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医疗卫生机构在宝塔
李一涛整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新四*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局势,在根据地开展医疗卫生工作,克服了从业人员少、质量低、医疗设备简陋等困难,积极开展地方医疗工作,建立了一批医疗卫生机构,有效控制疾病爆发,成功完成了医疗卫生工作,有效缓解了群众的苦难,解决了伤员的医疗问题,密切了*民关系,为扩大新四*的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新四*第三师、六师有关医疗卫生机构曾移驻建湖县宝塔镇,宝医院官兵及医务人员鱼水情深,谱写了一曲曲*爱民、民拥*的动人乐章。
一、新四*第三师休养所
新四*第三师这一番号前后历时五年半。在此之前,八路*三四四旅及其后的第二、四、五纵队转战晋东南,东进冀鲁豫,南下豫皖苏,即开赴苏北。年4月,上级命令三四四旅从冀鲁豫根据地南下,支援新四*。出发前,八路*前方总卫生部孙仪之部长下令,医院中抽调一个所加强三四四旅卫生力量。该所就成为三四四旅野战休养所。年9月,八路*第五纵队到达苏北后,刚开辟根据地,立足未稳,战斗频繁。纵队休养所在阜宁县东沟镇展开,收治第一、第二支队的伤病员,由于医疗技术干部少,医药器材缺乏,战斗环境动荡,重伤病员就只好安置在小木船上,以便有敌情时随时转移。年11月下旬,卫生部由小船转移到湖垛镇(今建湖县近湖街道),以现有人员组成一个休养所。年1月,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第三师后,年7月,*部由盐城地区转移到阜宁县境内。*部调给三师两个休养所,与三师休养所在阜宁县许庄(今郭墅镇许祝村)医院。年8月,卫生部由湖垛镇转移到许庄。年11月,师执行中央“精兵简*”指示,卫生部精简机构和人员,医院撤销,人员大部调往八旅兼盐阜*分区卫生部、休养所,分散加强基层,充实和建立了以*分区各县命名的休养所,如盐阜区建立了盐城、盐东、阜宁、阜东、建湖、射阳、涟东和淮安等休养所和县大队卫生队。休养所收治县武装部和该县作战部队的伤病员。年春,日、伪*对我区“扫荡”以失败结束后,卫生部只有10多人,在阜东县小新港(今滨海县八滩镇新港村)成立了休养所收治伤病员。6月,吴之理从*调来三师任卫生部长。9月,章央芬亦来三师卫生部任医务主任。此后,在阜宁县四甲陈村(今阜宁县板湖镇陈徐村)为休养所盖起两排平房,做可容纳多张床位的病房。
三师卫生部第三休养所是以*卫生部于年10月转移地区时留在盐阜地区“打埋伏”的十几位同志为基础重新组成的。他们是:叶汉新、王铮、郭惠蓉、方迈、乔金凤、李思达、张季云、颜卓英、王秀华、金大夫、曾庆济等。当时成立了*支部,组织委员是叶汉新,宣传委员是郭惠蓉,曾庆济担任支部书记。离开*卫生部时,崔义田副部长批给了第三休养所一箱常用药品、敷料等药械。由盐城行署介绍第三休养所人员到射阳县二区。区长齐海山同志安排第三休养所人员在高庄(今建湖县宝塔镇宝塔村高庄组)开明士绅高寿彭家住下。第三休养所人员都换上了便衣,像农村教师或农民的模样。白天集中,晚上分散到附近几个村庄睡觉。二区*府(驻地在今建湖县宝塔镇联合村)是休养所联系单位之一。生活费用全靠区*府供给,有时给射阳县总队战士看些小病小伤。年秋,新四*有批伤员分散到各区根据地护理。宝塔镇陈桥驻过新四*三师休养所,地方妇救会组织妇女轮流护理伤员,曾被评为拥*模范村。墁塌仑(今宝塔镇丁仁村)民众主动去区署承担了20名伤员的护理任务,敌情紧张时,各户用船把伤员转移到西部草滩内,专人护理。年春,实行新乡村制时,区委分工同志认为,“墁塌仑”地名不好叫,庄民重仁义,带来人丁兴旺,建议改名为“丁仁庄”。大家都说有道理。从此,就以丁仁为庄名。同时接收八旅转来的伤病员。4月份,由八旅派来的教导员刘学礼带来消息说成立了第三休养所,又相继增加了马万芬指导员、王子和文书等同志。伤病员都分散在周围数十个村子里,工作人员分几个组到伤病员住处进行治疗。当时药材困难,有时药贩来卖就买点,并用各种代用品给病员进行治疗。7月份,休养所将治愈的伤病员临时组织了一个侦察班,晚上站岗放哨,每早3点钟派出侦察员侦察敌情,主要是阜宁县的情况。阜宁城离休养所驻地只有10多公里。休养所驻地地形比较好,是水网地带,河沟河汊,遍地是稻田、牛车棚,转移比较方便。休养所住的地区没有宽阔的大路,都是小路,还有很多的独木小桥,都是小村庄,最大的村庄也只有七八户人家。敌人来了,休养所工作人员分散随着群众跑。