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鸿飞关键
为全力加快推动新药临床研究及应用,提升我国感染性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带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年2月22日,医院(简称“深圳市三院”)和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简称“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与翰宇药业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挂牌仪式,共建“感染性疾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及实践基地”,构建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创新体系。
该平台将依托三方各自优势,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较为严峻的当下,结合深圳市三院收治的新冠患者病例相关数据,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开展抗新冠病*项目的临床研究,加快新冠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的落地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签约仪式由医院*委书记、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刘磊主持。医院*委副书记兼院长、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卢洪洲,深圳市三院肺病医学中心主任卢水华,深圳市肝病研究所所长张*、副所长张国良,翰宇药业董事长曾少贵,副总裁唐洋明、杨笛,董事长助理洪泽凌,博士陈健韬等参加仪式。
医学创新,聚焦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
医院是一所“强专科,大综合”的现代医院,该院已建设成为深、港、澳等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要承担深圳和周边地区传染病与重大疫情的防控任务并开展综合医疗服务。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科技部、国家卫健委等四部委共同开展建设,以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为导向,医疗机构为主体,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在抗击新冠疫情战疫中,深圳市三院是深圳新冠肺炎医院,成为深圳疫情防控的“主战场”。进行救治的同时,深圳市三院/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以临床为导向,以科研为手段,攻坚克难,全面展开新冠病*科研攻关,屡结硕果。
年12月,深圳市三院与高校、企业合作研发的中国首个抗新冠病*药物获批上市,用于新冠患者的临床救治,充分体现了深圳市三院、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在新冠治疗医学研究和临床转化方面的强大综合实力,为抗击疫情贡献了“深圳智慧”。
院企合作,推动新药临床研究成果转化
翰宇药业是专业从事多肽药物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善的多肽全产业链、一流的专业研发团队以及多个国家和省市技术研发平台。疫情期间,该公司切实履行工信部首批“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社会责任,翰宇药业多次向抗疫一线捐赠、供应防控应急药品。基于自身多肽药物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加强技术攻关,全力推进研制鼻喷剂新药,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充分发挥药企的责任与担当,共筑抗疫生命“保障线”。
根据协议,合作三方将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共同挂牌成立“感染性疾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及实践基地”,携手打破感染性疾病领域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固有屏障,在其间建立起直接关联,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防治新方法。合作三方将在创新项目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合作申报、项目转化、产学研学术交流、复合型人才交换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形成医疗单位及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努力实现“院企合作、强强联手、产学共赢、服务社会”的态势。
产学共赢,助力国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刘磊表示,深圳市三院和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研究资源和研发、医疗人才资源,与翰宇药业在新冠药物的临床研究、产品推广等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与前景。他说,希望三方在医疗资源共享、技术研发创新、学术研究等多方面展开交流,通过创新研发资源整合,加强感染临床与基础研究,推进合作项目的全面落地,依靠科研力量做好感染疾病的防控,促进深圳市感染性疾病事业快速发展。
曾少贵表示,深圳市三院是深圳市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国家感染临床中心是深圳医疗本土的“国家队”。三方合作搭建转化医学创新平台,是一次院企强强联手的合作。他说,公司将积极拥抱医药创新浪潮,充分发挥多肽药物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实力,借助深圳市三院和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的医疗、科研、人才力量,积极开展新冠多肽药物等创新药物研发、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使更多更好的创新药物能够顺利落地,惠及患者,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深圳及全国医疗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审读:孙世建