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方言范围
江淮官话(Jiang–HuaiMandarin),又称下江官话(LowerYangtzeMandarin)、淮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
江淮官话分布在江苏省大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局部及其它省份的个别方言岛,使用人口为多万,主体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的江淮地区。
江淮官话自东向西分为江淮官话泰如片(通泰片)、洪巢片、*孝片(包括竹柞片),其中以洪巢片人口占绝大多数。
江淮官话分为三个片区
江淮官话下面分3个方言片,分别为洪巢片、通泰片、*孝片(淮语片区最西边,有争议)
洪巢片
洪巢片(洪泽湖-巢湖片)是典型的江淮官话,南京、镇江、扬州、盐城、淮安、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等重要城市的方言均属于此区。有人提出将洪巢片(洪泽湖-巢湖片)大体上按苏皖两省省界分为淮东话(又叫淮扬方言,以扬州话为代表)和淮西话(又叫宁庐方言,以合肥话为代表)两种。
分布地区
江苏省:
南京市:市区、六合、浦口、江宁、溧水(北部)
扬州市:市区、宝应、江都、高邮、仪征
盐城市:市区、射阳、滨海、响水、阜宁、大丰(北部)
淮安市:市区、涟水、洪泽、金湖、盱眙
镇江市:市区、句容、扬中、丹阳(西北部)
常州市:金坛(西部)
需要说明的是:
连云港大部、宿迁南部使用的海泗方言与主流江淮官话差别较大,由于保留一个入声而归于江淮官话洪巢片,但语调、用词更接近中原官话;
丹阳(隶属镇江市)东部地区、金坛西部(隶属常州市)属于吴淮混合方言;
安徽省:
合肥市:市区、肥西、肥东、巢湖、庐江、长丰
芜湖市:市区、繁昌、南陵、无为
宣城市:市区、郎溪、广德(大部分)
安庆市:市区、枞阳、桐城
马鞍山市:市区、当涂
、和县、含山
滁州市:市区、来安、定远、全椒、明光、天长
六安市:市区、金寨(西北部除外)、霍山、舒城
铜陵市:市区、铜陵
池州市:市区、青阳
宣城市:市区,郎溪部分地区,泾县部分地区,旌德部分地区,广德部分地区
江西省:
九江市:市区、九江县、瑞昌市(南部除外)
通泰片
通泰片(通州-泰州片)分布在泰州市(除靖江)、南通市(除启东、海门、通州东部、如东东部兵房一带)、盐城市南部的东台和大丰两市以及扬州市东部的边缘地区,此片和普通话差异非常大,和洪巢片也有较大差异,带有吴语底层色彩。
分布地区
江苏省:
盐城市:大丰(南部)、东台
泰州市:市区,姜堰,泰兴,兴化,靖江(西南)
南通市:市区(开发区除外),海安、如皋、如东(东南角除外)、通州(西部)
*孝片
*孝片(*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和赣北九江一带,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赵元任称其为楚语,它的江淮官话特点最不鲜明,正逐渐向西南官话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