敌人走了,休养所工作人员又回到指定的地点集合,轻伤员跟着群众跑,重伤员在河边备有船,备有洞窖隐蔽起来。为了安全起见,工作人员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3点半钟吃早饭,防备敌人的偷袭。年9月18日,休养所派出的侦察兵在阜宁县城郊外约4公里的地方发现了日伪*,大约余人向休养所驻地进行“扫荡”。一个侦察员向别的方向走了,另一位侦察员跑步回来报告敌情。休养所人员听到告后,立即集合队伍朝建阳(今建湖县)方向转移。另外加强警戒,注意敌情,发现敌人鸣枪为号。休养所走后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听到枪声,知道敌人到休养所驻地了。休养所人员路过射阳县抗日民主*府驻地(今宝塔镇联合村)时,告诉射阳县*府工作人员发现了敌情,*府工作人员也转移了。
二、射阳县休养所
年,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新四*将江苏省射阳县大队(现三四四团前身)扩编为射阳县独立团,团长李荣泗,*治委员于辉。同年,组建了射阳县休养所,首任所长邱承明,后由葛贡九接任。休养所工作人员一共不过三四十人,医务人员中无一科班出身的“洋”专家,除几名从苏北卫校毕业的学员以外,都是在实践中提高,土生土长起来的。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民主*府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战胜了各种困难,治好了一批又一批伤病员,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救治任务。年春,历经日伪*的“扫荡”和抢劫,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十分贫困,一日难饱三餐。青*不接时节,还要靠野菜、榆树叶和杂粮充饥。可他们热爱自己的子弟兵,把仅有的稻米和小麦交做公粮,保证我*伤病员能吃上一些大米、白面。抗日民主*府坚决贯彻*中央的统一战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地主老财,动员他们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共同抗日。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休养所工作人员节衣缩食,生活十分艰苦,休养所工作人员吃的是大麦和麸皮,每天两稀一干,勉强能填饱肚子。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抗币)菜金,解决不了吃菜问题,更别说吃肉了,就连油花也很少见到。于是全所上下大搞生产,利用河边沟沿的空地种菜,每天晚饭后到各自分管的菜地里,或浇水施肥,或拔草捉虫。由于加强了田间管理,蔬菜长势很好,基本能达到自给。当时实行的是供给制。没有工资,每月只给发5角钱的津贴费,买一袋牙粉就得花去年5分钱,买不起肥皂,就用稻草灰淋的水洗衣服、被褥,尽管生活十分艰苦,全所同志却个个精神饱满,人人斗志旺盛,毫无怨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争取抗战早日胜利。休养所生活艰苦,工作繁忙,对业务训练却从不放松。班长张佛海很重视发挥苏北卫校毕业学员和老同志的骨干作用,组织全班业务学习,时间上见缝插针,内容上结合实际,方法上边讲边做,讲做结合,讲求实效。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和工作中的传、帮、带,休养所工作人员不但很快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治疗护理技能,还懂得了一些粗浅的战伤护、疾病防治和药物知识,同时也能读写不少拉丁文药品名称,可以完成一般的医疗护理工作了。年4月的一天,射阳独立团从大李庄(联全村)出发,休养所为做好阜宁战役救护准备,奉命从宝塔镇开进到上冈镇大唐庄一带展开医疗救治工作。年8月9日,毛主席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全国*民向敌人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射阳县独立团配合三师主力,相继取得了连克淮阴、淮安的重大胜利。日寇投降后,射阳县独立团和阜东县(今滨海县)独立团奉命合编成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射阳县休养所医务人员也先后分配到旅、团各级卫生机构。9月底,奉*中央命令,在*克诚师长的率领下,挥戈北上,进*东北,投入了新的战斗。
