说这个石壁虎吸取了日月的精华,常常到这边的盐船上偷吃盐商们的粮食和油,有一次被船民给发现了,用铁锹掀掉了它的脑袋,然后这个无头的石壁虎,因为感到内心愧疚,因此在这边坚守职责看守江河,相传明代初期的御史中丞刘伯温,治水时为了防止邵伯湖水下泄,在这边购置了一对石壁虎,实际上这是古人根据经验,治水时总结的一个水位标志。

时过境迁,一只石壁虎已经不知去向,另一只被当地保护了起来。在石壁虎附近,还有壁虎河、壁虎大桥和壁虎坝,它们和其他重要水工建筑一起,守护着湾头,守护着运河。

如果把运河比作一条熠熠生辉的玉带,那么,湾头就是这条玉带上光彩照人的玉佩。在湾头,还有充满岁月痕迹的湾头老街、有环境优美的茱萸湾公园、有扬州新地标万福大桥,下期的节目中,我们将继续带您一一探访。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今天17:30扬州一套《新闻女生·玩收藏》敬请收看!本文为《新闻女生帮你忙》编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湾头大运河最温润的ldquo玉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