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教书应该从学生的经历开始
TUhjnbcbe - 2021/7/9 21:26:00

什么是教育教学?即着重培养学生在教学中处理复杂学科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区分“历史观点”与“时代观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这个问题也很棘手,至少我们老师要找到学生和知识之间的桥梁。

李*涛和魏勇都在强调: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经验世界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教育教学中的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素养。学生的经验世界在这里指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学生的经验世界包括自己的经验世界和他自己有的经验世界。自有经验世界是指学生们从出生到现在在生活中自己不自觉、不自觉地获得的经验世界,例如,他们经常走过的石拱桥,其实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卢沟桥;例如,在洪泽湖堤岸上经常看到的林则徐铜像,其实他既是禁烟的英雄,又是带领洪泽人民抗洪的英雄。“他的经验世界”,是指学生通过他人的讲解、书籍的介绍、电子书的介绍,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经验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一些知识经验如昙花一现,另一些则通过学生的内化整合,重新构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对书本世界的全新内容作出反应。

假如可以把课堂和学生的经历联系起来,那么课堂将会变成什么样?比如我们学林则徐,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抗英斗争,总觉得离学生有点远。而且,我们学习历史并不是为了记忆历史,而是为了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以及如何在面对问题时做出明智和合理的选择。同学们对林则徐经验的总结是:林则徐奉命督修加固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十三堡大塘等险要地段。周桥大塘公园每天路过,都有林则徐的铜像。从学生的已有经历的世界里去挖掘林则徐,学生一下子就熟悉了,连心里想的都是这个人啊!此时再切入书本知识会更自然些,那就是要提供多种史料,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自已知识和他已有的知识相碰撞、融合、重建,全面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产生「史观」,代入感要强。不过,我们也有帮助,那就是林则徐的担当精神,让同学们明白林则徐在衰败的中国下为什么会这么做。与时代性观点不同,是学生站在现代人的角度重新审视林则徐本人及其作法,或许你会觉得林则徐愚忠,林则徐看问题不透彻等等,那样子跟我们的历史观点有矛盾,该如何解决?而学生的批判性思考需要被重视。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有运用批判性思维,学生才能成为理性的人,才能更全面、立体化地看待历史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书应该从学生的经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