三、新四*华中医院
现年94岁医院原副院长、副书记陈学章老人,是一位离休干部。《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曾采访他。他回忆说:“年8月入伍,在新四*二师甘泉县货场管理局所属高邮湖大队当战士、通信员。年后,调扬州北郊淮泗和酒甸、扬州西郊七里店税所当填票员。年6月北撤,在苏北高良涧(洪泽)地区随淮南*区独立旅三团编入新四*六师。因得疟疾住院,转移到射阳河东射阳县慕塔林镇,秦振华卫生队长让他病愈后留下来,后进医院办的卫训队学习,从此步入部队卫生行列……在向山东转移的路上,学员们一边走,一边还在背诵白天上过的课文。年学习结束,医院任见习卫生员。长期在医疗三队(所)工作,任卫生员,见习医务员、*医等职。跟随部队转战苏鲁豫皖地区,收治转运伤员。”陈老回忆说的“慕塔林镇”即今建湖县宝塔镇。“慕塔”或为“墁塌”之误。在朦胧古塔东有个叫“墁塌仑”的村庄,建湖方言读“墁塌仑”的音似“牡丹林”,外地人也可能听为“慕塔林”。“墁塌仑”之地名早在明代就有。《刘氏家谱》记载:前川刘公号柳村,籍本姑苏,由元末明初兵戎越境,与家人洒泪分袂,携李氏孺人驾车从阊门而出,行至淮东古盐北塘河北岸墁塌仑下车。年实行新乡村制时,某区委领导说“墁塌仑”不好叫,你们村民都重仁义,人丁兴旺,不如改叫“丁仁庄”。大家都说这个名子改的好,从此就以“丁仁”为庄名,但是仍有人说古名“墁塌仑”。另外,陈老回忆说“扬州北郊淮泗”中的“淮泗”,亦为地名“槐泗”之误。
年,大李庄及周边村庄住过伤病员,许多年老的群众都有记忆。我先后采访了李标、李有运、李有春、李有森、李峰云、李容湖、李松、李正山、李德干、李云妹妹李德兰、李虹长子徐海星、李新兰、徐富银、吕京宁、李成宪、曹以花、姜兆彩等人,他们回忆说:医院院部、食堂设在宗祠西厢房内,手术室设在宗祠东北米左右的李容旺家,医院领导人居住宗祠西隔巷李长印家,伤病员化整为零,分散在马泥沟南岸东西长约10公里的大李庄及东侧墁塌仑、大李庄西侧的后辛庄和裴桥等村庄,除个别家庭因房屋太小无法安置外,所在村庄人家都住有伤员。徐富银老人回忆说:年秋收季节,新四*六师医院医疗队在宝塔镇裴桥村时,我在田里割稻结束后回家时在路上不慎摔倒,割稻的镰刀划伤右手指,到医疗队求治,医疗队*医用红药水涂搽手指伤口,伤口痊愈后,现在还有疤痕。李有春回忆说:为防日寇盘锯,年春夏之交,大李庄人主动拆除宗祠主体建筑,仅保留西厢两间房屋。因房间小,放不了几张饭桌,医院领导坐在屋内桌子边吃饭,警卫等其他人员在宗祠门口广场上摆放桌子,大家围着桌子吃饭。有一天我路过宗祠,正好碰到他们吃午饭,桌子的大面盆里盛的是鹅肉。他们喊我:“小*,小*,过来吃一块肉”,于是一位新四*战士用筷子夹了一块肉给我。那时,经常有新四*路过大李庄,到了做饭的时间,他们就在路边地上架个锅煮饭吃,部队从不打扰老百姓。
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局办公室原主任成少伯同志回忆,射阳县二区地处串场河以西,朦胧、硕集子以东,南边隔北塘河(在今建湖县钟庄镇境内)和建阳县(今建湖县)交界,北面和射阳一区比邻,同处于射阳河以南,其地大约相当于今天阜宁县沟墩镇一部、建湖县宝塔镇全部、建湖县钟庄镇一部。射阳县二区委(*府)驻地在今建湖县宝塔镇联合村大李庄李德和家,女儿李虹于年11月与当地七个女青年相约一起参加了新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醉里挑灯文学平台简介
醉里挑灯文学网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曹艳春女士创办于6年10月,系非盈利性纯文学公益网站,发源地中国散文之乡阜宁,被评为“盐城市十佳文明办网先进网站”,汇聚了全国各地众多的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目前注册会员已逾十万人。
醉里挑灯文学论坛
年4月注册成立醉里挑灯朗读者协会,诵读团队被评为“盐城市首届十大优秀阅读组织”。
年5月出版发行《醉里挑灯》文学期刊。
醉里挑灯文学网网址:
投稿邮箱:
副主编
编辑:林慧妮
校审:曹艳春
醉里挑灯文学您的支持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