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间一壶酒
洪泽湖是国内第四大淡水湖,也是连接淮河、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枢纽,归江苏省的宿迁市和淮安市共同管辖,涉及到其6个县市区,但仅有一个地方叫洪泽,这个就是淮安市的洪泽区。
洪泽,故名思义,因湖得名。洪泽区肩挑两湖(洪泽湖、白马湖),四面环水,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就占了一半以上,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的美称,湖滨新兴生态旅游城市。
洪泽区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公元年)的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也称“水上长城”。古堰有道弯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座减水坝,有乾隆巡视大堤留下的诗文碑刻。年6月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当地流传着“九牛二虎一只鸡”的故事。相传,康熙年间在筑堤治河时,制造“九牛二虎一只鸡”安置于险工地段用于镇水。现在,洪泽湖大堤上还保存着镇水铁牛。
三河闸,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全国第二大闸,是淮河入江水道的重要控制口门,也是淮河流域骨干工程,素有“千里长淮第一闸”之美誉。该工程年10月1日动工兴建,动用了近16万人施工,仅10个月就建成。
境内有老子山,是著名道教圣地,因老子在此炼丹而名扬天下。老子山三面临水,突兀于洪泽湖南岸,从唐至清一直是文人荟萃、僧侣膜拜之胜地。传说,老子李耳留下了仙人洞、青牛蹄印等古迹。
洪泽湖中百座湖心岛、千顷荷花塘、万亩芦苇荡等自然景观和三河闸、二河闸、高良涧复线船闸等。
由于洪泽湖地区的渔民生活流动性大,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文艺形式,其中以“端鼓腔”发展起来的《渔鼓舞》最具特色,其它以灯笼舞、锣鼓梆子、曲艺、苏北大鼓、泗州琴书、巫祝歌、莲湘舞等为代表。
因处湖区,境内盛产大闸蟹、小龙虾、银鱼等,素有“日出斗金”之誉。洪泽区饮食历史悠久,有深厚的蟹文化、酒文化、水文化底蕴。
洪泽湖区的饮食以淮扬菜口味为基础,最典型的有“朱坝活鱼锅贴”、“蒋坝鱼圆系列菜”、“*集羊肉系列菜”、“洪泽湖鹅系列菜”和“洪泽湖大闸蟹”“洪泽湖龙虾系列菜”等。
参考资料:《洪泽县志》等。喜欢文章,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